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现金流紧张、库存高企时,老总就全民动员,开展降库存运动。于是销售拼命把货往渠道压,采购勒令供应商近期少发货,生产线上也在勒紧腰带,把那些过程库存都消化掉。
其实库存取决于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是结果,而不是根源。如果不能提高供应链流程和系统的能力,例如压缩采购前置期、提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缩短生产周期、有效控制设计与计划变更的话,就没法从根本上降低库存,过不了多久库存就出现“反弹”,于是新的一轮运动又不得不开始。
究其原因在于两大根本诱因没有解决,即周转库存和安全库存,前者涉及到周转周期,后者则是为了应对不确定因素。
周转库存周转慢
周转库存是企业正常运作需要的库存,包括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此类库存取决于周转周期,例如企业采购前置期是6个星期,那么在供应商处,就必定有6个星期的库存分布在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而运输需要两三个月的话,同时意味有两三个月的在途库存量;最后的加工、组装和测试共需8个星期,那么就又有8个星期的过程库存。
不缩短周转周期,就没法从根本上降低周转库存,而周转周期取决于系统和流程的能力。就系统来说,精益生产围绕产品设置生产设备和产能储备,生产周期一般较短;而大规模的生产线则正好相反。就流程而言,企业拿到客户订单后,如果内部审批的时间过长,则会直接影响周转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企业试图通过设置审批环节来梳理流程,“乱世用重典”要求层层审批,连MRP自动产生的订单也要审批,一个请购单,从生产到采购、财务、副总、老总签完字,三四天就过去了,如果有人出差,时间就更长,结果只能徒增周转周期,适得其反地增加了库存。
企业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生产环节,因为看得见、摸得着,其实生产只占周转周期的10%左右,90%的流程是工序间的等待和行政管理,即常说的“走流程”,从客户角度讲,这些流程并不增加任何价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很多精益制造项目将生产流程作为改进目标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些流程虽然司空见惯,但调整起来并不会一蹴而就,尤其是体量较大的企业,流程就如库存,容易往上加,很难被削减,于是越来越臃肿,成为“大公司病”的一部分。代价除了反应慢,就是周转库存越来越高、成本随之水涨船高。
安全库存不安全
周转库存是为了维持正常运转,而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不确定因素。为了应对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和临时用量增加等风险,企业都会根据平均消费速度设置安全库存,而运动式降库存会对此造成破坏。
每到季度末,为了使季度报表上的数据可观,一些上市公司就开始“瘦身”,缺少的货暂时不补、手上的订单尽量发给客户,采购部也不让供应商送货来。然而一过季末,补货渠道统统打开,库存如洪水般流进来,物料系统给供应商下达催货指令,于是供应商就加班加点生产,下游的二三级供应商也开始连轴转。扭曲了的需求沿着供应链传递,形成典型的“牛鞭效应”。
为应对这种需求起伏,整个供应链要么储备额外产能,要么增加安全库存。在人员、设备产能既定的情况下,增加安全库存就成为首要选择。在一个动辄四五级的供应链里,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库存叠加在一起,数量就相当可观。一旦需求变了,呆滞库存就是麻烦,“账面上是赚了,但都赚进了库存”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治标不治本的库存控制措施不如不作为。2006年笔者进入全球库存计划领域,负责硅谷一家高科技设备公司在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的备件计划。刚开始,部门只有三五个人,处理一两千万美元的库存,每次召开电话会议,大家开口就是催料。好不容易这个物料的问题解决了,那个物料需求又冒出来。更为恶劣的是,一些物料短缺,另一些物料却过剩,有时候数十万的物料,就因为客户需求变化而成为呆滞库存,最后被迫注销。到了季末,整个团队就开始降库存运动,前端尽量把货往客户那里推,后端封住补货渠道。
需求管理是关键
实际上短缺、积压都是噪音,是表象而非根源。有短缺是因为预测不准确,比如销售部在推销某种产品时,计划部门不知道或者知道得太晚;有过剩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有时候客户两三个月没有下订单了,而整个供应链还在继续生产。
为什么预测不准?是因为企业跟客户端联系不紧密,需求管理不到位。解决方案就是改善需求管理流程。针对大客户,企业需要建立计划员与客户经理、销售团队的定期会议机制,逐项讨论客户端的变化,以及对物料需求的影响,把需求变动及早通知给采购与供应商。这样就从前端理顺了需求计划管理,为采购和供应商留出更多的响应时间。在供应端,针对需求变动建立闭环执行流程,定期跟进、汇报执行进展。
单纯从库存计划的角度来讲,周转较快的材料的库存一般不容易被降低,它们都是企业的正常需要;降库存,就得从周转慢、货值高的材料开始,因为这些物料的安全库存经常设置过高。降库存运动需要触及系统和流程,而不是管理噪音。噪音是标,能由系统自己纠正;模式是本,必须通过改进系统来解决。
上一主题:梁宝寺公司民主管理汇集发展正能量
下一主题:虞文品畅谈兴乐管理创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