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亲爱的读者,您肯定知道彩云之南,当然也知道云南第二大城市曲靖市,以及以“宣威火腿”而闻名于世的宣威。但是,您知道宣威倘塘镇吗?您知道倘塘镇德基村吗?提出这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倘塘镇德基村实在小之又小。
又问:您知道朱熹、朱元璋、朱德等名人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请问:您知道倘塘镇三岔煤矿及其矿长朱树达吗?这个问题在当地肯定不是问题,在曲靖甚至云南也有很多人知道。如果再把范围扩大一些,也许这种“问卷调查”就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英雄不问出处的传统识见,是因为我们从朱树达身上看到了传承朱氏先贤以致中华民族高风亮节的“英雄”风范。在社会优良道德情操遭遇严峻挑战的现实面前,日益高涨的呼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回归的民声之中,人们期望看到更多的朱树达……
中国市场经济的浴火,淬炼出一大批励精图治、成效卓越的企业家,其中民营企业辉映半壁江山的景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亮点之一。这当中,朱树达特别引人关注的,主要还不是他作为煤矿矿长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的付出和业绩,而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所表现出的忠诚执着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直以来,朱树达把“老师”看得比“老板”还重的理念与实践,是他留给人们最鲜明的印象。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朱树达值得特别关注,是因为他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为父老乡亲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流光溢彩的精神家园。像朱树达这样倾情于物质、精神龙凤呈祥、交相辉映的企业家,其独具风采的理念和作为,无论从历史、时代、政治、经济等层面上,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这一个”朱树达,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感悟——
第一次听说朱树达的名字,还是两年前的事情。那一天,记者在成都与时任云南东源集团副总经理的朱树部先生交谈时,朱总提到了他的堂兄朱树达,说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家,希望记者有机会去采访他。说来也怪,一个短短的推荐竟然变成长长的牵挂。两年来,记者每次到云南,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朱树达。不知是天公不作美还是机缘不成熟,采访朱树达的愿望足足遗憾了两年之久。
有句话叫“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其实,“机缘”也和“机遇”一样有着“同样的爱好”。两年后,也就是2012年的9月初,在时任宣威市政法委书记王斌同志的引荐下,记者终于联系上被许多人称为“朱老师”的倘塘镇三岔煤矿矿长朱树达。如愿以偿的窃喜之中,记者还想起了一个“细节”:也是两年前,时任宣威市统战部部长的王斌,因为分管民营企业的工作关系,在并不认识朱树达的情况下,将他关于朱树达的“听说”介绍给记者。殊不知两年后接受记者采访的朱树达,正是现任云南煤化工集团总经理助理的朱树部的堂兄。堂弟朱树部还告诉记者,朱树达不仅是他亲情脉脉的兄长,还是他敬重有加的老师。
有了王书记和朱助理的“双保险”,记者的采访很快步入佳境……
上篇
穷山村走出个“朱老师”
穷则思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脱贫致富则有不同的道路。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能够捷足先登的人往往具有高人一筹的睿智。对朱树达而言,穷乡僻壤的生存状态,使他在朝不虑夕的忧患之中,不仅感受到身体的饥饿,更感受到心灵的饥饿。为此,他对父辈们“没钱穷一阵子,没文化穷一辈子”的教导刻骨铭心。
一个杰出人物的成长,其实是从小看大的。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今天,朱树达人生的这些阶段,既有与一般人大致相同的烙印,更有岁月镌刻的与众不同的峥嵘:人生识字聪明始。朱树达从小就把文化当成安身立命的源泉和基础,并以此辟出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一片天地……
地灵人杰,英才辈出
古往今来,有一个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地灵人杰对优秀人物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伟大的祖国,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栉风沐雨的历史。对宣威来说,载入史册的精华,就是宣威悠久的地域及其历史文化,对朱树达而言,朱氏家族灿若群星的先贤名人,则是他引以为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的宣威,多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日照近50%,称之为“小春城”并非全无道理。至于“宣威火腿”的典故,更让人品尝出历史和时代的风云变幻。
自秦修“五尺道”以来,宣威就有“入滇锁钥”、“滇东门户”的美称,作为“云腿之乡”的宣威,首先就与孔子的胃口联系起来。相传,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腌肉,且孔子喜食。到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宗泽发明“火腿”,经过近千年的历练,为宣威火腿的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宣威州后,火腿便以地名命名,称宣威火腿,流传至今已有近三个世纪的成名史,其声誉驰名中外,被称为华夏三大名腿之一。民国初年,以邓小平夫人卓琳之父浦在廷先生为首的火腿公司已将火腿罐头远销东南亚。1923年,孙中山大总统题赠“饮和食德”,宣威火腿从此名声大震,香飘四海……
当然,令朱树达溢于言表的豪情,除了宣威厚重的历史文化之外,更让他倾情不已的是朱氏家族英才辈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在朱树达看来,虽然每个人的出生地是无法选择的,但生下来以后,如果有一个人杰地灵的环境,这种得天独厚的幸运应该成为一股推动人生和事业强大的力量。它不是用来自我炫耀的资本,只醉心于口若悬河的空谈,只沉湎于断章取义的作秀,不认真学习要义,不深入领会真谛,这些都是对先贤英杰最大的亵渎。光宗耀祖,继往开来,最好的证明就是言必诚、诚必果,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和实践,朱树达对朱氏家族的高文大册有一种问心无愧的阅读激情。如数家珍,这是朱树达言及朱门英烈时留给记者的印象。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拥有占汉族1%以上的人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让人如雷贯耳、余音不绝的朱氏名人枚不胜举。朱树达说,史海拾贝,洋洋大观,文武贤达,比比皆是。他举例说,除了战国时期力大无穷的勇士朱亥、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求法的僧人朱士行,以及不畏强权斗奸臣的朱云等古代英雄而外,南宋大思想家朱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等历史巨人,都是朱氏后人引以为豪的先贤。特别是朱熹,他在居敬堂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令朱树达没齿难忘。至于现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的朱德,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等朱氏佼佼者,更是朱树达刻骨铭心、高山仰止的榜样。朱树达表示,朱总司令的丰功伟绩一言难尽,就是朱自清那篇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荷塘月色》,至今仍然是他最爱读的文学作品之一……
