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一、考研怪圈——
研究生就业难
“考研热”高烧不退
麦可思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 年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一季度中,研究生的求职签约率低于本科生,且起步薪资也低于期望值,几乎和本科生一样。这一现状让很多硕士毕业生大失所望,但就业压力赫然眼前,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企业用人越来越重能力,比起“学位”,更看重个人的实际能力。
然而,讽刺的是,频繁曝出的研究生就业难新闻,似乎并未让莘莘学子冷静思考考研和就业的问题。大量的本科生们在校4年间没有做好就业预备工作,自我认知、技能准备、心态准备都不充分,当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威胁时,考研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专家点评:研究生就业问题与政策制度、教育制度有关,但面对现实,弥补就业力和学习力之间的差距才是研究生们要重视的问题,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经过对过去半年里研究生群体职业规划咨询案例的回顾和分析,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提出了4点建议:1)考研之前,务必先做好职业规划,并依据职业规划再确定考研方向;2)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不论在校你做过多牛的研究,进入职场你就只是Fresher,放低期望,多一点谦虚;3)毕业之前,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和资源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得像记者一样,对目标公司和岗位做尽可能详细的调查;4)对于不喜欢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请务必在求职前做好职业定位和规划,做好转型求职的一切准备。
二、国考之惑——
“死也要死在体制内”
公务员发展之困
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在体制内的工作比在任何地方都稳定靠谱,不管外界有什么风险,“金饭碗”也不会破。“与其在企业里飘摇不定地四处打工,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公务员。”这是爸妈的心声,同时也深深影响着莘莘学子们的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毕业时再次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为“1%的公务员之名”挤得头破血流,砸下宝贵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喊出“死也要死在体制内”的口号。
然而,在向阳生涯所接待的个人职业规划咨询客户中,公务员职业人群占总咨询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达到了15%左右。前来咨询的公务员们反映的问题非常集中:他们在体制内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想跳出来,却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不得不留在体制内“混日子”。
专家点评:“公务员考试热”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行为。它是这个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一个结果,想“坐享其成”、规避发展风险的人很多,但又不能为自身找到切实可行的出路,所以只能随大流选择。来向阳生涯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咨询的公务员都有这些共同点:对于一眼就看到头的职业生涯,他们感到无力,想变革,但因为长期在模式化、过于稳定的环境中工作,竞争力、创新力、工作积极性等都在退化,面对体制外的就业环境,职场生存变得困难重重,难以适应。
对于想跳出“围城”的公务员,洪向阳建议,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态——梳理出过往工作经历中最有价值、最有收获的成绩,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制定至少5-10年的职业规划方案,并迅速付诸行动。而对于“死也要死在体制内”的人们,洪向阳提醒各位,在参加国考前就务必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观,不要在“随大流”之后又是“悔青肠子”的后悔,浪费时间,也给自己的发展添堵。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才能避免陷入怪圈。
三、城市“围城”——
一边想挤进来,一边想逃离
“北上广”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之地”,这里丰富的资源平台和大量的工作机会都吸引着各路人才聚集于此,希望通过一番努力能有立足之地,从此就可摆脱在小城市生活的命运,转而投入到大都市的怀抱。
矛盾的是,一边想奔进来,一边想退回去。据最新数据统计,上海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已接近极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接近紧缺。北京、深圳、广州等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同样存在此问题。不论是生存的竞争,还是职业发展的竞争都尤为激烈,不少人挨不过刚去时最艰辛的三四年,便调头回家发展。此外,房价的节节攀升和空气质量的恶化,也成了让大家逃出“围城”的最大动因。
专家点评:来来去去间,很多人都付出了高昂的“折腾成本”。向阳生涯对近一两年个人咨询案例的研究发现,一些北上广的职场人毅然回老家发展,但二三线城市的资源和机会有限,他们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其中一些人最后又选择了勇闯大城市;而另一方面,在小城市的职场人一窝蜂挤进一线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但由于对异地的人才市场、行业和职位信息不了解,求职成本高,且定位迷茫,屡屡失败不知所措。
洪向阳建议,不管是去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到二三线城市,职业发展涉及城市变动都是重要的调整,一定要注意三点:1)明确职业定位,尽可能减少换城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2)认真梳理过往工作经历,整理已有的积累,从中找可迁移的技能和资源;3)懂得舍弃,换城市总会有所牺牲,不能求两全齐美。
工作贯穿了人生的2/3,每当面临抉择,面临换挡时刻时,难免心生犹豫,踟蹰不前。向阳生涯认为,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关键在于有职业规划意识提前勾勒未来发展的图景,围绕职业目标,分阶段地做好准备工作,就不会陷入职场怪像之中,人云己云,也不会一脸茫然跌跌撞撞。
上一主题:世界500强坚决不用的几种人
下一主题:叶檀:经济处于漫长冰河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