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贸易保护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发布时间:2013-07-14 00:18:51 点击率:]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G20)已经召开了近十次领导人峰会。每一次会后公布的正式声明都会一成不变地对金融和贸易保护主义展开猛烈抨击,大国领袖也一如既往地承诺扩大各自国家市场的自由度和开放度。然而,他们实际做的往往恰好相反。

  事实上,全球贸易摩擦比比皆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官方机构、尤其是货币当局采取的行动都清晰地打上了单边主义的烙印。

  据WTO统计,自2008年以来,欧盟共出台了424项保护主义新措施。而欧盟自己的报告则称,2008年10月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累计新增了534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些保护主义举措中有将近一半是针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理由也是老生常谈: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提升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过去几年里,美国不仅曾在其财政刺激方案中塞进具有鲜明保护主义色彩的“买美国货”条款,还对中国发起了从钢材到轮胎、直至光伏产品的数十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欧盟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在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方面,它比美国更具有更肥沃的观念土壤。

  每当激烈的议会或领导人选举来临时,政客们对保护主义的叫嚣就显得尤为露骨,姿态也更加拙劣。去年下半年奥巴马与罗姆尼的选战接近白热化时,两人都把中国当成靶子,不遗余力地攻击。双方的竞选团队或学术顾问都曾公然建议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

  精明的政客们并非不知道保护主义永远都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败招,但在经济前景暗淡、失业率高企、急需找到替罪羊为其自身的无能开脱之时,他们往往很难抵御保护主义口号所可能带来的短期人气的巨大诱惑。

  至于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QE)”政策和日本新近推出的“安倍经济学”为代表的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它的影响目前仍在持续发酵中。

  需要指出的是,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还呈现出许多新的形态和特点,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涉及许可证或监管规则层面的改变,而非传统的关税壁垒等容易计量的手段,这就巧妙地绕开了WTO的法律。

  这在以电信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内表现得特别明显。近期,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中兴通讯和华为科技展开调查,威胁称若发现收到中国政府补贴将对其予以处罚;澳大利亚禁止这两家公司参与高速互联网建设竞标,原因是担心受到网络攻击;美国则指控这两家公司与伊朗合谋贩运美国软件和硬件。

  政治观察家一再告诉我们,政客们竞选时所说的话还不如妓女对爱情的忠诚表白,但历史和现实还证明了另一个残酷的道理:政治上的信口开河总是会产生后果的。反映在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上,那就是全球贸易的急剧萎缩。

  最近三年里,WTO每年都要不止一次地下调其对全球贸易增长的年度预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2年,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幅度从2010年的14%和2011年的5%进一步下降至仅有2%,是1981年有记录以来第二差的成绩,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率。这表明,经济全球化事实上已经停滞,甚至正在倒退。

  与此同时,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已经缩水60%。

  相比大萧条时代,唯一令人欣慰的信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它获得了某种自我强化的力量。这需要归功于当时尚未出现的跨国公司,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必定会损害它们的全球业务,它们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捍卫全球化的中坚——包括通过政治游说坚决反对母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最新的一个例子发生在中欧之间,由于认定中国制造商向欧洲市场非法倾销,欧盟委员会宣称将于今年6月初正式宣布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平均47%的高额进口税。但此举因为遭到了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公开强烈反对而变得不那么容易实施,德国担心这会令本国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因中国政府的报复性政策而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