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深化改革,激发三大红利再释放
[发布时间:2013-09-17 09:56:42 点击率:]

 据外交部网站,近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的文章,发出了中国新一届政府的自信之声。中国宏观经济到底如何?中国会不会发生债务危机?中国未来的改革路径会如何?这几乎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焦点话题。

  近两年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不断增多,“中国经济危机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从宏观数据上看,中国的GDP速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6%下降至2013年第二季度的7.5%,降低了0.1%;同一时期,美国的GDP增长率从2.8%下降至1.4%,从经济增速放缓的幅度上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滑”,更未出现所谓崩溃,然而,为何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情绪和悲观情绪却越来越多呢?

  的确,从风险角度看,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风险也开始“水落石出”,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期”与“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相互叠加的时期,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日益凸显。

  债务风险层面,尽管中国债务占GDP之比为68%左右,明显低于全球平均80%的比率,更大大低于发达经济体平均100%的水平。然而,地方债务进入集中还款高峰期,以及隐性担保债务不透明所导致的溢出风险仍令人担忧。

  金融风险层面,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房地产贷款之和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接近35%,不仅对实体部门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出效应”,也推升了不良率。可见,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成为中国一切风险和结构失衡的根本所在。

  短期看,中央政府通过“微刺激”的方式实现了稳增长、控风险。数据显示,7月以来工业、外贸、投资、库存等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回暖,预计经济增长下半年会加速。

  归根结底,中国面临的不是总量风险而是结构性风险,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改革来解决。预计11月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然会带来具有全局意义的改革。

  改革本身不能仅靠倒逼,还需要思路创新。中国新一轮改革将从“放松政府管制,优化制度供给,提高要素效率”三大目标着眼,一揽子改革方案有望出台。除了已经在人们视野之中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之外,实现“金融与实体再平衡”是重头戏,政府将通过控制货币过度投放,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而重启产业升级进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宏观管理的着力点除了强调需求端,可能更加侧重于供给端,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人力资本、财政金融资源、技术与创新、产权等要素供给,以及上海自贸区带动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也将大力推动政府的“简政放权”,不仅仅是政府纵向放权,也要向市场放权,打破各种权力垄断,让中国经济不偏离市场经济的轨道。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每十年都是一个增长长周期,第一个十年是要素红利期,第二个十年是制度红利期,第三个十年是全球化红利期,而今,相信新一轮改革启动必将真正激发中国的内需红利、制度红利和新一轮全球化红利,而这也将会是中国经济获得更加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