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德班宣言 金砖国家的2.0版
[发布时间:2013-04-14 17:14:09 点击率:]

中国有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五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三月二十七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主旨讲话

  德班宣言,是金砖国家从理念到务实的最值得骄傲的的大事件。这次会晤的主题为:金砖国家和非洲——伙伴关系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这既是非洲的机遇,也是金砖国家的机遇。自2007年以来,金砖国家同非洲的贸易增加了一倍以上,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美元。过去10年,非洲GDP增长平均在5%左右,2011年,全世界GDP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非洲占了6个。2012年的情况也比较好。非洲过去长期处于殖民统治和“边缘化”地位。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又被西方“选举民主”忽悠了一阵子。但现在终于觉醒了,站起来了,坚持联合自强,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而金砖国家,既有心,也有力,更有需要把金砖合作“辐射”到非洲大陆的发展。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这次德班会议,最大成果,建立金砖银行,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基金迈出了第一步,其中:中国出资410亿,俄罗斯、巴西、印度各出资180亿,南非出资50亿;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银行的成立改变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开发金融领域内发达国家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局面,第一次由发展中的大国在没有发达国家领衔的情况下,成立了符合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性开发金融机构。目前无论是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都是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性开发银行,最大股东都是发达国家,行长也多由发达国家政府指派。而现在,这个局面被打破,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组成了由自己出资、由自己派出官员管理的开发银行。随之而来的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项目贷款和资金援助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则也将不用受发达国家的限制,可以更加贴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打破世界银行和IMF为载体的发达国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垄断,推动现行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从金砖四国概念提出到2012年是金砖国家的1.0版,那么今年金砖国家就得到升级为2.0版。

  2001年,金砖国家作为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由高盛公司首次提出。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

  未来成色会更好

  

  金砖国家的构成对多元化世界是最重要力量,打破欧美独大的政治格局,以及欧美一只独大的经济利益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世界第一,制造业世界第一;印度是人口红利最大国家,平均年龄最低;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淡水资源;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国家,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国家,发展前景十分向好。

  国际问题专家秦宏认为:2003年高盛公司在有关报告中预言,金砖四国将于2050年独领世界经济风骚。现在事实证明,这个预测太保守了。

  和12年前相比,金砖国家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了2.5倍,总量超过全球的1/5。贸易总量增加了2.2倍,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6。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金砖国家的GDP总和将于2011年同美国比肩,而12年前这一数字只有27%。

  金砖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有力促进了世界的发展。本世纪前10年,金砖国家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4.1%的全球平均增长率。而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表现出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IMF数据显示,近3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0%、34%和79%。

  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使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金砖国家悉数成为20国集团成员。IMF改革后,金砖国家在IMF的投票权接近重大问题上拥有否决权的15%份额。尤其是金砖合作机制的建立,为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行动,共同对外发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金砖国家已成为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前一段时间,金砖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国际舆论也出现了诸多关于金砖是否“褪色”、金砖国家能否持续合作等负面猜测。但是事物发展从来都是起起伏伏,每一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成果,每一阶段也会有每一阶段的挑战。俄罗斯产业结构较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印度过于依赖服务业,工业化程度不高;巴西和南非的收入分配问题尖锐,对自然资源依赖过重;中国面临国家发展模式的关键转型。而且金砖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程度各异,利益诉求必然不尽相同,因此,金砖国家经济发展上出现一些调整,协调上出现一些分歧,在所难免,这些不过是成长中的烦恼罢了。

  我们用长远视角去观察“金砖”时,会看到“金砖”是应运而生,是顺势成长,前景不容置疑。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总面积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经济结构以实体经济为主,工业化、城镇化方兴未艾,内需增长强劲,没有理由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世界加油站的俄罗斯、世界办公室的印度、世界原料基地的巴西、非洲桥头堡的南非,互补性强,没有理由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诉求的大背景下,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和代表,金砖国家必然会加强合作,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金砖国家的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首创“金砖”概念的高盛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对“金砖”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最好的诠释。

  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南非德班隆重举行。与会各方在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各领域展开全方位协调与务实合作。其间,金砖国家领导人还与非洲领导人展开对话,金砖国家与非洲这片充满希望大陆的合作将日趋密切。

