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创新商业逻辑 彰显企业家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18 09:26:58 点击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全会公报11次出现“创新”,《决定》重申“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如何以“正视而不是遮蔽”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深层瓶颈问题,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使命感,锐意创新的改革意志,创新商业逻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我国著名学者、企业管理杂志社兼企业管理出版社总编辑孙庆生,以及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轮值主席、万通集团主席冯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请他们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记者:《决定》指出,“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您认为这有赖于我们全社会共同培植一种怎样的商业生态?倡导一种怎样的商业文明?

  孙庆生:商业文明和商业生态这两个概念几乎涵盖了经济社会各方面,在三中全会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商业文明和商业生态密切相关。

  现代商业文明的内涵伴随工业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并带有鲜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烙印,其许多内涵都有着普遍适用性,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型中的中国商业文明的构建虽然有了很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像拖欠民工工资、食品安全问题、欺诈失信等许多社会问题说到底是商业文明的扭曲。

  应该说,商业文明的基础是法治精神、契约精神和诚信,具体说还包括规则意识、质量意识、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实际上,商业文明的构建不仅是企业人的事儿,还需要包括官员在内的所有公民的共同努力。

  商业生态与商业文明密不可分。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也是目前我国商业生态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严重扭曲商业生态。在这点上,三中全会《决定》有明确表述:“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等,这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商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值此改革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性时刻,您以为我们应该弘扬一种怎样的企业家精神?

  孙庆生:企业家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能否制定有利于产生和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经过了30多年粗放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和产生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企业家作用”,印象中,在《决定》这样的党的重要文献里好像是首次提到企业家概念,这应该对企业家是个很大的鼓舞。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希望弘扬的企业家精神首先是创新,因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新是永恒的稀缺;其次是诚信与责任,在这两个方面我们存在严重缺失。正如德鲁克所说,企业家精神绝不仅仅限于企业组织,它适合各种经济社会事业。“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德鲁克)。

  记者: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您用“就不是走夜路吹口哨,要在阳光下唱心里的歌。”表达了对深化改革的预期,如今您又如何评估这个预期?

  冯仑:年初曾谈到民营企业要做得是“守本份,有期待”,其中一个重要的期待就是市场的力量。我们第一期待政府的手由闲不住的手变成一双理性和温柔的手,把手拿回来。我想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企业家心里一直都有这个期待。我们也期待政府的审批更简化,其实,我们反复的期待就是一件事情,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搞清楚。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期待没有落空,三中全会《决定》出来之后非常清楚,市场将会起一个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应该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一个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职能作用。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高兴。所以,有期待,关键期待没落空,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

  第二件事情我们也期待,就是民营企业的定位,和在市场当中的角色要清晰。现在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把这件事情也非常明确了,民营企业在这个文件里边给我们的定位和一切的其他的企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今后我们不用再担心国进民退,也不用再欣喜民进国退,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优进劣退,我们要做最好的企业,我们做最好的企业我们就能进,我们做不好的企业,不管你出身什么,都应该退,我看到这样一个前景,所以我们这样一个期待非常的好,又没有落空。

  那么,市场的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政府的行为规范了,企业的角色清晰了,我们未来就要进入黄金的十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更是毋庸置疑的。

  记者:三中全会对房产行业有何影响?您认为房产企业又如何把握好这个黄金十年?

  冯仑: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房地产的规定看,的确是在创造长期使房价能降下来的机制——房产税会降低买房行为。农村土地流转,会使土地市场供应量增加,从而降低房价。

  短期,还有一些因素对房价影响比较大,主要有三个指标,一是全国人均GDP到8000美元之前,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住宅依然是地产商最重要的产品,也仍然是老百姓在住的方面的第一需要,所以仍然有得做。过了8000美元以后,这时,住的需求就让位于旅游、子女教育等其他需求;二是一手房和二手房的交易达到1:1时,房产价格趋于稳定,如果过了这个临界点, 二手房的供应量在上升,就要小心,不能随便盖新房了;三是地区人口净增长,或是流入的大于流出的,那么,房价一般还会涨。

  黄金十年,怎样才能不辜负我们企业家所面临的这样的机会?在房地产领域,核心是创造有价值的空间,而要创造有价值的空间,就要把行为、成本、技术和管理四个要素不断的加以提升改良。而这四个要素在住宅领域、商用不动产领域又各自不同:住宅创新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成本竞争,住宅产业化;第二、差异化产品竞争,即细分市场;第三是服务多样性的创新,同样一个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商竞争。住宅的创新总体是沿着这三个方向在竞争、在创造,这就叫住宅创新的逻辑。商业不动产也要创新,首先从模式上创新,模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模式叫转型的过渡模式,以售养租的模式;第二种是经典模式,我们叫美国模式,即中期持有,能力导向,资本权益为核心,收入多样化,到中国就是直接投资,和资产管理相配合;第三种模式,纯粹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根据国际上的已经发生的例子,当我们的GDP随着改革的发展,我们从GDP三千美金到三万美金这样一个过程,商业不动产的创新就逐渐由制造业到服务业,最终到金融业,这就叫商业不动产的一个创新的逻辑。

