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7月进出口双双“转正” 企业慎言企稳
[发布时间:2013-08-12 09:38:13 点击率:]

全球最大的保险粉出口商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公司的销售高管杨小川最近刚从欧洲出差拜访客户回国。

  本来,欧洲的市场份额仅有5%。但到今年,南欧订单居然全部取消了。杨小川此行正是去拜访老客户,其间他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因素——汇率。

  今年上半年,欧元一路贬值,在此期间,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也一路升值。杨小川算了笔账,自己与欧洲客户之间一般以美元结算,这样的贬值,极大地影响了进口商的积极性。

  杨小川的遭遇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直到7月才出现逆转。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541.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1%,高于上月的-3.7%,进口同比增长10.9%,远高于上月的-0.7%。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引发各界对于外贸企稳的关注。

  专家表示,长期的外需疲软加上汇率因素,令中国上半年外贸形势极差,撇去1-4月数据失真不谈,5、6月的情况可见一斑。但在6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企稳后,对照及去年7月基数较低的客观现实,今年7月贸易数据才给人“逆袭”的感觉。

  与此同时,受访企业普遍对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形势感到不够乐观。

  专家解析“逆袭”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6月份出口数据可能夸大了出口的实际疲弱程度。自5月初以来,中国政府对虚假出口及其他隐藏在贸易项下的资本流动进行打击,使得中国内地对香港和台湾地区出口(以及保税区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由于贸易数据自2012年年中以来开始出现失真,这抬高了去年基数并压低了6月的同比增长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7月贸易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提出,今年7月出口数据上升主要有三大原因: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7月出口基数小令同比增速偏高;缘于对热钱涌入的打压,2013年6月的出口增速反常的低,部分出口订单延迟通过海关;外部需求可能已有改善,比如从韩国7月出口的回升趋势即可见一斑。

  从外需来看,近期美欧经济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美国,2013年7月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连续2个月扩张,PMI为55.4,整体经济连续50个月增长。

  国内整体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目前“稳中有为”的思路下,信贷、投资以及生产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振,这也表现在7月高于预期的进口增速上,这表明内需开始持续回稳。

  对于7月数据的“转正”表现,一些外贸领域的专家较为一致的回答是:这本来就应该是6-8月份中国外贸应有的表现。不是7月“逆袭”,而是6月太低。

  对于下半年的外贸表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他觉得全年完成8%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如果国民经济增速能够达到7.5%,那么外贸应该基本和这个速度走向一致,并且稍高,这是正常的。”霍建国说。

  企业不够乐观

  尽管中国外贸7月数据好于预期,机电、玩具、服装等产品在7月出现不错的增长,但诸多企业对今年下半年的外贸形势并不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广东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认为,出口数据一时好一时差很正常。这段时间开始有不少圣诞节货品赶出货,从7月到9月是出口的高峰期,单凭一两个月数据不能说明外贸形势已好转,目前外需依然比较疲软。

  “尽管很多工厂租金大幅降低,原材料价格也更便宜,但现在依然有诸多厂房空置着,还有很多工厂在收缩规模。”上述玩具企业负责人说。

  比起玩具、纺织服装等行业,鞋行业当下的日子则更加艰难。7月,鞋类出口47.3亿美元,下降2.3%。东莞一家制鞋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企业的鞋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市场,但目前欧洲鞋订单骤降,鞋企业一窝蜂涌去抢美国市场的“白菜价”订单,美国市场稍为好转,订单量较大,但价格低廉,几乎没利润可言。

  “我和我的合伙人已投资了大约1亿元,但受国内外市场低迷影响,这1亿元可能随时打水漂,我们的资金非常吃紧,随时都可能倒闭。”上述鞋企负责人说,“而国外采购商因为市场不景气,却将付款时间拖长,例如之前海外客户在我们出提货单后14-21天就支付我们货款,而现在推迟到45天以上。”

  上述鞋企负责人还谈到,目前,从接单、买材料到最终收到货款,一般需要半年时间,出口型制造企业资金压力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