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75辆自行车,这是一家民营自行车企业2011年对欧盟的出口数量,当这两个数字相遇时,背后是欧盟对中国自行车行业20年的贸易壁垒。
“反倾销税持续了20年,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业内人士表示。20年,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自行车产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套在中国企业脖子上的反倾销枷锁,却没有见到松动的迹象,直到宝归来的胜利。
被动应战 宝归来车业一战成名
过去的一年中,杨群宝的日子不好过,作为浙江金华宝归来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与欧盟的官司曾经一度让他备感艰难。
6月5日,布鲁塞尔,欧委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反倾销期间复审做出裁决,宝归来最终反倾销税率为19.2%,而其他未应诉中国企业则维持了48.5%的税率,相对于之前对所有中国企业的无差别高税率,宝归来的优势看得见。
“这就意味着宝归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杕律师告诉新金融记者。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宝归来一战成名,而在此之前,官司能否胜利还是一个无人可以预测的结果。
作为历史较短的私营企业,宝归来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了电动自行车上,传统自行车并不是杨群宝的主打产品,但就是其代理商在欧盟销售的75辆自行车,让他无意中站在了自行车贸易战的最前线。
杨群宝从来没有想过打官司,更不用说对手是欧盟,直到2012年3月的一纸立案公告。
“价值不到1万美元”,6月28日,宝归来董事长助理江国峰告诉记者,涉案的75辆自行车仅占该厂产品很小一部分,“而且是代理商在欧洲进行试销的产品。”2012年3月9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进行反倾销期间复审调查,背景则是欧委会基于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欧盟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动发起。
欧洲的立案公告直接寄到了宝归来,这让杨群宝和他的企业有些措手不及。在欧盟内,这样的期间复审调查属于不定期行动,主要有欧委会动立案、欧盟产业相关企业主动提起和中国企业要求提起三种方式,这次调查属于欧委会觉得情势变迁存在持续性而主动提起,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企业未主动提出的情况下,欧盟的审查不期而至。
一直以来,中国自行车行业对欧盟有着这样的印象:欧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制度和规定是严谨的,但同时也有傲慢的态度和保守的风格。
“其实这是给中国自行车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舞台,去证明自己不存在所谓的倾销,”中国自行车协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欧盟已经对中国企业征收了20年的高额反倾销税率,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大面积从欧洲市场撤出。”
参与此次调查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中国自行车企业在调查期内(2011年)对欧盟出口了自行车,(包括在大陆设厂的台湾企业),而宝归来在2011年出口欧盟的75辆自行车使其拥有了站在擂台上的资格。
因为20年的高额反倾销税率,曾经在欧盟市场攻城拔寨的中国自行车企业早已失去了对这块市场的兴趣,找到能够配合的中国企业进行调查也曾经是欧盟的一个难题。
“这次参与反倾销调查的总共有4家企业,其中另外3家企业都是台资企业,只有宝归来是属于完全的民营企业”,王杕介绍,“能让欧盟将你列为复审调查对象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该企业在复审调查期内对欧盟有出口销售行为。”
“原本属于经销商试销,发现卖得不错,正准备大规模下单的时候,对我们开展了调查,”江国峰回忆当时,“措手不及”。
有时候,调查虽然是不期而至,却也同样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此事件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就公司的长远市场布局来讲,这一步迟早要来。”杨群宝表示。
过程艰难 压力山大
2012年4月7日,来自欧盟的自行车反补贴调查正式立案。宝归来和其他几家接受调查的企业开始了准备工作。
在面对欧盟的调查时,一直将欧洲市场作为主战场的宝归来发现,决心好下,应对很难。
时间表清晰记录了那一年夏天的忙碌和紧张。5月18日,天达律师团队代表宝归来向欧委会提交了反倾销抽样问卷答复;6月,提交了市场经济地位问卷答复;7月提交了反倾销综合调查问卷答复,终于在7月的最后时刻,迎来了来自欧委会调查官的实地核查。
一般来讲,面对欧盟的调查,有两个选择,应对或者放弃。应诉有可能获得低税率,不应诉则只能维持48.5%的高惩罚性关税。而应诉则要花费不菲的费用和精力。
“宝归来能够站出来应诉,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企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自行车协会人士表示,“只有形成合力,获胜的几率才可能更大。”
王杕律师同样认为,中国企业应诉比例过低也是本案的一个大问题,以往20年的高额反倾销税率导致中国企业对欧洲出口较少, 有企业即使是想应诉,却缺乏必要的条件,想当被告而不得。
而在宝归来,最终的可见诉讼成本是200万,“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汪国峰表示,更重要的是,在应诉期间内,原本是正常出口的电动自行车也受到了影响,
