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建筑安全关系民生。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也面临一系列改革创新紧迫课题,如何使广大群众住得安全,住得安心,拥有幸福美好的安居品质,不仅是行业建设者的使命,也是关系民生的公众话题。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建筑与幸福”系列访谈,分别从“建筑的良心”、“建筑的寿命”、“建筑的时尚”、“建筑的出路”等角度,与业界知名专家、企业领导者等一起直面中国建筑的现实与挑战,共话中国建筑走向幸福的生命源点与正确方向。
本期嘉宾:王伟 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阳伟业)董事长,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建筑物资协会防水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绿色节能技术复核专家。专注于建筑地下防水10余年,针对建筑地下防水“三高”痼疾,提出了全新的防水观念及有效解决方案,为从根本上保障和提升我国建筑质量与安全,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作出卓越贡献。其改革创新事迹先后入选国务院管理世界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主编的《新兴领军者》、中国改革人物纪实丛书《改革之星》(第二辑)以及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等。
主持人语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建筑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那么,幸福与建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经过30余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物质财富极大繁荣的同时,也面临民众对生活品质特别是幸福指数追求的不断提高,那么,我们的建筑幸福吗?无论是近年来一系列地标工程引发的行业争议,还是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的公众质疑,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建筑离幸福究竟还有多远?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共造成77人死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作为城市及其建筑物“根基”的“地下隐蔽型工程”引起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十八大召开前夕,人民网以头条方式发表《“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正是这种关切的反映。
人类文明大多起源于临江滨海之地,如地中海之于古希腊,黄河长江之于中华文明,不过,大江大河在哺育了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活构成极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不断探索如何取水之“利”,避水之“患”的历史。
这也意味着,对于作为人类生存家园的城市及其建筑,如何处理好与“水”有关的工程课题,尤其是如何处理好“水”与作为建筑物“根基”的“地下隐蔽型工程”的关系,可谓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因为,地下隐蔽型工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危。据此,我们也就更好理解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精辟之论:“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外观靓丽的高楼大厦,而是一场暴雨后它的交通和排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2012年5月26日,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设报社主办,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致力于引发社会对“地下隐蔽型”工程——建筑地下防水的重视、关注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的关系、探寻国内建筑地下防水高渗漏率的解决途径,可谓代表了中国建筑行业正视危机、直面挑战,寻找出路的先声。
日前,正是带着对“中国建筑与幸福”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特别是如何正视并做好建筑“地下隐蔽型工程”,使之成为创塑我们时代“幸福建筑”的崭新起点,笔者专访了我国建筑地下防水领域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
●“看得见的是形式,看不见的才是本质。”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作为10余年专注建筑地下防水的企业领导者,您又如何看待建筑的“良心”?
中国,经历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在大雨面前,却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长期以来,在极度浮躁的商业氛围里,我们将极大的财力、精力投放在肉眼所见的地方,而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元素”——“安全和耐用”,置之从属。如此,让人缺乏安全感的建筑幸福感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建筑结构是影响建筑安全的第一要素。对于一个整体的建筑结构而言,又可以分为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两部分结构对于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影响,至关紧要。其中,作为建筑根基的地下结构,无疑是重中之重。看得见的是形式,看不见的才是本质,建筑地下结构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隐患将让人恐惧。从这个角度上讲,建筑地下结构应该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或喻之为建筑的“良心”。
●“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水能发现。”
龙阳伟业长期致力于建筑的“地下隐蔽型工程”,在您看来,中国建筑“心脏”的健康状况怎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地下渗漏率高达80%,且多年来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受到渗漏的威胁。建筑渗漏已经成为产业“顽疾”。地下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心脏”,长期遭受地下水的侵蚀,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对建筑寿命和安全造成的危害则更为严重。
那么,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地下基础结构,有着怎样的关联?
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奥运工程领衔专家杨嗣信教授曾经说过:“建筑地下防水对于建筑安全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建筑基础结构”。对于建筑安全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毋庸置疑是建筑的地下基础结构。而建筑地下防水的本质,则清楚表明了地下防水与地下结构二者紧密的关系。
您能否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结合龙阳伟业10余年专注建筑地下防水的实践,我们认为,建筑地下防水本质上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建筑地下防水,像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当下的建筑品质,关乎的则是未来的建筑安全;二、建筑地下防水,不仅仅是保障建筑地下空间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安全的守护;三、建筑地下防水,作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的保护者,应与建筑寿命相同。
据此,地下防水在建筑基础结构安全中,扮演了哪些重要角色?
