商品售后服务网

知名企业领袖 倾情关注“中国服务”
[发布时间:2012-05-17 11:45:06 点击率:]

  □本组稿件采写 沈则瑾 于俊

  主题为“服务推新中国”的2012第十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5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行。

  “中国制造”奠定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实力,如今却陷入增长乏力、低成本的陷阱。中国如何实现从制造向服务的产业结构转型?在“服务推新中国”的过程中,如何寻求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是本届华人企业领袖峰会最关注的话题。

  初夏上海,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华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人士汇聚一堂,围绕“服务推动新中国”开展演讲与讨论,并为推动上海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

  周禹鹏:上海服务业还存在诸多不足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在“2012第十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上对上海服务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周禹鹏首先代表上海服务业联合会,对由远见杂志创办人高希均先生,飞马旅创业服务机构首席执行官袁岳先生,精心筹办的2012第十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企业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在欧洲深受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不确定因素众多,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今年有300多位华人企业领袖汇聚浦东,为大中华的企业在经济服务业中共同发展做出努力。这是一事意义重大的事情。

  周禹鹏说:共创机会,共担责任,共求合作,影响巨大,意义非常。各位都知道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调要专业化分工,加强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加快发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中央政府对上海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增长更好的服务全球重要途径。

  周禹鹏介绍,在上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上海服务业保持年均12.2%的快速增长,其中中心城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在中心城区的生产总值已经接近80%。当然全市服务业增加比重大约在60%,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去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了全市GDP达到57.9%,服务业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的核心占了全市外商的83.7%。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达到74.9,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比重达到52%。其中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比重保持在65%以上,支撑作用日益加强。全市的商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增长率保持在22%—26%,其中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去年上海市全市电子商务成交量达到5400亿元,信息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上升,去年的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速7%,领先于其他的门类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当中的亮点。当然在我们为上海服务业发展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说我们增长的方式主要还是追赶式的,或者说在相当一部分还只是量的变化。第二,在追赶速度总体加快的同时,有些差距还是在加大。第三,上海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水平与发展国家的城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虽然上海的服务业发展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起步较早,基础也是比较好,但这种起步和基础主要还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即使我们对于加快服务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大的今天,上海服务业发展还是存在着力度不够大,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今天在座的各位华人领袖,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有着众多的实践和经验,因此我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各位华人企业领袖为推动上海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交流经验推动合作的渠道,成为寻求商机,实现共赢的商议。

  海内外华人企业家汇聚上海

  建言献策服务业发展

  中国如何实现从制造向服务的产业结构转型?在“服务推新中国”的过程中,如何寻求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2012第十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上,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华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人士汇聚一堂,围绕“服务推动新中国”开展演讲与讨论,并为推动上海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

  从制造到服务的跨越

  “中国制造”奠定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实力,如今却陷入增长乏力、低成本的陷阱。面对如此尴尬局面,不能不引发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界人士的“群体思考”。

  这届论坛关注创新服务业的发展,认为未来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不仅是制造、技术,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应用,高价值是由服务端来掌握的,而不是制造端掌握。服务业正在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如果服务业不能迎合消费者的需要,那么,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都将会出现极大浪费,不可能形成很好的市场。

  按照经济形态的划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是服务经济,服务业是经济转型的最重要方向,而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过程中。

  自2003年起,“华人企业领袖峰会”已先后在上海、台北、北京连续举办了9届。每届峰会都邀请了华企领袖、政商专家担任演讲嘉宾,其中包括王石、潘石屹、李开复等,预见重要财经情势的发展、深入探讨华企前途的各种重大议题。