“上面这些,都是我人生和事业的根脉与灯塔。”朱树达诚朴深情地对记者说。
誓言支撑下的寒窗苦读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从1963年跨入小学的门槛开始,到1973年高中毕业,朱树达的学生时代刚好算得上“十年寒窗”。如果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来评说朱树达的学习动机,那就大谬不然。作为贫困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朱树达渴望文化知识的想法纯朴而简单,就是要用文化来改变自己、也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生存状态。作为一个靠耕耘播雨而活着的高原之子,朱树达并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当然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对他生存的意义。不过,与许多安于现状的人不同的是,朱树达在当地老一辈乡亲文化理念的熏陶之下,很早就树立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为此,年幼的朱树达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奋好好读书,等有了文化成了才,就像村口的苍天大树一样,为穷苦人遮风避雨。
朱树达打小生活在宣威一个很贫穷的小山村,他说,那时山村穷,人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吃不饱穿不暖,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成了乡亲们最大的担忧。不过,在朱树达的心目中,“最大的担忧”还不是食不果腹的日子,而是他的父辈最愁的“孩子的读书问题”。他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每天晚饭后,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就会带着他们去村口的大树下乘凉,最经常的话题就是“知识和文化”。老人们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文化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宝贝。没钱会穷一阵子,可没文化会穷一辈子。
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朱树达每周都要背着干粮走十多里的山路去上学。从小学到高中,一走就是十年。言及这段学习经历,朱树达感慨万端。他对记者说,以前听别人讲“十年磨一剑”,日日皆辛苦,那只是听听故事而已。经过十个春夏秋冬的岁月之后,才进一步感受到这个典故的深刻含义。记者接过话头说,想必朱矿长在求学的山路上,一定有许多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吧?朱树达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讲起了一个历史“段子”:
晋代博学多通的大学者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但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因此浪费晚上的时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见室外到处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几十只萤火虫吊在书本的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这个囊萤照读的“段子”,虽然与记者提到的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异曲同工,但朱树达萤窗苦读的身影,让记者更清晰地看到山区少年别具一格的风采。
在朱树达的记忆里,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年校园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丰富多彩,贫瘠的大山带给他的现实,更多的是酷热与寒冷,沉默与孤独。然而,这位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学子,却透过大山的寂寞,感受到深处岩浆奔腾的炽热。由此,他的内心也被这种炽热激励得豪情满怀、意气风发……
怀揣梦想,带着希望,朱树达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成为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佼佼者。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异口同声:朱树达不是一个仅仅用书本读书的学生,而是一个善于用头脑学习的人。即使同样照本宣科,他也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看似“离题太远”,但只要稍加琢磨,就发现其实“十分靠谱”。总之,这是一个个性突出的好学生。
确实,朱树达在父母殷切的期待中走进倘塘镇德基小学,随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三岔中学读初中,然后仍然以优异的成绩在宣威市第五中学高中毕业。虽然其间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不得不为父母分担一些艰苦而繁重的家务劳动,但他以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做到了学习劳动两不误。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本来完全有能力考上大学的朱树达,却在“孝子”与“学子”之间选择了前者,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决心回到家乡,用自己学得的知识为父老乡亲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是一个令朱树达父母和乡亲们都觉得遗憾的抉择。要知道,那时一个高原贫困山区能出一个高中生,可是让人艳羡不已、青睐有加的秀才,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不过,朱树达对此倒是坦然淡定。他深切地认识到,一方面,一方水土和父老乡亲养育了他,他必须以反哺跪乳之情予以回报;另一方面,他觉得大学之门永远不会拒绝持之以恒的学生。更何况,自学成才的榜样多的是。正是怀着这种执着的愿望,他很快也拿到了大专文凭……
更上一层楼:从“秀才”到“老师”
人的一生,决定命运走向的往往是几个拐点。1974年,回到家乡的朱树达认认真真地思考着如何为村民们办点实事。想来想去,还是知识文化占了上风。于是,他走进了自己的母校,当上了村里的第一个民办教师,他要把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山的娃娃们。
这是朱树达人生和事业一个重要的“拐点”。谈到这段经历,朱树达不无幽默地对记者说,我们的先辈先烈有许多“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壮举,我只是想“文化救村”,虽然不能与先贤们的业绩相提并论,但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契合了党和政府现在制定的“文化兴国”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对他支教的举动很不理解,说单凭他“秀才”这一条件,到镇上谋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是问题。镇政府虽然小,但毕竟是“铁饭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职业,而山村教师而且还是“民办”,不仅工资低而且前途未卜,何苦呢?
