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当今中国消费的几个基本特点
[发布时间:2013-02-03 00:46:53 点击率:]

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推进中,上上下下都比较易于达成共识的是这样两句具有重大战略影响的话: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真正稳增长要双管齐下。而本人以为,现在极为重要的一个视角是:要全方位、大视野、大纵深探讨、认识和科学把握今日中国消费特点。

首先应强调的是,必须明了“中国消费”这是一种世界上最大消费群体的消费。不管你同意与否,它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十三亿人口的消费决定着世界生产乃至经济全局的面貌;它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和创新的原动力。

再者,它是世界上极富特色的“后发式”消费。同经济(生产)上有一个后发展者利益一样,消费亦有一个后发展者利益问题。后发展者同样可以少走弯路,甚至跃过陷阱。大家知道,在1997年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之下,相当一部分韩国人的家庭经济被摧垮了,至2011年底,全韩家庭债务高达912.9万亿韩元(合人民币5万多亿元);户均欠债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8.13万元),他们大半破产于住房按揭:老人贷款买房价大跌还贷难等原因造成债台高筑的教训,值得我们(尤其是种种“房奴”、“车奴”们)高度警觉。

第三,这是一种具有强烈储蓄文化传统的消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消费上决不搞寅吃卯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文化,消费模式核心是寅吃卯粮,超前、(超额)消费以至登峰造极——其突出转化形态便是QE,现已到QE4了,美国的全部国债已达至GDP的314%了,这绝对是不可取的。我们国内某些人骨子里很欣赏这种模式,这是极端危险的。

第四,这是一种在960万平方公里偌大版图上递次展开的消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生产力从而消费力极不平衡的国家。因此,中国消费事实上在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文化等方面一方面沿着一、二、三、四线城市递次展开;另一方面又是由东而中而西不断流动推进的消费,产业是这样转移的。消费也是这样展开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大部分人奔小康的一边,还有少部分人要救济,要扶贫。

第五,这是一种直接依据、对接实体经济的消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总体战略上力求尽快把传统即把实体产业转出,集中精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而他结果是吃了亏了,现在他们发现十个帽子有九个是“MADE IN CHINA”时,回过头来急转弯投身“再工业化”。我们不同:高科技弱,但实体产业强;而实体产业多为一般生活用品,正好对接——这正符合十三亿人向小康迈进之要求。

第六,这是一种依随新型城镇化推进而发育的消费。据统计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带动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第七,这是一种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消费。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消费,不少产业处在全球化价值链低端,与之相对应,我们的消费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物质性部分大。而在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我们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渐向高端演进。欧洲专利局长认为,五年之内,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将超过当前的2—3倍中国,他预计中国于五年内有可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的“研发中心”。这就标志着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特别是消费品非物质部分将随之大大提升。

第八,这是一种处在全面小康前夜的消费。从世界视角上看问题,我们现在的消费水平仍然很低,2011年我国最终消费22.47万亿(合3.4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最终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同时,像社保、医疗、教育等负担还极大制约着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十八大给出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是2020年经济收入要倍增,全面实现小康。第一次把民生、民众的实实在在的消费即生活本质当作了奋斗目标。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增长,不是吃饱穿暖型的温饱目标的数量型增长,而是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目标更高的——价值型增长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