  群体的思考与智慧

  台湾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董事长高希均、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乐百氏创始人/广东今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伯权、携程旅行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敏、远见传媒董事长/飞马旅发起人杨振宇等企业家、精英,与现场500多位观众就如何推动中国创新服务业的崛起、提升创新服务业的知识含量、新技术含量与文化含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表示:“据我所知,在上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上海服务业保持年均12.2%的快速增长,其中中心城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在中心城区的生产总值已经接近80%。当然全市服务业增加比重大约在60%,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他指出,虽然上海的服务业发展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起步较早,基础也是比较好,但这种起步和基础主要还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即使我们对于加快服务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大的今天,上海服务业发展还是存在着力度不够大,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作题为“内需革命与服务革命”演讲时说:“我们今天大概相当于美国60年代初的时代,相当于日本1980年后的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超越他们的,我们不仅经济本身在发展,同时我们参照的体系成熟了很多,这个就是后发优势在新兴当中产生很多的原因。所以,你要问创业最好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中国内需转化成为专业内供在哪里,回答大家就是专业的服务业。”

  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另外,本次峰会还首次颁出了被视为华人服务业创新标杆的“飞马奖”,旨在激励在创新服务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企业,共同谱写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俞敏洪:没靠权贵资本赚过一分钱 

  创业到底怎么样才能成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首先觉得创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商业社会,最先是创业带动的,创业带动大企业的发展。今天到处行走的著名企业家柳传志、任正非等这些人都是老一代的创业人士,俞敏洪说自己算是中间一代的创业人士,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离开了国家体制,这批人包括他、冯仑、李彦宏等。

  俞敏洪认为现在的创业人士十年到十五年以后他们所占有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商业所带来的总收入,也就是GDP的总含量会远远超过他们这一代加上前面一代的创业人士,所谓已经成功的企业家。这一代所谓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开始落后,比如新东方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明显地不能迎头赶上,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懂互联网,而像柳传志这样老一代即使是做电脑出身的其实也不懂互联网,所以他转向投资,用投资的方式帮助新一代创业家的发展。

  俞敏洪指出,现在中国有了个重大的转型,原来他们这一代人创业的时候想要拿到钱几乎不可能,所以从零开始一分钱、一分钱积累,像新东方这样的公司要积累十年左右,这样才有腾飞的机会。现在的好处是很多人已经开始做投资,包括他本人也或多或少参与了各个方面的投资。沈南鹏这样的人就是靠投资来使创业人士迅速发展。

  俞敏洪说:服务行业是国家最不想垄断的行业。国家的经济活力就是一定要打破垄断,服务业的创业、创新变成了打破垄断的手段之一。他认为未来几年我们的国民收入将呈7%左右的速度增长,前面今年是10%左右的增长,后面可能会是7%到8左右。服务行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没有边际的,全世界任何发达国家跟中国都无法比的事情。

  俞敏洪比较讨厌那些利用国家资源,或者跟国家权贵结合来创业的所谓企业家,利用国家资源和利用所谓的权贵来获得企业发展的人,坦率地说不是他们的本领,而是利用人民的钱在做事情。新东方没有动用过任何的国家资源,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我们跟客户之间真正的良心互动和交流,跟学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和交流。

  沈南鹏: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需创新意识

  “2012第十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于2012年5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峰会了作了以“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需创新意识”为题的演讲。

  沈南鹏说:过去两周他有机会跟些美国硅谷比较大的信息技术老总有个见面会。谈到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差别时候,提到这么一个看法,看美国这个公司,尤其是这些大中型的上市公司,他们的财务报表里有一条IND,就是研发的费用在整个公司里占的比重相当高。往往这个公司要达到盈利的话,相当一段长时间里就是研发上的投入。

  硅谷的企业家们感慨中国的企业很幸运,因为IND的费用比例在公司营业额里占比比较小。中国市场现在机会很多,远远比美国要多。很多公司有很大的市场机会,所以暂时不需要在研发上有很大的投入。沈南鹏认为这对中国公司来讲目前确实是好事情,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快地产生利润。但这背后会看到潜在的危机。过去十年、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期间,各行各业都有成长空间,但再往前走的话恐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沈南鹏指出:已经上市的,或者已经有相当资本的公司可以通过他的盈利去支持他的创新,也就是说投资在IND里面。对于年轻的企业、创业企业来讲显然他们这方面的资源更少了,很多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比如风险投资的帮助。创新对一个企业家来讲是挺难的选择。