几个“而且”加上一大堆善意的劝说,掀起了朱树达心底深处的涟漪,他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种选择错了吗?没有!既然如此,这种选择的价值意义应该如何体现出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父母的支持,本人的决心,使朱树达坚信自己的选择一定能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
多年以来,朱树达对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情有独钟。从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到斯大林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到郑板桥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古今中外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使朱树达决心做一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讲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说,这就是“朱老师”的座右铭。为此,他以沸腾在内心深处的信念和激情,坚定不移举起“民办教师”的教鞭,在山区的学校里,兢兢业业干了整整14年!
在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关于“民办教师”的窘境是众所周知的。发达富裕地区尚有诸多难言之隐,更遑论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14年的执教生涯,使朱树达对民办教师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他读过一本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天行者》,这部零距离描绘中国乡村教育现实的著作,让多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与其说是一部乡村学校的艰辛史,倒不如说是一座民办教师的纪念碑,真真切切地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了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令朱树达引以为豪的是,民办教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什么都没有,就是不缺良心和感情。在他们大脑中永远定格的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是因为他们只教学生做人,不教学生做官,只教学生知识,不教学生“乱弹琴”。
民办教师究竟有多苦,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朱树达情真意切地对记者说,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当民办教师的人不以收入论英雄,当年知识青年下乡,人下来了,心下不来,可民办教师恰恰相反,连暑假寒假,虽人在家里、田里,但心系学校、学生。毫不夸张地说,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大半个中国的孩子全靠这些清瘦的民办教师进行精神抚育与知识传授。十年动乱,百废待兴,国力绵薄,一时之计,只能优先考虑核心都市,在荒芜的乡村,如果没有一大批民办教师勉力支撑,乡村之荒漠不堪设想……
鲁迅有言: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朱树达在民办教师这个贫穷而神圣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坚守着、奉献着,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一直到担任三岔附中副校长。
中篇
“朱老师”当上了“朱老板”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刷着一些传统的理念,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变革洪流面前,就连许多被人们视为圭臬的箴言信条,也不得不重新评判其价值意义。比如“君子固穷”,是该“从一而终、严防死守”,还是与时俱进、穷则思变?
识时务者为俊杰。当脱贫致富成为一种时代召唤的时候,继续热衷于“君子固穷”,就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原来积极的含义走向了愚忠和迂腐的泥坑,并可能最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在人生和事业面临又一个“拐点”之际,朱树达在“老师”和“老板”之间,果断地在“老板”后面打了一个“√”……
“以工助教”:
“朱老师”投笔从工的滥觞
十几年坚守“君子固穷”传统道德观念的朱树达,一颗纯朴执着的心还是被改革开放的大潮强烈地撼动了。本想通过传授知识文化来改变故乡落后面貌的朱老师发现,单靠自己从黑板上的粉笔屑里漂落下来的收入,实在是杯水车薪,汹涌在心中的呐喊也简直是“人微言轻”。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名副其实的“惨淡”:由于家乡特殊而复杂的自然条件,村民们一年种的粮食难以养家糊口,哪来剩余的粮食去换孩子的学费钱呢?
