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在最近的一次MBA招生宣讲会上,孙龙意外地发现台下座席上出现了大三的学生。作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副主任,孙龙不由得发出感叹:“当下年轻人的职业规划意识真是越来越提前了。”
与之相应的是,在如今的MBA申请人中,80后、85后甚至90后正逐渐成为报考的主力,报考生源的结构与前几年相比,正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其中,高薪的诱惑、竞争压力的增加是MBA低龄化的主要原因。就复旦而言,目前全日制MBA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7岁,在职MBA的平均年龄为30岁。
一个原本招收有管理经验者的学位,却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这一现象不禁在业界引起担忧:那些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管理经验的学员,能学好这门实践性极强的管理学科吗?不少教师反映,年轻的MBA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实不如那些已经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工作资历比较丰富的学员。
不过,孙龙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眼里,MBA是个特殊的教育项目,在学员年龄上并无最高或者最低的硬性门槛,商学院的目标是招到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一步说,对申请人的判断是基于其工作经验与发展潜力的综合,而非单一的工作年限。
不难发现,MBA教育在经历了21年的供求变化后,其报读的人群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是复旦管院,对所有的商学院来说,如何顺应这种变化,重新整合社会资源与优势师资,针对年轻人群因材施教,成为摆在眼前的挑战。
A 硬币的两面
尽管这几年来,一些知名商学院的新生入学年龄变化不大,但一个明显现象是,逐年增多的MBA考生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小。对于申请者年龄不断下降的现象,孙龙的解读是,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不少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加入报读MBA的大军。
“近两年,本科应届毕业生的人数非常多,在教育背景和能力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大家自然会想提高一下教育的程度,”孙龙说道,“尤其是北上广这样的人才高地,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投资教育是一种相对立竿见影的做法。”
与之相对的是,尽管企业在招聘普通员工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MBA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孙龙曾经做过测算,眼下全国每年大约培养3万个MBA,而企业在高端人才,尤其是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人才上的缺口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达几十万之多。“从这个角度看,多一些人报考,扩大MBA的培养规模是好事。”
就复旦管院而言,近两年MBA的招生规模实现了小幅扩张,每年达530人,而在两年前,这一数字为450人。接下来,如果条件允许,复旦将进一步扩充MBA的招生人数。
在孙龙看来,年轻学员报考MBA往往会受到几个因素的驱动,除了应对人才竞争外,更多是出于个人职业规划的需求。这些考生或许还没有切实感受到管理技能上的欠缺,但希望通过未雨绸缪,为将来被赋予管理职能而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一些在HR领域比较有前瞻性的公司,也愿意对未来的潜在领导人做一些投资。这些公司会资助部分员工就读MBA,自然也推动了不少基层岗位的年轻人前来报名。此外,还有部分年轻人看到身边的同事或朋友正在申请MBA,于是也产生了读书的念头。
这种低龄化现象的背后,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目前就读MBA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而年龄偏大的考生,在考试能力上显然逊色于刚出大学校园不久的考生。从这一点看,越早备考,相对就越有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下称“SAIF”)执行院长张春长期以来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不少工作背景十分良好的考生就是因为没有时间准备,加上年龄偏大,在考试方面不太理想而与MBA失之交臂。
“这也是为什么MBA学员的年纪越来越小,职位越来越低。如果一定要用统考压着,会损失不少资深优质的学员。”张春称。他的担忧是,这种全国统考的模式,会直接导致MBA步入传统应试教育的误区。
在他眼里,尽管大量招收的年轻学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市场的供给不足,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没有管理经验的年轻人会降低MBA的教育质量。目前,国内的MBA学生普遍具有3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但许多人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也并非自主创业。另一厢,MBA的课堂上时常会设置案例教学,这种情形下,那些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就很难与老师产生深刻的共鸣与交流,学习从互动变成了一种灌输。
