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应怀樵:中国科学家要有问鼎诺奖的雄心
[发布时间:2013-07-24 09:32:19 点击率:]

本报讯(记者 王镜榕 北京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对此,著名科学家、东方振动与噪声研究所荣誉所长应怀樵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作为在我国高科领域耕耘近半个世纪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我深感鼓舞。应怀樵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赶超世界高科前沿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1965年,应怀樵曾参与我国西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爆炸防护工程课题研究,在攻克地下铁道的下沉残余移位(OHz)用硬件无法获得的难题时,萌生了虚拟仪器的大胆构想——“用数字算法和软件取代硬件”,1979年获得成功,成为虚拟仪器的最早成功范例(虚拟仪器第一阶段),同年于杭州召开的国防科委核试验的全国防护工程学术会上,他提出虚拟仪器的核心概念——“软件制造仪器”,获得主持会议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郑哲敏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院士、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院士的赞扬和支持,比美国NI公司“软件是仪器”的概念提出早7年,被誉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

  近半个世纪以来,心怀赶超世界高科前沿,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科技强国梦,应怀樵数十年如一日刻苦奋战,自主创新121项新技术,攻克十大世界性难题并填补空白,特别是针对“传递函数的测试及实时控制和反演关键技术”的成功突破,为提高虚拟仪器测量精度和范围开创了新途径,被认为“可与光纤之父诺奖得主高锟教授的光纤通信成果相提并论”,使中美两国同步创造的虚拟仪器达到可问鼎诺贝尔物理奖的,具有世界性重大意义的成果。

  回首漫漫科研路,应教授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对此,应教授不无激动地表示,成为诺贝尔级别的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正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和理想。眺望未来,应教授满怀豪情,他指出,“云智慧”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新能源”、“互联网(物联网)”、“软件制造”以及“云计算”为支撑的云智慧时代,也是充满发展机遇的崭新时代,中国人应该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在这个“云智慧”时代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学理论与高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