接受记者采访的朱树达有一个真情表白:“文化救村”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有点像“堂吉诃德”,满怀向“风车”进攻的勇气。不过,朱树达毕竟不是塞万提斯笔下的人物,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的他,悟出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中特别重要的昭示,那就是百废待兴的国家,人民首先需求的是温饱。正因为如此,这当中的关键就应该具备一个前(“钱”)提,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怎么能“忍心”让乡亲们节衣缩食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呢?在这种意义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决不是“胡说八道”。
当然,不能怪乡亲们没有钱,只能怪山区太贫穷。更不能怪乡亲们不懂得知识文化的重要,而是他们手长衣袖短,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乡亲们的忍痛割爱之中,心灵深处其实奔腾着改变现状的热血激情。为此,朱树达开始思考起一个对他后来的人生和事业具有嬗变意义的问题:既然民办教师无力回天,那回天之力何不向“天”问取?于是,朱树达把目光锁定在家乡丰富的煤炭资源上。他想,如果通过开发煤矿脱贫致富,继而推动教育就“不差钱”了。大主意一定,从来言行一致的朱树达步履雄健地迈上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另一条新路。
严格说来,朱树达踏上“以工养农、以工助教”的新路,还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之路。用朱树达自己的话讲,这只是“改行”,是“转业”,人虽走,“茶”未凉,心中时时回响着孩子们朗朗的书声……
朱树达对记者表示,地灵人杰的宣威,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其中,生于倘塘村的周建屏将军的英雄事迹,是所有宣威人心中的骄傲和荣耀。朱树达说,老一辈倘塘人经常用周将军的革命精神教育后人,这位胆识过人、作战勇敢的中国军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倒袁起义,后来经朱德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继而参加了南昌起义。在粉碎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中屡建战功,被方志敏称赞为“创造红十军的一个主要领导者”。
听了朱树达的介绍,记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将军故乡人民卓尔不群的风范。特别是在这里创业的“煤炭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大山深处战天斗地,展示了将军后人的坚韧不拔,打造出煤炭产业一枝独秀的璀璨风景,撑起了倘塘脱贫致富的一片晴天。
1989年,朱树达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含辛茹苦执教了14年的讲台,成为倘塘镇煤管所的一名干部,先后担任煤管所会计、企业办副主任、煤管所副所长。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闻鸡晨诵,挑灯夜读,逐步掌握了煤矿开采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拿到了大专文凭,并考取了会计证、矿长证、经济师证,这段自学成才的历练,为他日后当上矿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树达走进煤炭行业,不仅是一个命运的“拐点”,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选择。在朱树达看来,他的这种“选择”,与其说是他自己把握了一个昙花一现的机遇,还不如说是历史眷顾了一个蓄势待发的勇者。这种“双向选择”,使朱树达成为了终生与煤炭发展变迁相伴的煤海弄潮儿。在可开采储量达6000万吨煤资源的宣威这片乌金滚滚的洪流里,他劈波斩浪,扬帆疾进,很快成为煤炭领域的行家里手。
正是在这个阶段,一个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呈现在朱树达面前。
三岔煤矿
使“朱老师”变成“朱老板”
1999年,世纪之交的中国大事不断,好戏连台,被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称为“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宣威最大的新闻当数倘塘镇三岔煤矿的倒闭。当时的三岔煤矿,拖欠职工工资400多万,欠债1000多万。眼见摇摇欲坠的企业,面对嗷嗷待哺的员工,朱树达首先想起了白居易的《卖炭翁》,并神情凝重、语调低沉地吟诵了几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朱树达说,这也是当年三岔煤矿倒闭时的真实写照。
朱树达从来就不是一个旁观者,遇到危难的人和事,他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侠肝义胆,总会抑制不住地焕发出扶危济困的激情。多年的教师生涯和道德素养,使他不仅具备个人的良知,更倾情社会的责任。望着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矿工们,朱树达难受得肝肠寸断。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他作出了一个对自己人生和事业举足轻重的决断:放弃即将升任为煤管所所长的提拔机会,主动请缨领命,要求到已经宣布倒闭的三岔煤矿当矿长,并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向领导表示,搞不好三岔煤矿,决不见“江东父老”!
