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行医自省远立志 筑梦良方传世人
[发布时间:2012-11-20 09:28:51 点击率:]

  深秋一日的午后,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名医馆四楼的候诊大厅里,操着各种方言口音的人在焦急地等候着,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等候一位叫张勇的教授。原本预约下午两点钟的采访,因为慕名而来的病患太多,一直等到四点才得以正式开始,而此时的张勇,正在吃着一碗汤面,“不好意思,久等了,因为病人太多,午饭还没吃。”如果没有事先了解的话,很难将这个看上去朴素而踏实的中年男子同当今中医界最年轻的国家级名中医等等重磅头衔联系起来。

  采访从谈论梦想开始。

  

  残酷现实刺痛梦想

  年少立志行医救人

  

  刚满55岁的张勇,今年8八月份被评为国家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师承导师,而他的头衔远不止这些,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名中医、曾经的成都十大杰出青年等等。这些荣誉的源头,来自于37年前偏远山区里一个下乡知青的梦想。

  1975年,高中毕业的张勇来到乐山井研县石牛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农村里看病很恼火,有的赤脚医生什么都不懂,有时还来问我们知青这个字怎么念。很小的病,看他们治着治着,人就没有了。”残酷的现实刺痛了当时正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张勇,爱好文学的他开始大量阅读与医学有关的书籍,“那时候就梦想,如果有个读书的机会,我就想上医学院,治病救人。”

  1977年张勇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谈到为何选择中医,张勇的解释很实在:“当时觉得中医不用大量器械,能尽快见效,另一方面我文字功底还不错,适合中医。”全优成绩毕业后,张勇被分配到成都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走上属于他的中医之路。

  

  “肺病治肾”独创良医妙方

  声名远播用信念坚定自我

  

  没有祖传的家室背景,没有名师的执手教导,凭着“一根筋”的执着信念和对中医的浓厚兴趣,张勇一方面确定理论切入点,潜心学习中医学典藏著作,同时在临床方面寻找突破口,针对西医无法有效破解的对肺癌及肺间质纤维化领域用心钻研,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取得临床科研成果。“治肺不从肺入手,以治肾为主,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再针对肺部病灶进行开肺、逐瘀、化痰治疗。”张勇介绍,肺纤维化存活率一般为5年,而他的治疗方法可以较大幅度提升病患的存活率。

  通过自己的努力,张勇很快成为业界中坚力量。1987年只有中级职称的他被破格评为院内“挂牌医生”,1995年,37岁张勇荣获四川省首届杰出青年中医、成都十佳医务工作者等称号,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名中医,而这一路成长的历程中,张勇都被冠以“最年轻”的标签,成为中医界以及媒体舆论的“宠儿”。尤其在2003年张勇用药17天,救活了因肺病本已宣判“死刑”的沙特王室成员。消息一经发布,业内业外,四方云动,各地包括海外在内的媒体奔至踏来,竞相报道这位“四川神医”。同时各种活动的邀约,异地出诊量大量增多,张勇的业余时间甚至比上班还忙。

  

  悬壶济世常怀感恩之情

  传道授业推进中医发展

  

  张勇告诉我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就有医院高薪聘请他加盟,他拒绝了,2003年,沙特王室千万年薪邀请,他依然没有接受。对于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张勇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这么多年我很感谢一医院给我的平台。正因为有这个平台我才有今天,咱们做人要讲良心。”

  在张勇的诊室我们发现,本来一天定量挂20个号的张勇,可实际他接待的患者有40多个,他的同事告诉我们,这是常态。“我现在身体非常好,我吃得消,可以多看。”20多年来,张勇从没有休过年假,有人要安排他出国旅游放松,他也拒绝了,“别人不理解,说你功成名就又不缺钱干什么不放松一下自己,可是休假比如暑期,我的病人从外省刚好带着孩子利用暑假来看病,我走了,病人怎么办?现在这样虽然累点但是很舒服,很多小孩子都记得我的名字。”

  现在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张勇,将不少精力放在临床教学当中,有趣的是,他作为中医教授带的学生却是西医出身,“一般三甲医院住院部很难有中医,成都一医院想在这方面做探索,通过我对肺癌及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有走中西医结合的教育之路,重点放在临床。搞出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呼吸专科。”张勇认为中医发展不能跟从西医,而是研究破解西医难题,这是对中医学有效的推进,对整体医学来讲,也是互相补充,是病人最大的福音。

  张勇说,中医黄金时期是60、70多岁,自己目前还没到中医的黄金年代,“我还年轻,还有很多事能做,很多事要做,能让肺病患者多活一些年,对得起病人,对得起国家给的荣誉,对得起自己,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