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仔细梳理棱光实业(600629.sh)的资本运作路径图,一个大大的疑问浮出水面。在短短的3年里,其主业从多晶硅、风电叶片到岩棉,转型3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其主业根本不可能形成产能。主业转型,或成上市公司协助大股东套现借口。
主业转型热衷概念炒作
11月28日,棱光实业发布公告称,将以3.36亿元收购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旗下岩棉资产,首期出资2.08亿元,向大股东旗下上海新型建材岩棉有限公司认缴增资,以取得其51%股权。上海国资委网站公开消息显示,预计岩棉公司今年可完成销售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5000万元。若其购买成功,此项收购将为棱光实业提供2500万元的利润。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显示,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等产业。
据介绍,岩棉是一种具有绝热、防火、吸声、抗震等功能的无机质材料,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和其他如农用领域、工程纤维等,属于新型环保节能产业,目前的产业现状是产能有限,价格走高,前景广阔。
一个让投资者更为迷惑的是,其资本运作的方向,常常追逐市场热点。2010年,资本市场多晶硅概念炒作火爆,行业发展寄望产品价格涨价,棱光实业立马转型多晶硅;2011年,资本市场风电新能源概念被爆炒,新能源再次成为棱光实业的转型方向。
尽管岩棉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从棱光实业运营多晶硅、风电叶片的效果来看,其管理层的运营水平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如此短的周期内,主营转型太过频繁,耗费了公司大量的现金流,为以后主业的发展埋下现金流短缺的因果。
暗助大股东套现旗下资产
棱光实业的每一次主业转型,都是向其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购买资产。让人质疑的是,建材集团为什么对棱光实业管理层的低水平营运视而不见,反而多次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呢?
仔细梳理建材集团与棱光实业之间的资本运作,不难发现,建材集团以资产运作的名义,逐步地将旗下资产通过棱光实业套现。在如此短的周期内,频繁地转型主业,投资失误已经不能有效解释转型主因,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协助大股东套现旗下资产。
其运作模式是,以主业转型为借口,棱光实业要么以现金、要么向建材集团定向增发购买资产,购买或者注入的资产,在2年内变现,变现后的资金再次购买建材集团相关资产。
2007年,棱光实业以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从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购入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而2009年11月4日公告显示,棱光实业公开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
2007年,上海建材集团入主*ST棱光,将上海阿姆斯壮2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2009年4月,棱光实业发布《关于转让上海阿姆斯壮股权的议案》,并最终将阿姆斯壮股权变现。
2009年12月21日公告称,棱光实业与上海住建创意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约,以4.26亿价格出售位于上海徐家汇街道两栋建筑物。其公告同时称,本次出售的物业资产获得的现金将用于以清洁能源等相关产业投资,可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提升公司将来业绩奠定基础。
而其购买清洁能源资产的方向正是其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只不过这次是定向增发的方式。2010年5月,棱光实业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向建材集团发行2099.93万股购买其持有的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发行价为每股12.19元。
定向增发为棱光实业节约了出售房产获得的4.26亿现金,为以后用现金购买资产做足了储备。
今年11月28日公告显示,棱光实业将以3.36亿元的现金向大股东购买岩棉资产。棱光实业从2009-2011年三年净利润不过1.7亿,其首付的2.08亿现金自然让人想起3年前售卖房产的现金结余。
优质项目让位于主业转型
公司主业转型的动机值得怀疑,优质资产的注入,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能形成产能,就被新主营业务取代。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2010年注入棱光实业的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相关资料显示,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隶属于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玻璃钢主要产品有风力发电机叶片、轴流风机叶片、雷达天线罩及天线、航空航天配套部件、水箱、渔船、高压气瓶、耐烧蚀罩、电绝缘管、建筑板壳造型、仪表台、SMC片料、模压部件、拉挤型材及化工平台、梯子等组合构件。研究院下有直属的生产部门,拥有一流的生产厂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还有一批技术精良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具有强大的新产品试制、中试及产业化生产能力,其生产的制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有部分销往国外。
2010年10月25日公司公告显示,玻钢院拟投资约1.5亿元,在东台市,建设年产为630MW风电叶片的生产基地。11月18日,在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风机叶片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东台市市委书记祁彪表示:“这次全国风电设备及国防装备领域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投资3.5亿元在城东新区新上风机叶片项目,不仅为上海电气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配套,对于拉长完善我市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链条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30兆瓦风机叶片生产能力、销售超3.6亿元。”
与前几次运作周期、模式相一致的是,2年后,棱光实业即宣布主业再次转型,以3.36亿向大股东购买岩棉资产。玻钢院优质资产和项目再次被奇怪地边缘化,一个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项目,一个充满前景的优质项目,莫名其妙地让位给主业转型。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师指出,棱光实业采取的运作方式属于典型的财务收购模式,用收购来提高企业的利润,造成利润持续增长的假象,投资者将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
上一主题:身陷“塑化门” 酒鬼酒是否真的“躺中”
下一主题:18亿应收账款显资金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