  沈南鹏强调:作为初创期企业,资本可以给一定的支持,风险投资可以进来给一定的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家和公司要有这种创新的文化。也就是说:一、要耐得住寂寞,这是短期利润的损失。你投入IND,你必然意味着每年的净利润率要下降。重要的是看4、5年以后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对企业家公司领导来讲是这样。

  二、对企业家的考验,这样的尝试,这样的所谓创新都具有风险。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成功地完成了创新变成行业龙头的企业,但尝试后面其实有很多尝试研发投入浪费,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面临的风险。

  三、对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已经相当规模的企业来说,它所需要的可能是不断地创新,如果希望在这个行业里成为行业龙头的话,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医疗行业里,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企业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哪个企业一旦在创新上放松,即使是五百强企业也可能很快被淘汰掉。互联网企业体现得非常明显。

  沈南鹏认为: 在这些创新里资本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红山资本过去6年里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00家企业。这里面有相当大的PE类投资,也有非常早期的风险投资。但这些投资说到底希望能够支持中国的增长和高速发展。高速发展背后的动力是创新。不管是投资一个已经上市的投资,还是说在早期去支持一个初创期的企业,最终来讲我们希望公司把资本用在最重要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包括在去年推出了种子期的投资,这个目的就是希望在非常早期,创业家、企业家刚刚有一个想法、基本创业概念时候就能够介入,帮助他走完最早的那几步,这是红杉对中国创新的支持。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来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在创新路上有更多的耐心,也有更多的长远目标,朝百年老店方向发展自己,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做成世界的五百强。

  袁岳:服务业将迎来大发展  

  飞马旅创业服务机构CEO袁岳在演讲中感慨:现代服务业的奥妙是消费者开始讲究,而且服务者把一个小小讲究的东西可以做成一个巨大的企业和巨大的生意。

  袁岳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不需要国家投很多的财政补贴,但凡我们国家的中小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变成一个服务业的市场,就会大繁荣,而这一点不会改变,就很难繁荣。为什么中国进入到服务革命的时代,在人均GDP5000到6000起始的时候,而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临界点是人均GDP是5000到6000美金,去年大陆的人均GDP是6000,明年就会进入到8000美金。但是中国的城市经济,已经在三年和四年以前,就迈入到了这个点了。  

  袁岳指出:我们今天以服务革命发展的时候,开始相当于美国的1980年,服务理念前卫的时代开始,可能我们过去所认为受到服务的时候,就想到擦皮鞋,剪一个头,想到的服务业是这个,但是今天的服务业大大不是这样的服务,我们想到每一种,我们在一个单位当中,达到像政府机关所要做的事情,可以成为一个决策的资讯行业,在美国,所以根据那条立法,美国很多的执行机构都私有化了。也就是说其实过去我们看到的一个小小的东西,在知识革命的时代,都能够研发产生一个巨大的行业,而且这些行业当中产生非常专业的人士,他们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现在服务业不同于以往的服务业。真正的现代服务业,就是一个细小的东西,做得非常规模的那种行业,这种行业通常是高知识的创业群体,现代服务业是高职群体创业的时代。  

  袁岳举了个例子,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超过70%是服务业的,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人,无论财富、影响力、提供就业的能力都是在中国排名相当靠前的,他们就是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

  现在中央政府倡导的创业,是专业管理的创业,袁岳认为这些管理会导致我们的质量会有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大概相当于美国60年代初的时代,相当于日本1980年后的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超越他们的,我们不仅经济本身在发展,同时我们参照的体系成熟了很多,这个就是后发优势在新兴当中产生很多的原因,所以你要问创业最好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中国内需转化成为专业内供在哪里,回答大家就是专业的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