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诚信载道》连载五十二
[发布时间:2012-11-01 09:58:27 点击率:]

 (四)坚持改善硬件保安全

  

  在昆明新机场建设竣工前,昆明机场硬件设施不足的“瓶颈”仍将存在。1999年设计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的昆明机场候机楼,2010年已承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 000万人次的高限,保障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和重压。多年来,昆明机场为提升整体服务品质,履行诚信机场的承诺,累计投资了约2.24亿元进行增容改造。新建17 260平方米的两层式候机楼,160米连接老候机楼与商务候机楼间的“空中廊桥”,16 543.3平方米的服务车道,13 781.5平方米的停机坪;扩建并新设了旅客办票大厅,新增了22个值机柜台、9个安检通道、10套行李设备及配套设施;改造了约13 7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厅、国内进港大厅、老候机楼1层VIP贵宾区及中转厅;机场停机位增至63个;扩建了“八一”停机坪;完成了“八一”候机楼的改造工程。昆明机场在周边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多项硬件设施的建设、改造,使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了安全、舒适、快捷的候机、登机、到达等服务。

  长期以来,昆明机场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从“一严两抓”、“八该一反对”、“四严一保证”、“关口前移”、“事前管理”到“四防五加强”等。近年来,昆明机场着力推进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引入国际上以“风险控制”、“闭环管理”为核心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严”(严在组织领导、严在规章标准、严在监督检查、严在教育培训、严在系统完善)要求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安全管理理念。同时,机场上下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注重总结和继承传统安全文化的精髓,积极吸纳国际上先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努力构建包括学习文化、报告文化和公正文化在内的先进的行业安全文化。并通过强有力的培训教育,营造保障安全的良好氛围,使这些宝贵的理念深入员工内心,成为保障安全的自觉行动,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督为员工的安全需要,逐步建立了机场安全诚信的规范化管理。

  

  管理创新

  实现发展的成功路径

  

  

  【诚信实例】

  

  管理创新 科学发展

  冬日的高原,天空蔚蓝高远,空气清新剔透。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昆明机场一架架银鹰,伴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声,加速后腾空而起,翱翔于蓝天之上……

  仰望空中一架架轻盈飞过的银鹰,不禁让人发问: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中,昆明机场却繁忙依旧,究竟依靠什么保有春城空港的暖意?

  “回首2008年,无论机场的外部大环境,还是机场内部小范围,都称得上不平凡。在这样的背景下确保我们运输生产安全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考验。”

  挑战是严峻的。从2月份南方的冰雪灾害到5月份汶川大地震、7月份机场特大降雨,一系列频发的自然灾害增加了机场的运行保障难度。从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带来的是机场安全巨大的压力;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是机场生产运营的市场和客源。更令人称叹的是:一个单跑道、航站楼面积不到8万平方米、设计旅客吞吐量不到800万人次的机场,2007年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1 573万人次。快速发展遭遇诸多运行资源瓶颈,如何稳定员工队伍,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确保安全、优质的运行质量,实现持续增长,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年昆明新机场建成前,摆在昆明机场面前的考验。

  同样,成效也是显著的。2008年,昆明机场累计完成运输起降架次14.9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 582.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5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各类指标同比仍然实现了增长,制约机场发展的瓶颈逐步打开,在建设枢纽机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切,靠什么作为支撑?昆明机场人给出的答案是:管理创新,科学发展。

  (节选自《云南日报》 2009.1.16)

  创新,按照熊彼特(Schumpeter)的说法,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些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等。

  创新是企业最珍贵的财富,是企业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有一个过程,走过这个过程,才能完成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由于民用机场大多使用高科技产品,工作流程复杂,安全系数要求极高,旅客、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对机场服务品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创新在机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昆明机场一直积极倡导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并将创新理念付诸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中,成为参与创新人数多、创新项目多、创新成果多的机场之一,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