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企业社会责任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2013-01-09 09:46:23 点击率:]

  第二十三讲 责任信息披露的文本特征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文赞成杨海燕博士对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的概括和分析。

  1、从报告的篇幅上看,存在较大差异。有的100多页,有的仅仅几页。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有的公司仅仅从定性上做了一点概括性的文章,因此篇幅过小;二是有的公司像做“广告册”一样,侧重于公司介绍,甚至把公司发展历程都写得很详细;三是可以看出目前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管理及报告的撰写人才,

  2、从报告遵循的规范来看,目前尚不一致。有相当多的公司遵循了《公司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指引》,也有公司遵循“全球报告行动”,还有的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制的《指南》,更多的是采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下发的“意见”。

  3、从报告审验的情况看,第三方验审尚普遍缺位。所谓第三方审验,是指与被审验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的专业和非专业独立的审验机构,出面或接受被验审组织提交的责任报告,进行信息可信度的评估。正如杨海燕博士所说:“由独立的第三方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验审,对于提高报告的可信性、增强公司责任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4、从报告发布的情况看,许多公司都建立和实行了社会责任制度。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说明了企业已经有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5、从报告所披露的信息的公允性来看,负面信息的披露尚很不够。“报喜不报忧”的现象较为突出。

  6、从报告的整体情况看,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地区分部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较少;二是行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其它行业发布的公司较少;三是报告的水平不均衡,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责任报告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是:一是,定量信息普遍缺乏。据南方周末主办的研究结论看,这是第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通病。据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商道纵横研究显示,2011年发布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中,能够披露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和耗水量在内的国家环境数据的公司不足百分之一,造成了数据和横向比较存在困难。二是,回避负面信息的情况突出。讲成绩一大套,讲问题不了了。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又一个普遍问题。三是,片面认为公益慈善事业就是社会责任。据有调查显示,有80%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等同于慈善公益。这大概与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有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缺乏理论指导和普及。

  

  第二十四讲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路径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准,有必要从宏观上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

  1、注重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意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企业和社会共存共荣的基本需要。一个企业要撰写好社会责任报告,其基本前提是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而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则在于自觉履行的思想意识,一个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主官是不可能考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撰写和信息披露的。为了不断提高企业主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披露相关信息的意识,应注重加强对企业主管的企业社会责任专题培训,使企业主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明确三个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存的合法性环境,即企业是否能够被社会环境和外部组织所接受的问题。二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个勇于向社会负责的企业一定是能够创造更多财富和绩效不断提升的企业。三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管理者通过责任信息特别是中心议题的披露,有利于在利益相关者中树立良好形象和声誉,从而得到利益相关者的充分了解和有力支持。

  2、政府的介入和组织引领。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意识和信息披露的水平,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引领。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好信息披露的环境,比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组织信息披露重大活动等,还可以强化工会、妇女、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工商组织在企业信息披露中的职能作用,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非盈利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披露和报告的发布活动中来。

  3、改革企业会计报表制度,积极导入会计基础型社会责任披露模式。本讲座赞成杨海燕博士的意见,认为社会责任信息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会计基础型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依附于传统报表,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或在传统财务报表中增加新项目加以反映。也可以采用增值表、社会资产表、社会损益表等方式反映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果企业在整体上都能够从报表上解决好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水平也一定会跟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