一石激起千层浪,流言蜚语纷至来。对朱树达来说,亲朋好友的质疑与误解尚在意料之中,而有些人说他自私自利出风头,想当英雄捞名声,则让他始料不及。不过,他没有在这些诟病面前畏葸低头,而是用坦然的微笑应对了善意的劝阻和不太善意的责难。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怀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朱树达走马上任了。
本来,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当时的三岔煤矿已不是“一张白纸”,上面写满了复杂而凌乱的文字,很多地方需要删改。为此,当上矿长的朱树达吃在煤矿住在煤矿,风雨无阻深入矿井,反复研究搞活矿企的发展思路。2003年,通过朱树达4年不懈的努力,三岔煤矿从原先每年7万吨的煤产量增加到每年32万吨,一轮希望的太阳冉冉升起……
2004年,国家实行矿企改制,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集体矿改为了私营矿。按照协议,朱树达应向镇政府交纳800万元的转让费。这笔几近天文数字的费用,让朱树达感受到犹如一座大山般的压力。更让他觉得雪上加霜的是,如果拿不出800万,三岔煤矿就将被别人收购,这对于立志“以工养农、以工助学”的朱树达来说,意味着他以前所作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这是一个矢志不渝为信念而献身的人绝对无法接受的。于是,朱树达四处借钱却又四处碰壁,求爷爷告奶奶的结果仍然收效甚微。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但这是对那些百折不挠的创业者而言的,对那些侥幸或怯懦的人来说,创业之路总是寸步难行。既然上天只降“大任”不降“馅饼”,既然“神仙皇帝”也不管用,那就只能靠自己了。就在朱树达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殚精竭虑的思索中喷涌而出:搞股份制矿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朱树达超乎寻常的努力下,宣威市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终于诞生了。当朱树达将800万转让费交给了政府之后,这位三岔煤矿的董事长不仅没有丝毫完成一桩大事的喜悦,反而陡增了更大的压力。转让费交了之后,囊空如洗的朱树达盘过来的三岔煤矿,还负着与转让费差不多的债务。这个摊子如何收拾?这付担子怎样挑起?成为朱树达最严峻、最迫切的当务之急。
偏偏这种时候,各种杂音又起。有说他想入非非不自量力的,有说他自作自受利令智昏的,更有人断言他撑不了一月两月,不是被债务逼疯压垮就是关门倒闭。面对企业险恶的处境,耳听人言可畏的议论,朱树达不仅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激发出一种扛起一切的大智大勇,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在巨大的困难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冷静与果敢。他通过重组企业班子、强化职工生产技能、培训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等办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通过退休、退养、退职等方法,妥善解决了改制前企业的各种遗留问题。
坚持改革,科学管理,经过三年的运作,三岔煤矿不仅起死回生,而且很快成为滇东高原一匹飞奔的“黑马”……
从“老师”到“老板”的华丽转身
“三年时间,三岔煤矿偿还了所有原来的债务,年产量40万吨、产值近亿元,每年向国家纳税1000多万元。”朱树达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记者从中听出的,是一个民办教师向现代企业家“华丽转身”的时代强音。
当上“老板”的朱树达,其身家保守估计也是一名“千万富翁”。按照一段时间的社会识见,“吃名牌穿名牌,身边还带着个小女孩。”但是,记者面前的朱树达却让人“大跌眼镜”。他没有某些“老板”的颐指气使,言谈举止无不洋溢着一个教师的儒雅和谦恭。除了参加重要的外事活动而外,几乎从不西装革履,总是那身干净而普通的衣着。据朋友介绍,朱树达的口袋里,经常装着两包不同的香烟。一包是待客的“极品云烟”,一包是自己抽的廉价的“红石林”。记者问他为何如此勤俭,他的回答朴实得像大山的品性:自己抽“红石林”,每天节省下来的钱还可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给客人抽“极品云烟”,一是尊重,二是有面子好办事……
真是“君子一言”,让人肃然起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创业者。为了使创业造福一方,惠达乡亲,朱树达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以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以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己任,使名不见经传的三岔煤矿声名鹊起。
这些年来,三岔煤矿在以朱树达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励精图治,团结进取,企业以稳健的步伐行进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十多年来,昔日产能仅有几万吨的小煤矿,现已发展成为曲靖市的知名企业,宣威市的龙头企业。如今,拥有1200多名职工的三岔煤矿,犹如倘塘镇经济社会的擎天一柱,支撑起宣威市煤炭能源产业发展的一片新天。