  应该说,“金砖”的发展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强大的生命力。“金砖”未来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由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

  

  在2011年对非外国直接投资前20个国家中,在投资流量方面,中国、印度、南非分列第四、第五和第17位;在投资存量方面,南非、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分别占据第五、第六、第七和第15位。

  金砖国家对非投资项目大部分在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对于帮助非洲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产业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0年,金砖国家在对非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中占14%,而在流量方面的占比达到25%;在非洲的绿地投资项目总价值占比从2003年的19%增加到2012年的近25%。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TCAD)恰逢其时地发布了一份几乎是“量身定制”的报告,题目就是《金砖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与非洲》。这份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的一片低迷中,金砖国家似启明星般闪闪发光,且越来越亮。不难理解,要想把握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脉搏,像中国、金砖、非洲这些关键词一定不能错过。

  如何理解这种实力和气势的上升?从政治的角度讲,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的转变,是一个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和扩大,且这一概念体现出了越来越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从经济的角度讲,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是经济活力和预期的晴雨表。从数字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聚合突破了南南合作的范畴,以一种更为宽广和开放的姿态进入世人眼帘。

  金砖国家是世界投资的热点区域,这种热度体现在两方面:从引资角度看,金砖国家目前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接收方。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金砖国家接受外来投资的规模翻了3番,2012年这一规模达到2630亿美元。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弥漫的年代,全球对金砖国家的投资力度也没有丝毫减弱,这一投资比重从2000年的6%迅速窜升到2012年的20%。从对外投资角度看,金砖国家自身也成为全球投资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金砖国家对外投资的规模从2000年的70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1260亿美元。如今,金砖国家的投资已从10年前占全球份额的1%飙升至9%。

  金砖国家对外投资的重点是发达国家市场和构筑区域价值链。报告显示,金砖国家对外投资累积存量的42%流向了发达国家,43%流向了各自的邻国。这说明,金砖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比如拉美与加勒比海国家、东亚与南亚及其他转型经济体中,贸易交往比较活跃。并且,通过构筑区域价值链,可以改善邻国关系,增强经济依存度。

  金砖国家之间互相投资的增长势头强劲。虽然金砖国家之间互相投资的规模目前还不是很大,占各自对外投资的比重也较小,但增长趋势非常明显。金砖国家意识到,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个新势力,只有互帮互助,联合协作,才能把经济发展的路走得更长更远。金砖国家贸易伙伴联合对外投资的存量份额从0.1%跃升至2.5%。而在金砖国家当中,南非占据着金砖国家内部投资的最大份额。南非是第五个进入金砖行列的国家,但它是非洲大陆的大门,也是非洲经济的火车头。2011年,南非对外投资的1/5存量都集中在金砖国家内部,特别是中国。

  非洲成为金砖国家资本流向的新疆域。金砖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对非洲的投资,其中既包括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报告显示,虽然非洲只占到金砖国家对外投资比量的4%,但是这一数字已经使得金砖国家跻身对非投资排名表的前几位。2010年,金砖国家对非洲国家投资的存量份额达到了14%,而流量份额达到了25%。金砖国家对非洲国家绿地项目(指从无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总价也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19%升至2012年的近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明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将达到世界总量的62%,而日渐式微的西方七国集团(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仅占世界的13%。 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的当务之急,是确保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尽快运转。前几次领导人会晤已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运转奠定了一些制度基础。鉴于金砖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开发银行的设立可为成员国提供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新模式,所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如能尽快运转起来,就有望开启金砖国家合作新模式。同时,作为信贷资助合作中心,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还可通过允许成员国以本币相互提供信贷来缩小美元使用范围,进而有效避免因美元币值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中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现在都是理事国,它们今后如果能以某种形式“入常”,“金砖五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提高。这是其他组合所没有的。

  金砖国家这些顺应时代潮流的诉求和表现,较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是“更上一重楼”了,是当今任何国际组织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值得大书特书。

  

  金砖国家领导人

  第五次会晤

  

  【成果】

  ●金砖五国建千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中国拟出资410亿美元,巴俄印各出180亿,南非50亿。

