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备受关注的永隆银行收购案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日前,仍处于停牌状态的招行发布公告,该行正参与收购永隆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相关表态意味着在此起收购案中,招行已击退其他对手,近期招行将以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入主永隆银行。同时,有关消息指出,招行此次收购永隆的价格为172亿元人民币。
公告破解竞购迷雾
招行于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正参与收购香港永隆银行,当天继续作停牌处理。短短的一行字,让业内毫无例外地认为此宗收购案即将揭盅。
“招行发布公告后,应该很快就会公布具体的收购细节。”日前,不愿具名的外资行分析师介绍,通常而言,在这类收购案中,收购方出于维护股价的考虑,不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轻易承认参与收购。目前两家公司未就近期停牌原因进行说明,却也未否认市场上广为流传的“招行收购永隆银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说法。
招行相关人士未对收购进展发表评论,只表示所有的进展将以港交所近日发布的公告为准。同时,该人士表示对招行成功收购永隆银行持乐观态度。
永隆银行成立于1933年,在香港拥有35家分行及多项混业经营牌照。受次贷危机牵连,今年3月,该行大股东伍氏家族决定以竞购方式出售手中53.1%的股权。消息一出,包括建行、招行、工行、交行及澳洲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中外资银行都积极参与竞购,永隆收购战因此备受市场关注。随后,永隆银行的股价从3月初的80多港元/股一路飙升至147港元/股。
收购价“相当够意思”
仅从竞购参与者的实力来看,招行此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让业内感到意外:相比于工行、建行等大行,招行在海外的股权收购经历几乎是一张白纸。是什么让永隆的第一大股东伍氏家族愿意将手中股份出让给招行呢?
熟悉此宗竞购的香港投行界人士介绍,出价高和约束力相对小的协议是促使这宗交易成功的主要原因。据透露,在早前的竞购过程中,永隆给出160港元/股的价格,而建行和交行都因出价过高而退出,而招行除愿意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购价外,还承诺保留永隆银行传承75年的品牌,并答应不会在交易完成后的18个月内解雇现有管理层员工。
来自香港市场的消息称,早在上周五,招行就与永隆签署股权出让协议。根据此项协议,招行将以156.6港元/股的价格收购永隆53.1%股份(约1.23亿股),并且将以现金形式支付总计172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成本。
记者翻查港交所数据发现,截至永隆停牌的当天,其股价尚为147港元/股。若以此作为对照,招行签约当天的溢价约为6%。
天相投资银行业分析师石磊表示,如果以永隆银行今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计算,招行此次给出的收购价格已达到了3.1倍的市净率。而根据香港市场的收购法则,多桩交易的价格均在两倍市净率左右。从出价的角度而言,招行给的价格“相当够意思”。
利好 布局进军香港快速通道
从上市前后坚决不引入境外投资者,到如今的高价收购,招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做法一次次有异于同业。当业内专家纷纷测算招行的投资成本时,他们同样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向来吝惜于海外投资的招行能为永隆一掷千金?
天相投资银行业分析师石磊表示,进军香港市场是招行最根本的目的。区别于工行、建行、中行、中信等多家国内银行,招行在香港既没有子公司,营业网点也少得可怜。此番收购永隆,能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在香港布局自己的营业网络。
招商证券分析师李阳认为,从进军异地市场的角度考虑,收购当地一家公司的做法比在当地筹建子公司更能节省成本。就此而言,招行付出的代价也算是物有所值。
据介绍,永隆银行的业务范围既囊括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又在保险、证券等混业经营上有所涉及,招行此次收购有助于其快速获得相关业务的经营牌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在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大环境下,中资银行已不能仅依赖贷款业务创收,美次贷危机的爆发为中资银行的“出海”盈利创造了机会。
利空 资本充足率将受影响
在获得肯定的同时,招行的这宗收购也遭到了部分人士的“反对”。
工商东亚分析师韩致立表示,若竞购成功,投资者则迎来了抛售招行的最佳时机。他认为,香港市场增长缓慢加上招行出价偏高,收购完成后,招行的股价可能会下跌15%。
光大证券日前出具的研究报告指出,招行此番以现金形式支付收购成本,短期内必然会影响到这家中型银行的财务状况。预计收购完成后,招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下降至9.89%和8.37%。
高盛则对招行的“消化能力”表示担忧,若招行在收购完成后没有发挥良好的执行能力,其将面临声誉受损或评级下降的风险。
另有业内人士担忧,招行此次收购触及了要约收购,若监管部门不同意该行的豁免申请,其必须以156.5港元/股的价格收购永隆余下的46.9%股份,这将给招行带来更大的现金支付压力。
上一主题:私人银行在内地水土不服
下一主题:创新助推余姚小家电产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