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某招聘网站的在线调查显示,不少从外地来沪的职业经理人有一个相同的感受,便是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人才密集、上升空间不大、地域特征明显等。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几位,从中我们也可领略到部分外来职业经理人的艰辛和不易。
你快乐吗?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难回答。但对于一些在上海打拼的外地经理人而言,这个问题就显得有些沉重。商海的搏击总是与压力共存,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不得不暂且抛开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不得不走进课堂重拾课本,不得不表现得更优秀、更卓越……
酸 希望与失望交织
收拾好办公室里属于自己的东西,再次环顾四周,此时,墙壁上那幅“万马奔腾”图在戴岩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往日雄风,不再有任何寓意。
那还是3年前董事长亲自挂上去的。在一番语重心长的交谈之后,董事长拍着戴岩的肩膀,说了一句:“老兄,靠你了!”就是这样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让戴岩激动得当场立下“军令状”:3年内让公司效益翻一番!
戴岩做到了。但是,戴岩并未因此拿到本该属于他的报酬。按照合同约定,3年完成业绩指标,戴岩可以拿到300万元另加5%的股权红利。更何况他是超额完成,提前半年兑现承诺。但是,戴岩只拿到150万元。
其实,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戴岩心里明白,在公司高层眼里,他只是一个来自外地的“空降兵”。从踏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起,他就面临着高层管理人员的期望、中层管理人员的 “敌意”,以及员工的满腹狐疑。但是,他坚持了下来,3年时间里,体会最深的就是“艰辛”二字。
戴岩从山东到上海上班的第一天,热情地向大伙儿自我介绍:戴岩,青岛人。后来他听到几个上海同事议论他:那个外地副总……戴岩一直在努力地做着,却还是失败了,果真没有跨过“民企3年”这道坎。
甜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人选择地域,地域也选择人。但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不会介意在哪里生存,介意的是,我能干好吗?
张敏1985年大学毕业后,先到某大型国企实习了一年,接着便跳到外企担任助理工程师。
初到上海,张敏第一个不习惯的就是语言,“上海人喜欢扎堆儿说上海话,你跟他说普通话,他也会用上海话回答你。”的确,职场上的吴侬软语,让初来乍到的张敏听得一头雾水。
因为听不懂上海话,张敏被同事看成“异类”,就连司机都看不起他,更别说融入上海人的生活圈子了。张敏说自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适应上海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但很多上海人的言行举止都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还真让人不舒服。”
对于上海的职场游戏规则———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尽管有些不适应,但张敏认为,这其实是给了自己一个发展空间。“只要肯吃苦,不计较,在上海更容易得到机会。”为了争口气,他拼命工作,钻研技术,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公司度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决定栽培年轻人,提拔一批青年干部,张敏便是之一。
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张敏换过几家公司,从HP到AT&T,再到目前的安家集团,一直没有离开过上海。十几年的磨练,让他真正体会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上海是个很现实的城市,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所回报。她会给你机会——一个与上海人平等竞争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把握。”
苦 怎一个“累”字了得
“你能猜出我的年龄吗?”采访结束后,在轻松的气氛下,王铁胜问记者。“可能不到50岁吧?”回答并没有让王铁胜感到意外,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经理人,在长期的压力之下,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我就像一个在高台上旋转的陀螺,如果不能一直保持着旋转的状态,就要么停下来,要么摔下去。”王铁胜这样形容自己当前的状态。
王铁胜是一家大型IT企业的合同谈判经理,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他的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这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曾有很长一段日子,每天早晨醒来,他盯着天花板要发好一阵子呆,又得去上班了,这是他的苦恼;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又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甚至连做梦都在谈判。
“在上海,我觉得压力好大,这个城市到处充满竞争,让人喘不过气来。睡觉、娱乐对我来说如同一种奢求。”王铁胜感觉活得好累。这也许是很多经理人的真实写照,但却没有几个人敢对他们的老板讲,因为,好位置总是需要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汉子。
上一主题:猎头不看出身看能力
下一主题:V职场心理:如何让猎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