  ●金砖国家决定建立开发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成立。

  ●发表《德班宣言》及行动计划,宣布下次会晤2014年在巴西举行。

  ●签署文件:《金砖国家多边可持续发展合作和联合融资协议》、《金砖国家非洲多边基础设施联合融资协议》、《关于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的宣言》等。

  

  金砖国家自身合作特点

  

  巴西驻华经济参赞认为,金砖国家务实合作彰显积极前景。此次峰会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走向一体化与工业化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将是南非加入金砖国家以来首次举行的峰会,更是对未来金砖国家务实合作提出更具体要求的重要会议。

  前四次金砖国家峰会分别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举行。回顾金砖国家近年来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其成员国虽然处于不同的地缘位置,各国经济基础也非常不同,但诸多共同利益诉求将它们连接在一起,金砖国家的合作正渐入佳境。

  金砖国家历届峰会的主题一脉相承,每一次联合声明或宣言的达成都汇集了大家共同的理念,见证了该组织一步步前进的轨迹,体现了各成员国在世界变化、改革创新、协作应对挑战等方面的共同认知。

  金砖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成员国共同努力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世贸谈判中互相支持,在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中共同发声,在多边经贸领域方面拓展合作范围,着力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金砖国家之间包括建立金砖国家银行、外汇贮备库和工商理事会等的具体项目的谈判正付诸实践,各项机制的建立或将借鉴一些其他较为成熟的国际组织的模式。

  “务实合作需要我们用更理性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金砖国家的发展”,布拉斯分析道,不同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不尽相同,评价各国的经济增长应基于该国国情和国际局势来综合看待。就巴西而言,为进一步拉动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巴西将在未来几年集中精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当然,随着金砖国家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的加深,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产业与贸易同构化等问题也随之浮现。布拉斯认为,各国应尊重不同国家的特点和差异性,加强沟通与理解,共同克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在金融危机中诞生,金砖国家更加关注彼此金融领域的合作。但布拉斯特别提到,金砖国家组织不只限于经贸概念,更应注重政治外交平台的合作,其意义不只是经济增长、投资数字可以衡量的。

  布拉斯非常看好金砖国家未来的合作前景。他认为,自金砖各国领导人于2009年进行首次会晤以来,各方克服差异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正逐步转向务实,也都希望在该组织框架下取得更多成果。

  金砖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国际力量对比的量变和质变进程,顺应了当代国际潮流的趋势,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重要载体。作为20国集团中新兴市场国家的第一梯队,金砖国家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金砖国家的合作本身就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增加了新兴大国在南北对话中的分量,从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金砖国家强调战略性务实合作。所谓战略性就是要从新兴大国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高度认识金砖国家之间合作的意义,通过对话和交流加深政治互信,成为国际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典范。所谓务实合作就是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开放透明为前提、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拓宽合作领域,最大程度分享合作成果。

  

  金砖国家的合作宗旨

  

  金砖国家在现有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并向全面、平衡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金砖国家之间应继续拓展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深度,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金砖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要求,在优化本国产业结构、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方面有着共同要求。同时还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意愿。

  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体现金砖国家群体的多元化、宽领域、跨地区和可塑性等的合作特色。金砖国家的合作领域不仅包括双边的经贸、金融和能源合作,而且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国际发展和世界经济等全球性问题。金砖国家分布在主要发展中地区并且是后者的主要经济体,其合作对于推动跨地区合作也具有积极意义。金砖国家遵循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不断推进合作,树立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典范。

  加强金砖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包容性合作关系。金砖国家对话与合作,对现有国际制度进行的调整是非对抗性的,是在接受现存世界治理规则的背景下逐步改革旧治理体系的渐进进程。

  金砖国家在国际体系和平转型中提升话语权和规制权的同时,增加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如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能源资源保障、加强地区合作等。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将金砖国家合作的精神概括为:发展、伙伴、包容、贡献,集中体现金砖国家合作的发展导向、新型伙伴、包容而非排斥以及增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等特征。

  

  金砖国家机制建设

  现状与愿景

  

  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目前有外长会议、财长会议和峰会等若干层次,其主要机制特点是:首先,金砖国家目前只是一种软机制,仅具有松散的论坛性质,甚至没有秘书处。其次,金砖国家尚未形成一致的指导性规范,内部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最后,与诸如20国集团及相关的地区组织等其他机制的关系错综复杂。

