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老小孩”?“笨小孩”?
最近两年,位于荥阳的少林客车频频采取举动:继连续推出几款10米以上长的大型客车后,又先后征地生产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调整产品结构。
号称“中巴王”的少林客车,产品主要销往二、三级农村市场,建厂29年来,一直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但到了2008年,当老一代掌门周文昌将权杖正式交给其子周聚民后,后者很快就对外表明少林客车的危机感:“在中国客车市场,少林汽车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想实现发展和突破必须完善自身产品链。”
与“同城”且“同行”的企业宇通客车比,少林客车20多年的发展速度的确有些慢了。以产品形态计,宇通客车的产品早已涵盖客车(包括新能源客车)、工程机械、专用车。以产销规模论,2008年,宇通客车销售各种车辆3.16万辆,销售额突破140亿元,“少林牌”客车的同类指标为0.74万辆、8.22亿元;到了2011年,前者销售各种车辆5.23万台,实现销售额258.58亿元,而后者的销售量则为1.25万台,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
与宇通类似,速冻食品、乳制品产业界的“元老”——科迪集团,近两年也认识到了自身长期的“迟滞不前”。1985年,张清海“下海”创办科迪,生产罐头;1994年罐头厂形势正好时,他投资2400万元上马年产3万吨的方便面生产线;1995年,科迪进军速冻食品行业开拓市场;2003-2006年,由于巨额投资奶牛养殖基地建设,科迪陷入困境,直到2007年才开始扭亏。相形之下,比科迪较晚创业的三全、思念等企业,仅单一的速冻食品,其销售额2011年就都超过了20亿元。
“科迪是较早进入方便面、速冻食品行业的,也是比较早进入乳业的,虽然现在总规模不小,但在各自的领域都没有做到最好,这也是需要思考的。”张清海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这样的存续时间长但发展缓慢的“老小孩”企业还有许多:三剑客乳业创立15年,年销售收入始终突破不了1亿元;胖哥食品发展了26年,始终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品牌;花都金柜曾和宇通、新飞等,在同一年获得过“中国名牌”称号,但20年过去,该企业一直偏安一隅,为后进的同行逐一超越;金苑面粉曾号称亚洲最大,但十几年来的发展状况不愠不火……
它们究竟是“老小孩”,还是“笨小孩”?长着长着就长老了,究竟是内部基因缺陷还是外部环境使然?
“老小孩”病因诊断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三四律”,道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生存法则:
“在一个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绝对不会超过3个。其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不会超过最小者的4倍,也就是说,最小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不应该小于最大者的1/4”。
“所有竞争者,除了市场份额最多的两个以外,或者将以失败告终,被完全逐出市场;或者变成现金的无底洞,虽然有时也会取得一些利润,但却要不停地追加投资”。
这样的话,毫无疑问,正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老小孩”企业身上应验。
综合考量,这些“发育不良”的企业有以下一些特点:
维持性生存,多元化发展。“不做大,毋宁死”,当一些企业在市场中因规模和竞争优势缺乏时,采取的往往是维持性生存战略,并采取多元化发展策略,梦想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获取丰厚利润。九头崖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企业,无论是经营商超、纯水,还是进军啤酒、饼业,皆属“用力不够”,导致“五根手指一般粗”,目前除了月饼销售还有一定竞争力外,其余产品皆为“显不着”。
模仿能力强,产品经营采取跟进策略。看近期市场上流行什么概念的产品,就跟进模仿,甚至连概念、标志都差不多。食品、饮料行业领域内,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例如原汇通食品,跟着双汇亦步亦趋,双汇有的,它全力跟进,结果因战线扩张过长,资金运营乏力,倒在“马拉松长跑”的跑道上。
多采取家族管理方式。中国当前的中小民营企业,采取的多是家族治理的方式,如果企业发展大了而不在关键岗位上引进外部人才,或不推行治理方式的“三权分立”,那么,这样的“老小孩”企业在内部就会缺乏刺激生长的“荷尔蒙”,导致企业“神情萎靡”。
注入“生长素”
医学经验表明,一个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增高的最好阶段,但是有些“老小孩”(矮小症患者)却因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佝偻病等病因,而又错过治疗,最终导致生长发育不足、个头矮小。
“老小孩”企业,也是如此。它需持续不断注入“生长素”,持续不断实现变革。“企业发展关键时期就那么几步,抓不住机会,遗憾终生;企业管理就那么几个系统,不遵循规律,依靠最初创业时的惯性,最终也还要出问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教授林健安针对这种现象说。
“不改变企业是等死,改变企业是找死”,像他这样希求“先生存后发展”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上海商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魏中杰把此概括为企业“成长危机”:“对成长的危机缺乏洞察和管理,便形成了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瓶颈问题,甚至会使企业在创业期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毁于一旦,这是诸多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的忧虑和困惑所在。”
这就涉及这些企业的“转型变革”。
“企业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企业如何不依赖于创业企业家而独立运营和健康发展?”魏中杰长期对成长型企业进行观察。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涉及企业组织授权背后的系统管理问题,包括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和权力结构的重新安排,以及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和管理流程的合理配套等,“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和实施,是成长型企业走向独立和成熟,从而实现企业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上一主题:温商出资5亿元间接输血信泰
下一主题:简单却容易忽视的四条管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