记者了解到,在三岔煤矿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朱树达在三岔煤矿选煤厂的建设上所表现出来的胆识和睿智特别值得一提。在选煤厂的投建过程中,朱树达带领一帮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针对当地煤炭资源的特点进行化学工业分析。三岔煤矿所产原煤是基质较高的25号肥焦煤,属于云南较紧缺的煤种,建厂原料充足,市场前景良好。正是依托这些优势,朱树达抢抓机遇,在宣威市、倘塘镇党委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选煤厂于2006年10月建成投产,次年产洗精煤18万吨,创利税1500多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及下岗职工60余人。在乡镇企业科学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三岔煤矿一马当先走在当地的最前沿,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新农村建设的标兵。
作为云南省第一家山坡选煤厂,由于决策正确,管理先进,不仅大大降低了建设和生产成本,还成为人们艳羡的“零排污”花园工厂。记者看到,该厂依山而建,旁边就是碧波荡漾的三岔水库,左右青山绿水,可闻鸟语花香。走进工厂,清风扑面而来,松涛迎客而歌,让人犹如置身森林公园。车间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望着哗哗流淌的洗精煤,记者不得不佩服朱树达改变旧有煤矿的能力和奉献。感慨之余,记者在采访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三岔及周边村寨的变化,都深深地刻下了三岔煤矿及朱树达的痕迹。作为一个高原山乡脱贫致富的缩影,朱树达和他领导的三岔煤矿,应当成为很多人和企业学习的榜样。这种榜样,无论在物质或精神的层面上,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事实上,原本寂寂无名的三岔煤矿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朱树达低调为人、踏实干事的结果。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不愿“出名”的人和事,因为做出了值得颂扬的事情,想不“出名”都难。这与“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颇有“灵犀一点通”之妙。当然,从正常的社会心理来说,不怕艰难困苦,取得显著成效的人和企业,理应成为让人记忆的历史篇幅。
“朱老板”或者说“朱老师”和三岔煤矿,就是值得人们“记忆的历史篇幅”。
下篇
“朱老板”还是那“朱老师”
马克思说,历史是螺旋形发展的。用来观察人生和事业,其实也很有道理。从原点出发,经过峥嵘岁月的洗礼又回到原点,但这个“原点”除了表面“相同”而外,内敛已经大不相同。因为,后一个“原点”站到了更高的层面。
从“朱老师”到“朱老板”,再从“朱老板”到“朱老师”,这是三岔煤矿董事长朱树达螺旋形走过的人生和事业的“原点”。一字之差的三个阶段,“原点”体现的正是朱树达理念与实践的哲学飞跃。当“民办教师”与“矿企老板”在身份发生变化以后,这种变化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数典忘宗”,认为“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另一种是“达则兼济天下”,自始至终恪守人文情怀。无疑,朱树达属于“另一种”。
“节俭”与“慷慨”的人文情怀
当了“老板”的朱树达,从不讳言自己对“老师”这一称呼的偏爱。在记者看来,朱树达对“老师”情有独钟,体现的是他对文化知识的真知灼见。如果要说当“老板”前后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前老师”的梦寐以求,变成了“后老师”的如愿以偿。而且,记者从这种“前后”变化中感受到,现在仍然喜欢人家称他为“朱老师”的朱树达,其永不忘本的人文情怀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在宣威,大名鼎鼎的朱树达本色难移,闪耀其间的人文情怀,最大的亮点是“节俭”与“慷慨”的两极之光。
坐在朱树达的雷克萨斯牌越野车里,当记者看见如今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抽着“红石林”这种低价烟时,记者再次提及关于“节俭”的话题。
朱树达微微一笑,一边开车一边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如果将“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句话反过来用,就是“饿汉哪知饱汉苦”。创业的辛酸,财富的积累,只有身在其中的才有深入灵魂骨髓的体会。
随后记者又问:平时是否经常开这辆高级车?他说,哪舍得开这么好的车上山?这是在城里接待贵宾用的。顿时,记者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作为普通人,朱树达连许多“普通人”喜欢打麻将这种爱好都没有,粗茶淡饭,看书读报是他日常生活、业余生活的基本写照。作为“矿老板”,朱树达的三岔煤矿现有三矿五井,遍布四个村委会,还有一家名为“达意”的房地产公司。
有必要特别提及“朱老师”的是,据王斌书记和宣威市其他领导介绍,朱树达之所以成为“宣威名人”,不仅因为他把一个破产企业搞成了龙头企业,更因为他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近几年来,朱树达每年都要抽出巨额资金投入到各乡镇中小学的建设之中;在每年的儿童节、教师节,他都会为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和各类书籍,给老师发放慰问品;他还设立了奖学金,专门用来奖励资助家乡考上大学的孩子们。
据宣威市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朱树达用于教育、慈善方面的社会捐款达500多万元。其中,三岔完小15万,德基小学20万,倘塘一中30万;宣威市佛教协会15万,城市改造40多万,水电、道路交通每年投入上百万……
当了“老板”的朱老师,不光在教育事业上很舍得花钱,而且随时不忘“育人”的使命。当时,由于贫穷让三岔地区出现了一些失足青年,他们没有事情干,游手好闲混迹街头巷尾,成为当地社会治安一大不稳定的因素。为此,朱树达经常对这些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他对他们说,过错是暂时的,而错过却可能是终身遗憾,鼓励他们走正道,做好人。同时,朱树达承诺,只要他们痛改前非,可以到三岔煤矿或达意公司上班,保证他们只要踏踏实实干上两三年,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朱树达的苦口婆心很快就显现出良好的效应,企业周围几个村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改过就业的人员越来越多。记者获悉,现在朱树达的企业中,有好几个业务骨干就是被他“苦口婆心”地挽救回来的。看到家乡的这些变化,朱树达的脸上,掠过一抹欣慰的笑容……
