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周雪峰
纵使存在诸多弊端,也无妨中国IPO审核体制全球最严的地位。对于寻求登陆沪深两市的企业,特别是诸多中小企业而言,上市不亚于凤凰涅槃。
IPO自2009年重启以来,发审委上会审核企业近1200家,被否企业200多家,其中因财务问题被否的占五成以上。称职的财务总监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财务问题,有效缩短IPO进程。不称职的财务总监可能大大延缓IPO进程,甚至导致IPO功败垂成。
众所周知,上市审核内容可以提炼成两个要点:业绩与规范。业绩:过往业绩是否真实,是否具备持续赢利能力;规范:申报期内是否规范运作,是否建立保障未来规范运作的机制。业绩体现在财务数据,而规范运作很大一部分指企业是否建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财务部分材料占所有申报材料的比重往往超过60%。因此,财务事项是企业能否通过上市审核的关键所在。
动辄数载的上市过程中,万般的痛苦、纠结和不解一直伴随企业领导者。减轻痛苦、缩短过程的良方之一,就是为企业寻觅到称职的财务总监。那么IPO企业应该如何选择财务总监呢?
IPO阶段财务总监主要的工作任务
规范企业的财务运作往往是财务总监的首要任务。IPO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大多经历一段野蛮成长阶段。在这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足额缴税、内控不健全、会计核算不合规等问题。证监会偏偏特别关注IPO企业规范运作的情况。规范包含两个命题:整改,规范过去的问题;立规,确保未来运作合规。
财务总监面临的主要困境有:观念碰撞,如何引导企业高管,特别是实际控制人转变旧有观念,认识规范运作的重要性,克服原有的不良运作习惯;方案设计,如何设计最佳方案以降低规范带来的效率下降、成本上升等负面影响。
组织好财务核算。IPO企业财务数据需要接受严格审核、公众围观。随着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时点的前移,企业财务信息会受到更多审视,监管机构、媒体、竞争对手都会用放大镜去仔细审查。所以,财务数据不容有误,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需要符合逻辑。财务报告编制时限通常较短,这对IPO企业的财务核算基础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这应是财务总监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体现其专业技能的所在。
做好利润规划,关注财务风险。对于IPO企业,100万的利润变动可能意味着数千万元募集资金的增减。财务总监应有预判,通过合规的安排,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财务风险方面,合理安排现金流量,特别关注募投项目新增的财务风险,有些募投项目耗资较大,申报前可能已经开始建设,此时应规划好募投建设资金的备用来源,要设想上市不成或上市审核时间过长带来的资金压力,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上市成功,要给企业留有余地。
财务总监人选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性格特质
懂专业——具备足够的财务背景和专业经验,有过相对系统财务知识的学习,同时有较长时间(至少5年)的工作历练。
善沟通——能够与企业内部、外部相关人士有效交流,将财务专业知识和信息清楚明白和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会学习——不固守旧有经验,善于适应变化的环境。财税法规更新比较频繁,而上市所适用的财税法规一定是最新的,比如股权激励、业务合并的会计处理等。
肯变通——不固执,灵活、合理运用知识和规则达到目标。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身的人员过于强调规则,不肯妥协,缺乏变通的能力与经验。
能落实——执行力强,亲力亲为,可以领导下属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小企业的财务总监不能自视为“中央领导”,只提原则、要求,只动口不动手是万万不行的。
身体好——加班加点是IPO企业的常事,没有健康的体魄会误事害己。
企业可从三个方面去寻找财务总监
首选方案是内部挖潜,在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人员中选择。好处是:相互熟悉,节省磨合周期;现有人员通常对待遇不会有过高期望,不破坏企业已有薪酬体系;忠诚度相对较高,稳定性好。当企业内部有可能人选,选择标准可适当降低。此外,可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中选择。中介机构人员熟悉资本市场游戏规则,通常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足够应付上市要求,如果有IPO项目经验是理想人选。不过企业实务经验可能相对缺乏,需要一段时间磨合。还可从其他企业招聘,特别是具备成功上市经验的财务负责人,但此类人员要价一般很高。
IPO企业对候选人需要进行背景调查,特别要关注候选者过往经历是否会对IPO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任职经历是否出过问题,是否有刑事案底,在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是否有不良记录等。
总之,IPO企业要在明确主要需求、确定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各方面特点,尤其是业务特点和企业管理层风格,审慎选择适合自身要求的财务总监。
上一主题:《诚信载道》连载八十四
下一主题:如何构建注会行业诚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