一是检验建筑地下结构质量的好坏。
检验建筑地下基础结构质量的好坏,即检验建筑“心脏”的好坏。
建筑地下如出现渗漏,不仅仅是“防水层”的失败,更反映出建筑地下结构“品质”的缺陷。作为建筑地下防水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构主体防水如同结构质量的一面镜子,结构主体防水好,结构质量就好;结构主体防水差,结构质量必差。
二是保护建筑地下结构。
目前而言,建筑地下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或增强措施,“水”会侵入结构主体,腐蚀钢筋。久而久之,钢筋会朽蚀,失去原有的荷载能力,将对整个建筑耐久性构成影响。
三是建筑地下防水寿命。
谈到保护,就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即保护的时间,也就是说建筑地下防水能保护建筑地下基础结构多久的问题。建筑是百年大计,那么,建筑地下防水,由于具有“不可逆”的特征,防水的有效寿命应与建筑寿命趋同。不然,建筑地下防水,就缺少现实意义。
由此看来,讨论建筑地下防水不能盲目讲保护“心脏”,而首先要识别“心脏”的健康程度?
建筑地下防水必须在完成检验建筑地下结构质量完好的前提下,进而才是实现对地下结构的保护。举个例子,人类正确的御寒模式是“健壮的躯体+适度的外衣”,而不应该是“虚弱的躯体+厚重的外衣”。建筑地下防水的道理亦然,重点在结构主体防水,也可以说要有一颗建筑健康的“心脏”。否则,一味多穿“衣服”,或穿“好的衣服”,反而容易忽视“心脏”内在的“先天不足”,从而延误治疗,直至无药可医。
以往不问建筑地下防水“心脏”健康状态的盲目保护,很可能给未来的建筑安全埋下致命的隐患?
在不能保证结构主体质量的前提下,建筑地下防水“外包式”的防护,不仅效果甚微,而且危害极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平整的基面,但是我们看不到基面后面隐藏的裂缝和“狗洞”。
所以,如果单纯强调建筑地下防水的保护作用,而对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质量不做重视和关注,无疑是做表面文章。说得轻些,是“遮羞”,靠暂时的保护来遮掩结构主体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说得重些,是犯罪,是对建筑的不负责任及对居住者生命的亵渎。
●“人可以糊弄人,但是人糊弄不了水。”
建筑地下防水高渗漏率与行业材料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并存,确实令人费解,您认为这种“三高”产业乱象究竟遮蔽了什么?
建筑地下防水应该像军人,和平时期,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作用,甚至忽略它的存在,当战争来临时,人们才会知道它存在的意义。
建筑地下防水的“三高”痼疾——即防水材料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验收合格率越来越高,但使用后的渗漏率也越来越高,可谓这个行业存在的一大悖论。这个行业的现状是,大家都在强调自己的材料质量和性能如何高端,自己的施工工艺如何先进的时候,却对泛滥的渗漏现象顾左右而言他。用一系列所谓的理由,如“建设方重视不够”、“防水工无证上岗”、“防水材料假冒伪劣”等作为推拖借口。当人们习惯于将压塌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视为最大的“责任”承担者时,孰不知在自欺欺人的同时,更为今后的建筑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然而,人可以糊弄人,但是人糊弄不了水。水无孔不入、明察秋毫,水无疑是一名秉持原则、刚正不阿的监督者,也可以说是最称职的“监工”。让许多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建筑隐患和缺陷,及真正的“原凶”暴露无余。
我们认为,“水”和“防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水”既是我们的对手,也是我们的朋友。它无孔不入,就像透视人体的“X”光,让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狗洞”、酥松等缺陷“无处遁形”。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看清楚建筑质量和防水渗漏的真相。
●“树根先烂了,大树又将怎样?”
看来,中国建筑走向幸福,首先要正视并解决好地下隐蔽工程的质量安全,如果把建筑比喻为一棵大树,树根先烂了,大树又将怎样?
