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科技日报消息:一家仅有5亿产值、位置偏僻的民营企业10年里引进了3位顶尖人才:第一位是德国一流专家,第二位是中科院院士,第三位是美国院士、中国“千人计划”船舶行业唯一入选者。
10年里,第一位专家帮助企业实现了从“芸芸众生”到行业“第一军团”的跨越;第二位院士则推动企业跻身“中国第一”;眼下,第三位专家正带着企业向“世界第一”冲刺。这种类似前后接力的引才故事,正是民营企业泰安华鲁锻压公司正在讲述的。
德国专家的微笑与泪水
78岁的海茵茨·马藤博士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不闲着,隔三差五在德国和中国之间穿梭。
“未来需要经验,请用‘德国制造’的专家知识。”这是德国高级专家组织(SES)一句口号。自1983年以来,这个机构向全世界派遣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每年约有250家中国企业和组织从中受益。
作为全世界唯一的“铸造+锻压”双博士,SES专家马藤对这个名头并不看重,他看中的是干些实事。干了一辈子总工程师,对世界铸锻行业的市场、管理、技术了如指掌,如何发挥余热?2000年左右,通过国家外事局,他被湖北省一家国内前三甲的大型锻压机床企业引入国内。
2003年,地处泰山脚下的华鲁锻压公司改制了。
“那 个时候,我们只是锻压行业的‘芸芸众生’。”当家人刘庆印还记得当初的痛苦。这个1968年建立的老厂子以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中小型产品为主打,面临着何 去何从的抉择。选择是痛苦的。在全厂誓师大会上,刘庆印饱含危机感的一句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不扔掉这些老产品,企业可能还能维持三五年,但就失去了三 五年发展机遇,那时候可能就不会有华鲁公司了。”
同样是改制,马藤所在的企业并不顺利。“那时候也是改制,它被一个非本业的人收购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核心科技人员的流失。
现已成为华鲁公司副总工程师的王小健在2003年来到泰安。扎根华鲁之后,他向公司推荐了马藤。“要想实现跨越发展,产品必须用国际先进理念来设计,而马藤博士就是最适合的人。”
从机械设备跳到数显设备,需要5—10年;从数显设备跳到数控设备,需要5—10年;从数控设备跳到世界顶尖的智能化设备,需要5—10年,这是锻压行业的共识。但要让“芸芸众生”从机械设备开始一步步跳下去,时间跨度长,市场变数多,风险太大。
“做 企业,经济指标可以跳跃式发展,但技术和人才不能跳跃,肯定是渐进式的,哪一步也不能省。”以人才支撑企业跳跃,这是刘庆印感悟出来的。马藤毕竟见多识 广,理清了公司战略之后,果断建议公司“扩军”—— 原先只生产剪板机和折弯机的企业又将卷板机和矫平机纳入产品序列。
这是一种对市场的预判,成败皆在眼界。比如卷板机,从12.5米、13米、16.5米到21米规格的数控船用卷板机,以后几年,华鲁锻压“一直在创新,从未被超越”,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
2009年,当重达800吨、世界上规格最大的船用数控卷板机在华鲁面世的时候,总工程师田衍新落泪了,这是幸福的泪;马藤也落泪了:他既为自己指导的华鲁高兴,也为自己的家乡难过,因为“欧洲水平”就此被打破。
胡院士的
“品牌效应”和“经济价值”
如果不是层层递进的校友关系,把著名力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引进来,这是华鲁连想都不敢想的:山东大学教授冯伟明是刘庆印当初的辅导员,而前者与胡海岩又是“同班同学”!这是让人惊喜的发现。
2008年,理顺了这种递进关系的刘庆印着手接触胡海岩。引才讲求“门当户对”。好在,马藤指导下的华鲁已经坐稳了国内锻压行业的头把交椅,这使企业与院士牵手合作有了现实基础。
2009年金秋时节,正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际,华鲁与胡海岩正式“联姻”,“泰安华鲁锻压机床院士工作站”上线,由此成为山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
更好的消息在于胡海岩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重量级”科研团队。“有力学专家、软件学专家、控制系统专家、机电一体化专家、机械工艺专家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承担着几项国家级的科技项目。”
如果说胡海岩依靠自己的品牌效应带来了“豪华团队”,那4年来,他的团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4年间,我算了算跟胡院士合作了16个项目,拿下了20多项关键技术,拿到了79项自主专利。”
在这些数字之后,华鲁项目经理常欣的另一笔账更让人激动:“这4年企业新增产值2.6亿,一年6000多万,这都是真金实银的经济效益啊。”
杜教授的
“相见恨晚”与“一拍即合”
“船舶工业全国唯一的‘千人计划’人选,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和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双料‘院士’,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人才,可能引进来吗?”
当刘庆印将这个疑问抛给常欣的时候,她也感到不可思议。但一个月后的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玩笑。
“以 企业为主体,围绕海洋产业,引进一流团队,攻克关键技术,研发核心产品。”这是今年5月山东省启动的“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上千万的 资金很诱人,常欣搜集了公司的专家库,“20多个专家,全部传真过去,又打了一遍电话,问谁有这个对口的项目”。
当天晚上,一个电话让常欣收到了意外惊喜。“常欣,我导师有一个项目,你看看行吗?”来电者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海峰,常欣的高中同学,而他的导师便是船舶工业全国唯一的“千人计划”人选杜如虚。
这是一个机会。2008年的时候,杜如虚便开始与国内某大型船厂合作攻关,“四五年了,样机已经出来”,但对方并不成功的改制导致人心涣散。遗憾的是,杜如虚要冲击“世界第一”的项目也面临“夭折”危险。
“我们就希望引进这种半成品,假以时日,便可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是危机也是契机,对这个信息,刘庆印和公司上下当然都很欢迎。
引进高端人才“单相思”是不行的,企业如何打动对方,需要点实力和诚意。还好,对华鲁,杜如虚也不陌生。
作为国家引进的海外顶尖人才,杜如虚此时已是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而华鲁正是重大专项的承担单位,“小行业、大龙头”,对于这家民企的实力,杜如虚是了解的。这样,在常欣眼中,企业与杜如虚教授的初次接触,便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 们虽然是中国第一,但即使是世界上规格最大的船用数控卷板机也只针对船中部位,曲面单一。而杜教授的技术则侧重于船头和船尾,是复杂曲面的设备,这是世界 公认的难题。”刘庆印明白,牵涉到复杂曲面的智能成型问题,“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做,但没有一个能做出来”,而杜如虚的方向,正是挑战这块“难啃的骨头”。
9月,华鲁与杜如虚教授的合作“一拍即合”,由此,这家民企开启了通向“世界第一”的征程。
转型企业如何求贤,这就是华鲁的引才故事。
上一主题:古城酒业举办新疆暨古城第七届储酒文化节
下一主题:北宿矿提升教育实践活动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