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但是,据此事件半年后,记者在成都仍接到了类似爆料,爆料者称:位于成都市川藏立交旁的西部家居建材城内,所有塑钢型材门市仍均存在偷税漏税的普遍现象,且不是潜规则,而是明目张胆地进行。这些塑钢型材的门市均向前来购买型材的客户主动报出两种价格,一种为不含税的价格,若按此价格购买材料,将得不到发票。另一种稍贵的价格则是可开发票的含税价。客户可自由选择。
漏税成为“明规则”
相关爆料属实与否?记者就此事于2012年12月26日前往西部家居建材城,走访了好几家大小不一的塑钢型材门市。在位于批发市场28栋的成都现代华西塑胶型材有限公司的直营门市内,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其灰色非标产品为7500元人民币,可以上高楼的正规国标产品为8800元。当记者询问道是否开票时,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给你们报的价均是不含税价格,如果要开票的话,需另外加钱。”
除此之外,记者还向另一家塑钢型材生产厂成都海蛟型材有限公司的直营店了解情况,对方称:非标型材目前的价格为7000多元,是出厂价,均不含税。如果要发票,则需提高3个点。
在建材城内,记者也随即挑选了几家塑钢型材非直营店询问,对方主动报的价皆为不含税价,需记者主动提出开票要求,对方才会给出更高的含税价。
就此事,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偷税漏税,在塑钢型材的销售过程中的确是普遍现象。一般较大工程的承包商购置大批量型材会要发票,但许多小型工程如保安亭、活动板房等,甚至一些私人为自家阳台购买型材时,为节省费用便不会主动索要发票。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提高成本索要发票似乎没任何作用。因此则造成中小型塑钢型材生产企业在批发门市销售时,皆以不开票为主。
爆料者称:事实上,在整个塑钢型材的供应链中,都存在很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塑钢型材生产企业在购买添加剂等零配件时,也会要求一部分开票、一部分不要求开票,以达到增值税抵税的平衡。由此造成了整个产业链的偷税漏税情况的十分普遍和严重。
据消息人士透露,成都市场合计有200多家型材公司,产能有13万吨。每吨售价700-9000元人民币。就此数据,记者作保守估计,其中50%的产品卖给不开票的小企业或私人,其税务漏洞都大得恐怖。
这种现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部分地区餐饮行业的现状。假如消费者不主动向服务员提出索要发票的要求,餐厅一般是不会主动出具的。且即便提出,某些餐馆也会以赠送一瓶可乐或直接少五块钱的方式逃避。消费者和商家可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纠结的现状
但是,即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塑钢型材公司在批发市场销售产品时主动提出不含税价的作法是否仍违反相关法律?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舟楫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家王雷律师。王律师称,在销售过程中主动向客户提出避税的做法,肯定已违反了我国税法。而且,倘若假如达到一定数额,还会构成犯罪。
“由于钢材异型材产品在销售时是开增值税发票,其偷税漏税的行为比餐饮行业的偷税行为更加严重。”王律师表示。
但是,既然塑钢型材无疑早已严重触犯相关法律。那这个行业还敢于如此普遍和明目张胆这样做,其原因何在?对此,王律师介绍:这主要还在于执法不力的问题。
“首先,由于这种现象在各行各业均十分普遍,而税务部门的执法大队又没那么多的人力,不可能在每一个餐馆或每一个批发市场蹲点,从而造成大多数企业都有逃税漏税没有后果的侥幸心理。
“再则,对于消费者而言,尽管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以后,理论上可以以发票作为凭据,从而起到保障作用。但由于相关执行力的问题,假使产品真出了问题,面对一些无厘头和存心耍赖皮的企业,仅凭发票也不见得真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保障作用。因为此,一些小宗交易,门市开收据给消费者,消费者也能够接受。
“由于我国的发票不像国外那样高度正规化,加之其对消费者的保障作用也因为某种原因未达到应有效果,导致我国老百姓索要发票的意识也不够强。在许多发达国家,卖方普遍会主动向买方提供发票,否则消费者完全可能举报或起诉卖方。但是在我国,由于税收与消费者的关系不大,除了突击检查的时候,这些企业基本不可能主动提供发票。”王律师分析道。
“要让消费者守法,首先得创造一个健康的守法环境。发票在投诉时无法充分起作用,也阻碍了消费者索要发票的信心,更助长了塑钢型材行业违法的气焰。”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道。
对于这种现象,税务部门是否不知情?据知情人士介绍:税务局即便知道这种现象,由于散买散卖的复杂现状,要纠察起来也十分困难。毕竟税务部门的人员也不可能每天蹲守在批发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熟悉税务人士向记者透露: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税务部门难以监管,纳税人尤其是个体户利益驱动、纳税人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而且,即使处罚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只要不是太有影响力的案件,处罚力度一般都不大。这就造成纳税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另外,现在很多个体户、个体私营企业还存在很多漏征楼管户,税务部门也没有太多精力去清理。
他介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是需要从制度上解决,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办法。现在政府部门可以做的,只能告知消费者不索取发票的风险,并鼓励消费者一旦发现便打电话举报。
在王律师看来,严厉执法仍当属第一大要务。但是,政府部门的确也需用实际行动影响老百姓索要发票的意识,并为守法的老百姓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切勿让老百姓感觉产品有问题后进行申诉,有发票与没发票的差异不大。
上一主题:宜家中国卷入“欧洲马肉风波”
下一主题:苹果供应商涉污 至今尚未彻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