  金砖国家机制发展可分为以乐观、中性和悲观三大趋势。乐观趋势是:金砖国家的战略大方向基本一致,即争取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求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以对世界经济增长40%左右的贡献展现了综合实力,并快速地实现了从经济概念到具有政治经济影响的软性机制的转变,有望发展成为实体性的国际组织。金砖国家不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降低了损害经济合作深化的难度。金砖国家对于举办峰会态度积极,峰会议题展现了全球视野和务实精神。只要能够保持互利共赢和更加务实的态度,金砖国家机制的前景和国际影响力有望看好。

  中性趋势是:一超多强的格局仍将持续,金砖国家要想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经济集团来引导或左右世界经济走向,尚显势单力薄。金砖国家还是松散型的经济混合物,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还不是很大,合作象征意义居多,尚难破解具体难题。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过后,金砖国家能否保留和扩大危机期间的合作成果并成为影响深远的固定机制还有待考验,其发展前景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金砖国家合作仍将在困难中小步前进。

  悲观趋势是:金砖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的差异构成了合作深化的深层障碍。当前世界经济原有格局还未发生根本变化,金砖国家远未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向,相反存在技术落后、外贸依存度高、经济脆弱性高、内需不足等挑战。金砖国家峰会既不是欧盟一样的政治联盟,也不是南共体一样的经济联盟,没有共同的议程,较难对国际议题形成一致立场和达成共同努力目标。鉴于上述挑战和局限,金砖国家合作难以取代7国集团或者20国集团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甚至存在趋于弱势乃至消亡的可能性。

  金砖国家远期合作愿景应该实现从物质到理念的跃升,实现从地区层面向体系层面的战略飞跃。例如:为国际体系贡献新的价值观和主流思想,为破解重大全球性问题提供战略思维和思路,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模式,为和平、发展、合作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际支持。

  

  地缘政治扩展新思维

  

  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高盛觉察到了这四个国家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回报上的巨大潜力,通过制造“金砖四国”的概念可以吸引眼球,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但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金砖四国”的流行还源于四国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相同特性:其一,四国在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方面都构成天然的大国,具有实现国家兴盛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抱负。其二,四国在过去十年的历程中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其三,四国都属于现行国际体制的边缘性国家,而非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在标准确立、政治动员和议程设置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金砖四国”是一大批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新兴国家的代表而非全部。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已改称“金砖国家”,已从当初一个经济和金融概念,逐渐转变为机制化、组织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

  由于在自然环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不同,新兴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谓千差万别。但如果我们超越各国经济政策的细节,就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崛起的基本动因、背景在于全球化浪潮与国家内部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全球化的普遍拓展突破了主权边界和市场割裂的樊篱,推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通,这就为新兴国家的内部变革提供了知识技术上的准备。正是在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下,大部分新兴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改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自我封闭走向对外开放。由于改革所具有的开放特征,这些国家在释放经济潜能的同时又重新加入到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之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全球化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兴国家无疑是全球化的直接受益者,因而也成为了自由市场原则的坚定捍卫者。反过来,全球化则因为一大批新兴国家的加入在冷战结束的二十年里经历了高歌猛进的黄金时期。

  从2009年叶卡捷琳堡“金砖四国”首次领导人会晤开始,金砖国家就作出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其体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认为有必要建立更稳定、更可预期、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支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表示要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推动金砖国家对话与合作。这些目标实际上是历史上首次提出要求保证非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正当权益,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在此基础上,金砖国家不断拓展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到全球气候谈判,从打击海盗到防止核扩散,金砖国家都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将自身的国际经济影响力转化为不断上升的国际议题话语权。

  金砖国家的集体参与使旧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危机得到缓解。金砖国家是在接受现存世界治理规则的背景下逐步改革旧的治理体系,而不是“革命式”地颠覆现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这与历史上西方后起大国通过战争扩张来改变世界秩序有着根本性区别。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一两个大国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所有问题,无论是在发展中经济体内部,还是在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广泛参与和协商、不断扩大多边合作的基础,才是解决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在内的一系列全球重大问题的根本出路。

  

  不同的合作线路

  