  当然,我们还有创新,商用不动产和住宅如果合在一起,综合性的创新我们就讲到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就是我们最近几年做的立体城市,怎么样用更少的地建更多的房子,然后用产业来主导,就业和居住议题,节能环保还有良好的社会管理,同时又很快的速度把这个城市建立起来,建设部领导讲的“微城市,好生活”。欣慰的是我们已经两个地方开工了,明年还会增加三到四个地方。所以,这样我们快速的适应城市化的需求,使房地产行业在创新当中来创造一个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空间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节能环保,更能满足各行各业对房地产的道德需求。就是必须做红心开发商,而不是被大家批评的黑心开发商。怎么做到?就是要创新,创造一个有价值的空间,我们就算成功了!

  记者:《决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十大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请问龙阳伟业如何发挥“中国梦”对企业改革实践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王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可以说“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期盼,同时它可能会开启中国人新一轮的创业热情。企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平台,企业梦成为“中国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向着企业梦想与员工梦想潜心前行,就是对“中国梦”最有力的践行。而企业如何能够更好的践行“中国梦”,前提在于确立与之统一的企业梦。

  龙阳伟业确立了“让建筑更安全”的企业梦想,并将“为中国建筑质量提升做出贡献”作为企业使命。作为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小微企业,从事的又是游离于人们视野之外,不被大众所关注的隐蔽性工程——建筑地下防水,但其企业梦想与使命的确立,突破了自身商业利益的获得与企业规模发展的局限,着眼于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用更高的格局与视野,放眼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龙阳伟业企业梦想确立的根本原因来源于,从事的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紧密的关联关系。建筑地下出现渗漏,说明建筑地下基础结构存在狗洞、酥松及裂缝,而建筑地下基础结构质量的优劣,关乎的是建筑的安全。万丈高楼始于地下,地下基础结构质量差,那么说明大楼的“根基”不牢固。建筑好比一棵大树,试想一棵大树,如果根先烂了,大树将会怎样?因此,当站在建筑安全的角度上去分析,建筑地下防水关乎的则是民生与社会的大问题,然而,建筑地下防水现状却不容乐观。据《凤凰周刊》报道,在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地下工程的渗漏率高达80%以上。如何提高防水保证度,根治渗漏痼疾,成为建筑地下防水领域,建筑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难以攻克的顽疾。

  基于建筑地下防水现状,龙阳伟业跳出了纯粹“防水”的思维局限,确立高远的企业愿景,从建筑质量与建筑安全的高度去看建筑地下防水,从而还原了建筑地下防水的本质,总结出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科学理念,即“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正视问题而不遮蔽”。在“让建筑更安全”的愿景指引下,龙阳伟业用事业的情怀驱动创新,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提出了解决建筑地下渗漏痼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60度地下系统防水,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地下防水保证度,有效地保障了建筑安全,同时,节约了社会资源,减少了社会隐患,在践行企业使命“为中国建筑质量提升做出贡献”的路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迈进。

  记者:依靠十余载变革产业方向的探索实践,龙阳伟业已成长为全国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被国家领导人赞誉为“建筑地下防水领域的变革实践者”,您认为驱动龙阳伟业变革实践的最重要的动力是什么?

  王伟:刚刚我提到建筑地下防水关乎建筑安全、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节能环保。因为建筑寿命的延长,建筑质量提高,是最大的资源保护,是最大的资源节省,也最大地减少了社会隐患。大量的危房不但会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会让我们的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成为一种潜在的杀人凶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立足10余载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龙阳伟业始终以“让建筑更安全”为企业梦想,以承担“为中国建筑质量提升做出贡献”为企业使命,实事求是、言行合一,使责任成为企业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在建筑地下防水领域先后实现了“技术体系、产品品类、企业类别“三大创新,取得了“建筑地下防水与结构同寿”的革命性成果,并整合出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一自主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将建筑地下防水企业,由传统的分包企业,提升到产业链的上游,我们提出——作为建筑地下防水的保证者,首先要成为建筑地下防水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从而,彻底地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并在业内郑重提出“向管理型企业转型是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关键”,这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变革意义的建筑地下防水解决方案,被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赞誉为“建筑地下防水领域的变革实践者”。因为,这项产品对于行业,它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不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企业类别,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全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更切实可行地通过“做好防水,更做好房子”进而保障了建筑安全,也因此,龙阳伟业可以很自豪地向社会宣告:“我们不是伟大的企业,但我们在做伟大的事业。”

  如果,人们将龙阳伟业10多年的努力,视为一种成功的模式,那么,用一句话概括,龙阳伟业,一个草根群体创业的团队,最终是赢在以责任和事业驱动的创新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