赤心与业绩在荣誉的光环里闪耀
宣威市领导在向记者推荐朱树达时,着重谈到了他将“老板”和“老师”融于一体的人格魅力。领导们说,在朱树达身上,比较鲜明地体现出宣威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传承。在宣威市城区中心,有一幅巨大的宣传标语:宣播华夏礼仪之威,颂扬滇东勤奋之名。在记者看来,朱树达的赤心与业绩,可说是对这句既明白晓畅又言简意赅的“宣威市话”一个切实生动的注脚。
2012年初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宣威市西宁北路自然堂茶楼,接受记者采访的朱树达多次真诚而谦虚地表示,自己贡献不大,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真要算有一点成绩的话,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各级领导,感谢全体员工。
谈过三岔煤矿及选煤厂之后,话题转到达意房地产公司。记者了解到,由朱树达一手创办的该公司,把政府、群众、自己“三满意”作为企业宗旨,以不俗的业绩诠释了“达意”的内涵和底蕴。
首先得到“达意”实惠的是宣威市第八中学的教职员工。达意公司开发的第一个楼盘东升家园现已交付使用,八中200多户教职员工搬进仅用成本价购得的新房时,每个人都对朱树达充满了深挚的感激之情。他们说,当过老师的老板就是不一样。在房地产行业泡沫横飞的非常时期,朱老板以这样的行动来表达他对老师的深情,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
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无私奉献的志士仁人的,朱树达的品格和业绩也换来了各种荣誉。十多年来,三岔煤矿先后获得“曲靖市中小企业暨非公经济优强企业”、“曲靖市煤炭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朱树达也相继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十五’期间云南省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宣威市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2011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敬老奉献先进个人”,而且,他是曲靖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与此同时,有着良好口碑的朱树达还是宣威市政协常委、宣威市工商联副主席。宣威市、倘塘镇领导热情地介绍说,政协常委朱树达同志,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更是把孝老敬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孝老敬老意识,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安享晚年。他热心公益,把爱心和关心奉献给需要的人;把温情和真情注入人们的心灵;身体力行,把榜样和典范树立给年轻人。
在荣誉和赞扬面前,朱树达表现出一个成功者难能可贵的成熟淡定。他对记者表示,做人要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要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要像一支蜡烛,永远照亮别人。他还说,人生苦短,做人要像一个时钟,分分秒秒珍惜生命。一点头、一微笑,都是天赐的缘分,都是神灵的恩典!这些,只要我们认真收藏,就会成为手心眸底璀璨生辉的珍宝。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关于成功,朱树达也发表了令人醍醐灌顶的见解。这种“见解”,他没有引用警句格言,而是讲了一个“段子”——
演员葛优获得成功后却是另一番景象。葛优因演《编辑部的故事》中的男主角,获得了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他又凭借电影《大撒把》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有一天,葛优的父母来看望他,发现颁发给儿子的纪念品被摆在书桌上最醒目的位置,却没看到奖杯放在什么地方。葛优说,那些东西看多了不好,所以把它们放在墙脚的地上。父母暗自高兴:儿子没有因为获奖而飘飘然,也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
几年后,葛优因演《活着》中的男主角,获得了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在朱树达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输在挫折上,而是输在最开始的成功上。可见,如何面对成功,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成功的后面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总是对昔日的成功念念不忘,试图留住过往的美丽,那么,成功的后面就必然是失败。如果认识到以前的成功只能说明自己的过去,那么,成功的后面还是成功。
这就是朱树达对成功的认识。
幼儿园与德泽园:尊老爱幼的象征
“家和万事兴”用在朱树达身上,三个字:“很靠谱”。生活告诉我们,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大都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这个遮风避雨的港湾,往往是一个坚如磐石的堡垒。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的关于朱树达的“家长里短”,印证了“港湾”与“堡垒”之说实至名归。
