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的锦里一条街,是成都的会客厅,每日游人如织,其中不乏国外游客。锦里融入蜀汉三国文化,设计精美,游客观光旅游的同时,也能享受艺术,同时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地位屈指可数
锦里的设计者李亚林表示锦里的地位在成都乃至全省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锦里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步行街之一”,更有媒体对其的高度评价,央视国际在《淡扫锦里》中写到,“锦里与武侯祠相邻,平添一份蕴涵历史的味道”、“锦里吸引之处是那一个个手工艺店、字画店、古玩店和客栈,它们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个性,惟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人流熙熙攘攘,店里却总有一份难得的静谧感觉。”
成都日报曾这样报道过,“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成都,正变成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生活风情的再建、再造与传承,渗入城市肌体,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文化气质、增加城市认同感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武侯祠精心打造的锦里,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之作。作为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锦里是李亚林及团队研究古建筑十几年后完成的结晶,他表示锦里可称为仿古建筑中市井街区建筑的代表之一,锦里仿古建筑高度抽象,是现代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古建筑材料(木材)相结合的代表,是仿古建筑中风格与艺术的代表,是川西地区仿古建筑的重要代表与体现,为许多人所参考、借鉴,建成开街已近十年,仍然完新如初,游客不断。
建筑别于其他
如今部分仿古建筑由于修建不精细,且不具文化内涵,而没有给游客留下好印象更令人对此类的仿古建筑产生不认同感。也因仿古建筑的巨大投资与占地,许多人不喜这类建筑,古建筑意识淡薄。锦里建筑与艺术的同时体现,打破了人们认为仿古建筑不伦不类的旧观念,受到热捧,成为仿古建筑的标杆。
在设计了宽窄巷子的明德坊、子菲酒店、老灶火锅店等仿古建筑后,李亚林对自己的这两个作品进行了比较。宽窄巷子也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宽窄巷子有别于锦里之处在于它保留部分建筑,新建部分建筑,在设计与建设中难度比锦里大,锦里从设计到建设是一气呵成。两者主要功能皆为休闲娱乐,宽窄巷子之前定位是纯粹以民居为主,住家户多,建筑风格以民国初期为主,主要体现民国时期的文化,其中包含部分满族文化,主要功能是休闲;锦里没有住户,建筑风格以清末民初风格为主,体现蜀汉三国文化。相较而言,受不同投资者的影响,宽窄巷子较为粗犷,锦里更为精美。
在李亚林看来,上海新天地体现的时代更近,与宽窄巷子相似,与锦里完全不同,在古建筑技术方面比较欠缺,仿古浓度不高,抽象的角度不一样,现代元素多。与锦里相较前门大街做得较差,效果不及锦里,没有体现其该有的风格,没有融入古建筑技术。前门等项目面积大,设计时间长,工期长,投资高,花费多,无法做到更加细致,锦里小巧,可集中建设,总体投资虽较少,但单位面积设计、施工投入相对较高,做得更加细致精美。总体而言,锦里有别于其他仿古建筑,有自己的特色,各个地区的仿古建筑各有千秋。
设计精益求精
用一个字来表达锦里那就是街。锦里的定义是“成都清明上河图”,建筑风格以清末民初风格为主,建筑体制低于武侯祠,以民居的形式,营造出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
锦里不同于琴台路(仿古新建筑)、不同于“皇城老妈”(传统元素、现代创作理念及形式)、不同于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锦里”是“文物”似的、蜀国民居、官宅、府第等建筑艺术的经典,是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艺术品”。一户一铺、一景一物、一窗一门等都具有“可读”性、故事性、艺术性。
锦里的设计规划中,环境的设计装修是基于武侯祠三国文化,起到丰富补充武侯祠相关文化的作用,也使锦里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把握尺度,建筑体制低于武侯祠,以民居形式为主,营造出市井生活气息。一切视觉范围内的景观,均具有古朴的、历史的情趣,规划中对东北面视觉较差的建筑采用“俗者屏之”的手法,对西面向武侯祠内之传统建筑则采用“佳者收之”的手法,使得街区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保证街区的纯粹性。
入口采用汉阙的形式,犹如古代时小街小市的入口。设计时取舍得当,舍去入口处的街区铺面,不至引起游客反感,使得游客有深入内部一观的兴致。阙是一种建筑构造,在古时是重要建筑物的象征,用于锦里入口处,彰显得宜。
锦里共分饮食文化区、客店府第区、锦绣展示区、民间艺术文化区四个功能区,展现古蜀国“蜀锦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功能区分布合理,在局限狭窄的园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向游客展示成都汉代锦官城内的繁华商贸景象。中低高档消费分布,符合现代商业的特征。满足游客食、宿、观光旅游以及文化体验的需求。
锦里内部建筑的设计,主次分明,通过不同档次的内外装饰,将建筑中不同阶层的文化充分展现。
影响鼎铛有耳
锦里使祠堂文化与民居文化形成的互补,对蜀汉三国文化,丝绸、民俗、饮食等文化的充分融入与体现,以及在设计上室内现代化、室外仿古的设计,建筑主次关系的把握,外观内饰的“文物”感与使用中的现代化设施(水系统、强弱电系统、空调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大量的投资与施工的精细皆是锦里建成投入使用取得成功的因素。游客能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享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与舒适。
锦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促使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使武侯祠的文化从商业的角度扩展,辅助武侯祠的原有文化,补充武侯祠的民俗文化,同时与武侯祠相辅相成,使更多人了解、熟悉蜀汉三国文化,进而深入知晓三国历史与成都地区的民俗内涵。
满足旅游者观光、购物、食宿并参与有关文化活动的需求,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给武侯祠、成都市等带来大量的商业利益,其周边的一条大街,形成了产业链,成为城市的会客厅,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名片之一。
仿古任重道远
仿古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李亚林在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仿古建筑行业,有可能夭折,也有可能发展壮大,发展难度很大。仿古建筑行业正统的、理论的知识很少,人们对仿古建筑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高,且这方面的人才稀缺。
仿古建筑行业效益不高、技术与艺术结合难度高、图纸量大、设计周期长,比想象中难度更大,一年只有几个项目,设计团队人员少,几十人,能传承发展的人才很少,能承担的力量薄弱,虽然就全国总体水平来看很好,但是全国都缺人才。他感觉如今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仿古建筑需要做到高度抽象,只抽象二字就太难,人才或偏艺术、或偏技术,做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人少,所以发展任重而道远。
李亚林认为若要发展壮大,首先得从教育抓起,仿古建筑相关方面知识的丰富与人才的增加才有利于发展;第二,仿古建筑必须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特色;第三,需要提高人们,尤其是业主对仿古建筑的认识;最后,仿古建筑行业要发展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投入,如将仿古建筑列为中国遗产,加以保护。
下一主题:青岛 解读一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