应诉期间内,宝归来之前的欧洲客户产生了动摇心态,要求延期发货者有之,取消订单者有之,压力考验着这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2012年上半年,宝归来的欧洲订单是600万美元,下半年则差点交了白卷。“犹如被架在火上烤”,彼时的宝归来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反倾销调查,欧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要求,不会因为宝归来涉案标的仅仅为75辆自行车,总金额不到1万美元而有丝毫放松。
在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企业如果置之不理就丧失了这个机会,在这样的考量之下,选择应诉的宝归来承担了自行车行业的希望。
数据、信息、账目是否真实可靠是欧盟调查的重点,其会在此基础上做出最终的裁决,而这样的工作繁琐单调。
“我们律师到公司去了5次,欧委会的调查人员来了2次,每次都非常正式工作量很大。”回忆起当时情景,王杕表示,“在我们这些每年代理十几起类似官司的职业律师眼里可能很平常,但是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官司免不得有压力。”
应对调查之外,裁决同样一波三折。2012年12月,欧委会以原材料铝和钢的价格受到政府干预为由,否定了中国自行车全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宝归来未能幸免。
在当时,面对欧盟的调查,中国自行车行业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各个企业单独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同时,机电商会和行业协会全力应对损害调查。
“宝归来这样的民营企业本身规模不是很大,能够站出来应诉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业内人士表示,“长达20年的贸易壁垒,让中国自行车企业几乎忘记了欧洲市场,目前中国产自行车只占到欧盟市场的2%左右,这一数字在美国则超过了90%。”
2013年6月,在经过了一年以上的调查和应诉之后,欧盟终于下达了最终的裁决结果: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反倾销期间复审做出裁决,宝归来的最终反倾销税率为19.2%,全国普遍税率则维持在48.5%。
“我们的税率比其他企业要低30%,这就意味着我们拥有巨大的优势,对欧洲的出口将会出现增长,”江国峰表示,“企业正在拟定新的生产计划”。
“宝归来一家取得了胜利,其他企业还是要承担着接近50%的税率,”自行车协会人士表示,这对中国自行车行业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巨大的欧洲市场需要中国企业去收复失地。
欧盟 中国自行车企业的伤心岭
事实上,对于中国产自行车的反倾销调查早已有之。1993年开始,欧盟对原产中国自行车征收30.6%的反倾销关税,期间中国企业进行了积极抗辩,但是鲜有胜者,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自行车数量不断下降到现在的60余万辆,而整个欧盟市场的年销量是3000万辆。
面对欧盟的高额反倾销税率,中国自行车行业已经忍受了20年,而这背后是欧盟对自行车产业的独特情感和中国企业应诉意识的淡泊。
欧盟认为,中国自行车企业对其造成了冲击,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理由很难站得住脚。“欧盟自行车是个传统产业,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光是意味着产业问题,更多的是有一种文化传统和心理因素在里面,他们担心中国产品冲击他们的市场和传统工业,其实中欧之间完全可以是互补的关系。他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生产普通产品”。
从目前的数字来看,中国产自行车只占到欧洲2%的市场份额,是不会造成实质的损害。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产自行车因为性价比的巨大优势,基本上属畅通无阻的状态。类似的反倾销调查美国也曾经实施过,最后以中国企业的胜利告终,美国市场也因此向中国自行车敞开了怀抱。“国产自行车占据了美国市场90%以上的份额,是我们在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天津一家自行车厂经理告诉记者。
欧盟却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伤心岭,直到宝归来撬开一条缝隙之前,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的努力已经失去了动力。
“中国涉案企业如果不积极应诉,不仅会失去法律赋予的抗辩权利,同时这也会成为调查机关作出不利于中方的裁决的理由之一”,王杕告诉记者,在她的职业经历中,对中国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的趋势在逐渐上涨,无论是涉及国家还是产品门类。“每年都有数十个,涉及个各个行业,化工、机电都是比较多的行业。其他包括瓷砖、纺织品,只要是出口的都可能面对”。
少为人知的是,与宝归来同时赢得诉讼的还有其他企业,其中两家来自我国台湾的企业获得了0倾销税的待遇,而这与其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不无关系。
“宝归来获胜的主要意义在于是大陆民营自行车企业取得的首个胜利,”自行车协会人士表示,“起码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大门打开一个缝隙也许很小,但是后面有开得更大的可能。”
在宝归来,获胜之后的优势已经开始逐渐显示出来。杨群宝介绍,3月份开始,公司订单不断,欧洲著名企业已经开出一年至少20万辆自行车的订单。
另一方面其已经开始了新的筹划布局,30%的税率优势之下,欧洲将会是其未来的重点目标。
而对中国自行车行业来讲,宝归来也许仅仅是开始,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更需要第二个、第三个,才能真正撬开封闭已久的大门。
“现在已经有自行车企业和我们联系要求代理企业提出新出口商复审申请,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王杕介绍。
上一主题:长城汽车: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道路有多远?
下一主题:八大家电企业骗补近亿 长虹承认 格力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