事实上,随着MBA学员的低龄化,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正在遭遇挑战。
张春并不讳言,SAIF曾招过这样一名全日制学生:对方当初的考分很高,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毕业后找工作成了一大问题。“在这个学生的预期中,花大代价读了MBA后会获得理想中的高薪,但在实际求职中,学历只是企业HR考量的一个方面。其结果是,对方愿意支付给他的报酬和一般的研究生相差无几,与他的想象落差很大。”
即便光鲜的MBA文凭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实际经验的局限仍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也正因为此,SAIF如今在招生中会有意淡化考试成绩,更多地关注申请人的工作经历与经验。毕竟,如今的MBA毕业生不仅面临着本土毕业生间的竞争,还面临着与海外“回流”的MBA毕业生的竞争,当越来越多人顶着名校光环时,学历之外的因素就变得至关重要。
B 读懂“85后”
事实上,就MBA年轻化的利弊来说,年龄只是表象。
“许多商学院喜欢年龄大一些的学生,是因为看中对方的经验。但除了经验外,还要看对方的潜力。”孙龙说道,“经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但潜力却不一定,反而可能随着年岁增长而下降。因此,这两者相互间存在制衡,我们在招生时应该寻找一个平衡点。”
据孙龙称,复旦MBA在招生环节采取的是“全面预审”的方式,即由学生提供一套申请材料,复旦的考官则根据申请材料和统考前的面试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据悉,这套申请材料涵盖了学生过去的职业发展历程,以及自身对于管理问题的一些看法。“简单来说,这些内容为学生画了一幅素描,告诉我们他之前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以及当前的心态。”
与此同时,提前面试进一步帮助考官全面地了解MBA申请人,这些申请者经过面试后,往往会拿到复旦给出的录取分数要求。从几年前开始,复旦便将MBA录取分数线分为三个档次,那些面试中表现越优秀的申请人,需要达到的考试录取分数线就越低。
一般而言,如果按照年龄划分,那些工作3到6年的申请者需要达到的是A类分数线,工作年限6至10年的申请者需要达到B类分数线,工作10年以上的申请者需要达到C类分数线。这意味着,处于不同事业阶段的申请者面临的考分要求不同,“其实从那时起,我们就尝试着与应试选拔分道扬镳了”。
孙龙认为,“全面预审”的招生制度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即MBA教育选拔与普通的考试选拔并不相同,“这样一来,全国统考就不会变成第一道门槛,或是大家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如今,这样的预审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学院采纳。SAIF也采取了相似的提前面试,只是面试官的位置上,还出现了企业HR的身影。在张春看来,学员毕业后找工作时面对的就是HR,而在招生环节就让HR参与进来,可以帮助学院作出更精准的判断。“HR们往往一看申请人就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招这样的毕业生,”他表示,“如果HR投了反对票,我们一般就不会考虑这样的申请人。”
在招生时就把就业因素考虑进去,是国外商学院通行的做法。用张春的话说,SAIF在考察在职MBA申请人时,对就业的考量因素会稍微放松一些,但对于全职MBA的申请人,就业时的竞争力就是学院重点考察的领域。
然而,随着报读人群结构的变化,仅仅提高招生时的门槛并不够。面对大量涌现的85后甚至90后学生,商学院们正试图调整教学方式,来更好地适应这一群体的特征。
孙龙认为,如今的年轻学员往往崇尚个性、观点尖锐、以自我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学院就必须迁就、满足他们。“相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学员欠缺什么?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让他们在这个领域有所提高?”
在他的观察中,这些年轻学员并不缺乏西方的管理知识体系,他们欠缺的反而是沟通能力尤其是跨文化的沟通。此外,在团队协作、换位思考和反思能力上,他们也略显不足。这种情况下,复旦希望更多地培养学员的软实力,因此在传统的课程教学外,突出了“第二课堂”的补充环节。
孙龙口中的“第二课堂”,包括学员自发组织的各种俱乐部、学生联合会等组织,“总之要把学生推到组织协作中去,锻炼他们的软技能。”
不难发现,随着MBA的生源背景越来越年轻化,商学院们已开始积极“求变”,在分析了解一代人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培养方案。这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更新与升级,但商学院们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
相较于年轻学员的“个性化”,更大的挑战在于,这些大量涌入的年轻人并不是仅仅来“镀金”的,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在交了高额的学费后,希望在职业上华丽变身。这就要求商学院进一步变革,提供更多差异化的教育产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在企业与学员的双重期望压力下,留给商学院的变革期,并不会太长。
上一主题:黄河之水天上来
下一主题:北大推出MBA教育改革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