翻开朱树达的家庭简历,三间并排的房屋分别住着他的家人。朱树达排行老二,老大叫朱树旺,寓“兴旺发达”之意。朱树达住房的正面墙上,是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邵敏华的墨宝,“族旺人达,家道永昌”的题字龙飞凤舞,气势昂扬,高度概括了朱树达一家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的景象。
听邻居介绍,2007年,朱树达的夫人因病去世,当时自发前来送殡的人竟有上千人之多。按照当地习俗,朱树达明确昭告前来送殡的人:送钱100元封顶,下不保底,哪怕是一筐洋芋、一篮白菜、一袋大米,都是亲朋好友的心意,与那些借红白喜事中饱私囊的人形成天壤之别,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正是朱树达的这种风范,使后来者纷纷仿效,蔚然成风。
在2012年8月29日朱树达花甲大寿的宴席上,盛大喜庆、节简庄严的场面自不待言,他的大儿子代表亲人们的祝寿词,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席间,宣威市人大肖主任说:“朱老师,我看到的不是盛宴的排场,而是乡亲们的口碑和你的美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宴会高潮迭起。儿媳带着五岁的孙子在台上载歌载舞,由儿媳亲自作词作曲的《亲爱的爸爸》,唱出了所有亲人的心声;紧接着,朱树达当教师时的同事、现宣威市老龄委副主任钱如美即席赋诗,对自己的战友表达了深厚的挚情:
风雨征程六十秋,宏图大志在心头。
敢为人先闯世界,畅游商海竞风流。
勤奋铸就成功路,诚信广交天下友。
扶贫济困书大爱,乐善好施美名留。
令记者感到庆幸的,不光是耳闻目睹了朱树达的上述佳话和故事,他亲自带领记者参观由他投资新建的东升幼儿园,使记者真真切切地见证了朱树达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
走进由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宗敏题写园名的东升幼儿园,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璀璨绚丽的“现代”景象。占地近万平方米的这个幼儿园,耗资5000万元,可开46个班,练功房、钢琴房、舞蹈房,以及色彩斑斓的操场、各类儿童运动的器械……几乎一应俱全,是云南省第一家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标准幼儿园,堪称闪耀在滇东高原上的一颗幼教明珠。看见朱树达的到来,正在上课的老师礼貌周全地向“朱老师”问好,游戏正酣的孩子们,扬起稚嫩的笑脸,鼓掌欢迎“朱爷爷”……
幼儿园这一幕刚刚落下,“德泽园”的好戏又闪亮登场。朱树达告诉记者,在精神道德建设上,他也是两手抓。建幼儿园是抓“小”,修德泽园是抓“老”,也就是尊老爱幼。记者得知,继两年前朱树达斥资百多万元在家乡德基山村修建“德泽园”之后,2012年3月落成的来宾镇观云朱村文化活动中心暨观音堂朱氏宗祠,朱树达又一掷200多万元,表现出一位朱氏后人光宗耀祖、继往开来的懿范风采,被世界朱氏同乡会的领导赞为“朱氏一族的楷模”、“是我辈乃至后辈儿孙学习的榜样”。
落成庆典上,来自云贵川的朱氏宗族代表济济一堂,共话同根同脉的血肉深情。其时,正在北京开会的云南省政法委副书记朱家美也发来声情并茂的贺电。这位朱氏巾帼在贺电中说,宗祠是列祖列宗安息的圣殿,是弘扬家国意识的净土,是传承先辈美德的基地。她希望朱氏宗祠凤毛继美,启迪后昆,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
作为当地朱氏宗祠主要负责人,朱树达在落成庆典上发表了豪情满怀的讲话。他说,在欣逢盛世、人心思定、从善如流、社会和谐的今天,广大族人深深认识到家族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建祖祠是敬宗睦族的善举,是耀祖福孙的好事。他进一步表示,题名为“德泽园”的这一朱氏宗祠,意在顾念昭显列祖列宗,佑启后人薪尽火传。他认为,宗祠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教育子孙的学堂。朱家先祖留下的“朱子家训”,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推崇的教育经典,这是所有朱氏家族的光荣和骄傲,值得全体朱氏子孙代代相传。
仿佛意犹未尽,朱树达还现场赋诗一首:
德泽园内露芳容,朱氏宗祠展雄风。
仁人鼎力捐资建,吉日落成喜气浓。
观音堂前心胸暖,嘉宾庆贺赞声同。
先祖开拓南疆地,族旺家兴腾巨龙。
握别朱树达之后,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中国现代企业家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记者的脑海中:朱树达,以“老板”和“老师”的理念与实践,在自然和人文两座矿山里大行其道。
朱树达从“老师”到“老板”再到“老师”的人生和事业的轨迹,让人们在中国企业家的时代画廊里,看到了一幅独具特色的肖像。
编后语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家。一时间,“中国特色”成为辉映经济社会中熠熠闪光的亮点。
然而,哲学真理早就告诉我们,任何定义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仅就企业家而言,“中国特色”在现阶段也增添了新的含义和意境。
诚然,企业家的“中国特色”都是相似的,但他们的个性和作为却各有各的“特色”。朱树达用“老师—老板—老师”书写的人生和事业的篇章,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历史时代的角度,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体验领悟之中,韵味悠长,发人深省……
或许正是这种感悟,说朱树达的个人“特色”给“中国特色”的百花园注入了一抹春绿,应是比较切实的“读后感”。
上一主题:郭振宇 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飞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