当前大量应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其他防水层”,材料寿命只有二三十年,应用在工程中,有效作用一般仅寥寥数年,满足“五年保修期”尚勉为其难,与建筑百年大计的预期更相差甚远。
防水工程质量难以掌控,与工程的验收环节有很大关系。目前而言,绝大部分工程,是“时点”验收。这种验收方式,在使用传统防水材料的条件之下,是不恰当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原因在于,地下建筑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防水效果好坏的因素很多,如:建筑地下防水涉及勘探、设计、防水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防水材料的供应与施工、细部构造、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后期维护等等,所以,这样一个繁冗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问题是偶然的,有问题是必然的。假如问题被短期遮蔽,在验收的时候,只能看到“光鲜的外表”,对于混凝土主体所存在的问题,肉眼则难以观察。
因此,建筑“心脏”如果先天就有问题,再加上后期渗漏水的侵蚀,天长日久,好像一棵大树,树根先烂了,大树又将怎样?由此埋下的建筑质量与安全隐患将是非常严重和可怕的。
●“做好防水,更要做好房子。”
面对建筑地下防水存在的诸多问题,您认为中国建筑幸福之路的正确起点在哪里?
看见的是形式,看不见的才是本质。地下工程防水没做好,漏水了,这些只是形式。什么是本质?本质是“房子”没有做好。
三分形式,七分本质。所以,要做好“防水”,首先要做好“房子”。那么,如何做好“房子”?如何做好地下基础结构?如何做好建筑地下防水?龙阳伟业的解决方案是:工程所有关联方,必须明确责任,且各尽其责。设计单位,对建筑要怀有敬畏,能够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等要素,进行结构设计;商品混凝土公司要保证水泥、沙石等材料符合要求,并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要强化管理,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认真组织施工,控制好施工中的各个要点,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再加上后期有针对性的瑕疵处理环节,以及相关部门能够摒弃关系和情面,实实在在地做好监督、做好验收。如此,就具备了做好“房子”的基础,至少,可以保证建筑“心脏”的健康。而地下防水,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成为有意义的事业。
【采访后记】
创塑我们时代的幸福生活,不仅要有正确观念做引导,还要有与之匹配的正确行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真诚的“敬畏”之心,以及“清明”的生命智慧,不断检讨我们自身的生活、工作与心灵世界,使之不断趋于幸福的境界。
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构筑我们时代的“幸福建筑”,使老百姓真正住得安全,住得安心,住得幸福已不仅仅是某个阶层或某个行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幸福中国”建设者的共同使命。
龙阳伟业董事长王伟及其团队10余年专注建筑地下防水,以科学求是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持续创新的改革意志,逐渐找到了攻克建筑地下防水“三高”痼疾的正确观念与有效解决方案,以其实现“建筑地下防水与结构同寿”等自主创新成果,成为行业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正如北京市政府顾问、奥运工程领衔专家杨嗣信教授指出的,北京龙阳伟业的自主创新成果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而且为减少社会能源与资源浪费,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企业一小步,可能带来行业乃至社会的一大步。在此意义上,龙阳伟业董事长王伟关于重视“地下隐蔽型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正确认识建筑地下防水的科学本质及其变革实践,破解的已不仅仅是行业的“三高”痼疾,更拥有着构筑幸福建筑,服务社会民生的普遍启示与意义。
【企业档案】
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工业园区,是FS101、FS102等砂浆、混凝土特种外加剂的生产和运营总部,是“管理型防水企业”新类别的革新者和领军者。
2006年,公司自主研发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誉为“国内首创、国内领先”;填补了我国建筑防水领域的一项空白;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2006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新编《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在条文说明中特别提出该项技术,并给予“减少变形缝或后浇带设置,满足工程防水且与结构寿命相同”的评价。在大量工程实践中,该项技术以“社会贡献多;施工工期快;防水效果好;综合成本省”等显著特点,获得用户好评。
2008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荣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自主创新百强企业”称号;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10年,公司凭借在建筑防水领域材料研发、环保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大行业突破和贡献,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列为(中国)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上一主题:“1号店”高层调整前景未卜
下一主题:两岸注册会计师行业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