  习近平主席在非洲刚果(布)发表演讲时指出:民相亲在于心相知。文化是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人文交流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中非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人文交流将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现在有人企图唱衰金砖国家,有人企图挑拨离间,但金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不以它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诚然,金砖国家有困难,也有差异和矛盾,但它们顺应时代潮流,以大局为重,可以共克时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继续前进。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三国并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曾在非洲出任中国驻马里、摩洛哥大使的前外交部非洲司司长程涛大使,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程大使就当前中非合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为中非今后的合作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认为鼓吹中国在非“新殖民主义”者是羡慕嫉妒恨。“发展中国家是我们外交的基础,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和非洲的合作是非常典范的互利合作,双方相互信任、互利共赢。中非之间的关系,不是施舍、不是扶贫、不是人道主义,是国际主义与国际道义。我们是大国,有大国的责任,帮助非洲发展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的一部分。”程涛认为,非洲是世界的资源库,是“聚宝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任何国家的外交,都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我们中国人的理念是,我们在考虑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中国和非洲是互利共赢,不是损人利己,这是和西方对非殖民与掠夺的一大区别。”他说。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会见部分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时,表示对非洲前景十分看好。程涛大使认为,西方国家目前也在“唱响非洲,唱强非洲”,有些人认为非洲是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大陆。他表示,“过去十年他们的外国投资增长了一倍。非洲狮正在开始奔跑。”奥巴马在会见这些非洲国家领导人时,表达了对他们政治上的一些意愿,程涛大使则认为,“西方有附加条件的与非洲合作,如干涉内政等,中国与他们不一样。中国成功的秘诀,是通过改革开放使得一些企业重组获得了重生。中国与非洲合作,帮助他们去实验,去探索。制度是什么,制度就是探索发展的途径。有些国家学习中国的模式,有人指责,我们把成功经验教给非洲,就不行?只要非洲国家自己觉得可以就行,中国人不强求对方。”

  目前,一些国家对中国在非洲参与开发资源等项目表示了不满,指责中国是“掠夺资源”,推行“新殖民主义”。程涛说,殖民主义者来过非洲掠夺资源,非洲人恨他们。中国人帮助非洲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过去非洲对中国的感谢主要在政治上,现在非洲发现了资源,西方炒作中国是看上非洲的资源。“非洲有资源,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中国的资本来帮助他们开采利用,帮助他们变成发展资本。这个话题不必回避。”

  “对中非合作,有些人羡慕嫉妒恨。过去他们垄断了,占到非洲资源出口的100%,现在他们挡不住我们与非洲合作了,因为我们的合作是互利共赢。我们不是新殖民主义者,我们不是掠夺者,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对此也不应该装聋作哑。”中国虽然支持非洲,但在文化上,中国和他们的沟通是很少的,非洲对中国不甚了解。“今后我们要大量做的工作,就是要通过文化交流,使得我们的思想、理念、传统等,让非洲人很好地了解。西方妖魔化非洲,妖魔化中国,他们自认最美了。中非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让别人污蔑了我们。谣言千遍虽然不会成真理,但却会迷惑人们的眼睛。我们要增强我们的影响力、话语权,消除别有用心者歪曲的宣传。”从事对非工作数十年,程涛大使印象很深的就是作为中国人在非洲自豪感的增强。“80年代的时候我来非洲,当地人见了就问你们是不是日本人。现在很多人小孩见面都会说‘你好’,日本人说他们现在也有类似遭遇,很受刺激。我们希望到这里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后要有责任心。”中国人对非洲很不了解,与西方人比,中国人来得不如他们早,了解得也没他们全面和深刻。这次借参加金砖国家峰会的机会,他带了一些中国的企业负责人来南非,实地了解、感受非洲。“我们的企业家来了,他们很多是第一次到非洲。他们很多人过去想象的非洲,是战乱,落后,疾病等,这主要是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他们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非洲的。”他认为,“非洲不是天堂,不是地狱,是人间。这里有人间的一切。”

  

  中国企业

  走向非洲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跟非洲可以说既遥远又相近。遥远是因为我们地理的位置,相近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历史遭遇,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认为:中国和非洲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好多中国同事可能不知道,咱们中国花很多,但是有一种花,我只在非洲见过,它的名字很逗,这种花叫“昨天、今天和明天”,太有意思了,我觉得就是共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和经济发展中给了我们最真诚、最宝贵的支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是非洲人民坚定地支持中国统一大业,多次挫败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

