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勇立潮头写春秋
[发布时间:2013-01-22 09:32:29 点击率:]

  2012年12月10日,《时代人物》杂志发布第三届“中国绅士”榜,陕西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文化学者肖云儒以及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10人一同入选第三届中国绅士榜榜单。

  改革开放30年,如果说柳传志、冯仑等企业家在社会民众对于企业家的想象空间中占据着中心位置的话,那以李黑记为代表的企业家则居于边缘。实际上,正是李黑记这样沾满“泥土”气息的企业家构成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根基。在30年创业大潮中,他始终坚守“不投机、不钻营、不走捷径”的价值判断,以质朴忠厚,大情大义的人格操守演绎着“有胆、有德、有能、有爱”的绅士品格。  

  胆识 敢想敢做创大业

  近年来,“东岭”在关天经济区域内迅速崛起:高楼林立的欧式住宅小区,苏州园林风格的花园,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7万元,人均住房达到100平方米,户均资产超过150万元,东岭村名列“中国经济10强村”第四位,东岭集团连续9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名列第306位。

  也许,您不会想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穷得出名的村民小组,几百口人靠着300多亩薄地种菜度日。   

  穷村何以换新颜?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小村庄,让人们听到了中国大发展的号角,在党的政策扶持下,东岭人凝心聚力走出来一条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没有领头人李黑记,就没有今天的东岭,正是有了这个领头谋发展、创大业的西府汉子,东岭,这个小小的农村舞台,才唱出了蜚声国内外的大戏。

  时间回到1975年,李黑记高中毕业后,在村上的生产队当起了保管员。在一次外出买水桶的过程中他得知,做一个铁皮水桶能省一块五毛钱,就给队长建议办个黑白铁皮加工铺,连队长也没想到,这小生意还挺红火。

  李黑记有一句口头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也确实从他的创业史中得到了印证。

  1988年的一天,李黑记工作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发生乙炔爆炸,死了个人,彻底击垮了村民们办企业的信心,没人再敢领头接着干了。就在这时,李黑记站了出来。

  “我来干!”李黑记“毛遂自荐”地与村干部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

  他和仝明科等四个伙伴找亲戚借凑了10万元,又以仅有的家产作抵押,从银行贷款10万元,购置了设备,开始生产市场紧俏的铁钉、镀锌铁丝。到1990年,已更名为东岭铆焊机械厂的组办企业,固定资产达到了120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更是让李黑记大受鼓舞,他决定带领大火“甩开膀子大干”。他们开始在加工铁钉、拉丝之余,逐渐将发展重心向钢材流通领域转移。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型,正是这次转型,将东岭带上了发展的高速路。到1993年,铆焊机械厂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较上年翻了一番。

  2000年之后,李黑记又以常人少有的眼界和胆识,大举涉入大工业和现代产业,目前,企业拥有国内、国际贸易、金属冶炼、矿业开发、金融投资、房地产等六大支柱产业上向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年总收入近500亿元。有色冶炼、钢铁贸易分别居全国同业第四位;国际贸易以上海为桥头堡,与澳洲各大矿山、美国、加拿大、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家贸易合作关系,进出口贸易额连续几年创宝鸡市、陕西省民企第一;投资公司与国内外几十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参股铁路、煤矿建设以及银行、上市公司等;投资230多亿的“宝鸡新东岭城市综合体”作为建设关天经济区域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重点项目正在进行。

  韬略 会做人方能做事

  成功的企业,必有超常的智慧;杰出的企业家,必有超常的韬略。而李黑记的韬略是:先做人后做事。

  李黑记常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说话不算数。”在商海打拼多年,他始终视“诚信”为做人、做事的基石,宁可亏了自己,决不失信于人。

  1991年,宝鸡市几家钢材经销商从酒泉钢铁厂订购的2000吨钢材运到了宝鸡,但是市场发生了变化,钢材价格每天都在下降。这些经销商一看要亏本,就耍赖拒收,钢厂情急之中找李黑记帮忙。当时,实力还小的李黑记为了帮助钢厂解决燃眉之急,还是想办法把这批钢材全部销完,按期把货款全部送到钢厂。

  凭借良好的信誉,李黑记的企业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这时,组企、村企矛盾受利益牵制,纠缠不休,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调研决定,撤销联盟村六组,设立东岭村,从此实行“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发展”的新体制。

  1994年,在李黑记当选村民小组组长的会场上,有人提出了三个尖锐问题:一、企业是谁的?挣了钱归谁?二、你究竟想当官还是想办企业?三、你要把东岭带到何处去?

  李黑记诚恳地答道:企业是大家的,我只想为大家搞服务,我生是东岭村的人,死是东岭村的鬼,我自愿将自己8年承包企业挣下的6800万元,一分不少地全部捐献给村集体。这一个至今仍被传为佳话的惊人之举,有人说李黑记太傻,自己辛苦赚的钱为啥要分给别人,李黑记却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如今再看这件事,李黑记依然笑着说,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要不然就不会有今天“500强企业”和“中国第四村”。

  境界 心底无私天地宽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有着上亿身家的李黑记却依然保持着西北农民的朴实本色。

  没有应酬的日子里,李黑记会随便找一家街边小店吃碗面,就算安慰了肚子;他20多年如一日,常常是凌晨三四点起床,工作日内每天早晨7点召开会议,所有的讲稿、笔记都是自己亲自写;他上下班自己走路,不要车接车送;和老百姓住在一个小区,同样的房子,在外没有别墅或者豪宅……在这位西府汉子身上,你看不到一丝的懈怠和自满,无论多成功,他仍然一如当初朴实、肯干,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以昂扬的斗志带领东岭集团向着明天阔步。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是这个“实在”人近些年一直坚持的事情。在李黑记的主持下,东岭集团先后接收重组了10余个发展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使1万多名在困境中挣扎的职工又过上了好日子,使3000多下岗失业人员回到了岗位。此外,东岭集团还积极响应宝鸡市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号召,出资参与市上渭河公园、北坡公园的建设,还投资投入2亿元用于架桥修路、建校扶贫、援助灾区等社会公益事业。

  感悟 企业发展靠思想

  如今许多人会问:东岭集团何以发展得如此之快?为何本已陷入困境的企业一到他手里就能起死回生?知情的同志说,奥妙就在于李黑记能够“知人善任”。

  李黑记有一句名言:“能容天下人,才能干天下事!”他坚持从外部引进先进人才,高薪聘请技术专家。2000年,集团决定在凤县建一条5万吨的铅锌冶炼生产线,急需行业建设方面的专家。李黑记先后三上东北,聘请已退休的东北最大锌品厂副厂长丁克纯出山,最后,丁老带了20多个专家来凤县,在这些专家的日夜打拼下,铅锌冶炼厂的投资成本和建设时间大大缩小。

  在很多人眼里,李黑记的脑子就像一座开采不完的矿藏,他总有新理念、新观点。从草根派起步的李黑记经常说,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是激发出来的,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而创造的根本就是要解放思想。对他来说,书本则是最好的营养补给品,是所有先进思想的源泉,所以看书成了李黑记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飞机场候机的间隙,他也不忘逛逛书店。

  东岭这艘战舰正在扬帆航行,李黑记作为这艘战舰的舵手,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姿态,而东岭人也一定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