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国光伏业 在“寒冬”中寻求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2-10-30 10:16:38 点击率:]

  随着全球太阳能需求下降和欧美贸易壁垒持续发酵,中国光伏产业正陷入困境。然而,10月27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峰会上,国内外专业人士对光伏产业的信心并未动摇。他们认为,正在加快开启的中国国内市场,将使产业“寒冬”成为中国光伏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到目前为止,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仍在生产的企业只有5家,但开机率也在下降。”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称,受近来欧盟与美国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调查和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等措施影响,今年多晶硅产量预计下滑1.4万吨,这一数字较去年全球排名第五的日本还要多出0.1万吨。

  同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产值和销售额双双下降,中国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增长,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现金链断裂的风险,整个光伏产业深陷泥潭。

  究其原因,王勃华认为,主要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无序,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基础和创新不足,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迅速恶化。特别是产业制造能力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增长,严重的产能过剩打乱了产业发展的正常节奏。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只有300万千瓦,但光伏电池总产能已超过2000万千瓦。

  对此,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认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光伏行业不能停留在进口原材料、生产组件的加工贸易阶段,也不能过于依赖单一市场,今后应在国内光伏应用方面加强创新。

  梁志鹏称,为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推进光伏企业的转型升级,今后政府的支持政策将更具普遍性。他透露,继26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免费入网后,国家能源局即将出台新规,明确用户的自用电量也可享受每度1元的光伏补贴电价。

  “与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产品制造业相比,国内光伏应用的规模还很小,市场前景不应悲观。”梁志鹏表示,24日公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不仅明确了2015年21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也将分布式应用作为今后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这种分布式应用在东部、中部地区非常具有竞争力。”梁志鹏说,尤其是在实行峰谷电价的地区,电价峰值可达每度0.8-1元,相比分布式应用每度1.2元的电价,每度电政府只需补贴0.4元左右。

  对于中国市场的这种变化,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可再生能源项目主管米勒博士表示乐观。他说,目前,全球光伏业已步入资源整合的阶段,德国同样有许多公司被迫关闭。在这非常困难的两年里,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是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中国拥有卓越生产装机能力,以及较低的成本,这些都将成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比之下,对于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王勃华在欢迎的同时更加谨慎。他认为,利好消息既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也可能诱发盲目投资。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使产业发展和扩大市场应用同步进行,防止竞争力低下落后的产能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