  我们也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事业,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为非洲50多个国家援建过铁路、公路、住房、学校、剧场、医院,先后共向非洲派出了18000多名医生,为两亿多名非洲的患者朋友看过病,解除病痛。

  在坦桑尼亚、赞比亚,由于大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有60多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长眠在非洲大陆。

  近十年来,非洲的经济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非投资步伐加快,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

  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女士不久前访华,表示中非合作,是非洲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我们从非洲的发展当中受益很多,现在非洲已经是中国第二原油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承包公众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非洲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海外支撑。实践证明,中非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中非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而美丽。我们新诞生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致力于协调、动员社会资源,促进中非之间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

  作为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经贸和投资合作成绩尤其喜人,中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发展到了2012年的将近2000亿美元。非洲是中国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12年4月份,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达到了153亿美元,而十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个个位数。

  中非合作带动了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世界繁荣和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企业家是推动中非务实合作的生力军,也是双方合作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伴随着中非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辛勤劳作,锐意进取,为推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的了解与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也谨向你们表示敬意。

  新世纪以来,非洲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稳定,经济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2012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8%。预计未来十年,非洲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目前非洲国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和制造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引进力度,非洲经济机遇论在国际上持续升温,非洲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土。

  中非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经济互补性很强。长期以来,双方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合作,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当前,中国正在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而不懈努力,非洲人民也在为了非洲大陆的联合自强、发展振兴而坚持奋斗。随着双方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双方合作的内生动力会进一步增强,共同利益会进一步增多,中非在各自圆梦的道路上应该互相帮助、携手前行。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中非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其中也有不少成长中的烦扰。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数量增长很快,但是质量提升得还不够。随着中国国力增强,非洲朋友对中国和中非合作的期待不断提高,但我们的能力还存在着差距。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间不长,国际化经营的经验还有欠缺,开展本土化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也有需要提高的空间。

  中非传统友谊,是我们企业在非洲发展的独特优势。企业家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中非友谊,珍惜并用好这笔宝贵财富。要将中非之间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情谊贯穿到民间和企业层面,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中国对非政策切实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之道。不仅要重利,更要重义,不能光吃老本,还要立新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为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更多的资本,让中非兄弟友谊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中国政府一贯提倡企业寓自身成长于驻在国的发展之中,将企业发展战略与非洲发展战略充分对接。每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会明白,互利共赢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赚一票就走只是短视行为。竭泽而渔更不道德。

  当前非洲国家最关心的是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工业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迫切希望深化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能源、培训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合作。中国企业家们应该多思考如何推进上述领域的合作。

  每一个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和个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当前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在参与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方面,总体做得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企业界更进一步地加强自律,严格内部管理,以诚信和质量取胜,不搞一锤子买卖。尊重、遵守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注意改善劳工待遇和环境保护,更多开展属地化经营和回馈当地社会,不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诬蔑和抹黑中非合作的口实,为中非关系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正能量。

  现任国开行副行长袁力认为,作为中国对外投融资合作的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政府合作框架下,为促进对非投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2月,开行已向非洲30多个国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投融资支持,对非贷款余额达到160亿美元,通过中非发展基金,直接投资超过20亿美元。投融资合作的范围涉及到农业、电力、制造业、资源开发、通讯、道路、航空、港口、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民生等各个领域,其中2009年发起设立的中非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已累计发放7亿美元,支持了农产品种植加工、轻工机械、小商品贸易等领域的企业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专项贷款直接增加当地两万个就业机会,使40万农户、养殖户间接受益,带动中非贸易额增加4亿美元。

  开行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先行和投资杠杆的作用,加大对非合作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配合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各项举措,扩大投资和融资领域的合作范围,不断为合作注入新的内容,努力把互利共赢的中非经贸联系和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水平。

  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及务实行为对当今世界起着平衡稳定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经济影响力都会大幅度提升,金砖国家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也会越来越多,金砖国家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光明。金砖国家的崛起必将打破西方主导的利益格局,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