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大芬村这个聚集了上万名画工、每年复制超过100万张油画作品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大芬村一直以来被深圳市政府视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
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以及版权困惑、房屋租金急剧上涨的多重夹击之下,深圳大芬村油画产业正处于一个谢幕前的状态。
有关专家表示,大芬村的衰落折射出原创力的严重危机,这也是大芬村油画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但大芬村以复制为主的模式定位,以及长期背负的山寨标签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原创力衰弱的弊症恐怕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大芬村油画出口萎缩
大芬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以前这里还是二线关之外,属于深圳城郊,后来城市建设,这里的交通更为便捷。在深圳市内各地铁站可以转乘到大芬站。
大芬村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占地仅4平方公里,原住民仅350多人,却云集了6000多名油画从业人员,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画家和画师,有大小画廊及门店1100多家。
在大芬村,不但可以见到国际上著名油画家的作品,而且可以了解国际油画市场的走势。大芬村的画廊复制的油画作品都是市场最流行的名画。
据统计,大芬村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达到了100多万张。2010年,大芬油画村实现年产值35亿元人民币,其中内销和外销各占50%,被国内外的艺术同行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1989年,一个名叫黄江的香港画商来到大芬村,找了几名画工,租用一间民房,开始复制油画作品。黄江的这一无意之举,已经迈出了国内少有的油画加工、出口产业的第一步。
一时间,四面八方的绘画人员,包括绘画爱好者、美术学院毕业生,甚至小有名气的画家纷至沓来,在大芬村租房创业,聚起了人气。
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师或画工在大芬村安营扎寨,“大芬油画村”的规模一年一年扩大,名声也逐年提高。并形成了大芬油画生产、采购和集中外销的一条龙体系。
如今,大芬村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大芬村采取来样订货生产、按订单交付日期完工的生产模式。画工们日夜勤奋创作描绘,及时交货。
目前,大芬油画大多面向外销市场,欧美等地市场画商下订单,经香港或深圳大芬等地经营者接单,派单给画工,画工生产制作再交由香港、深圳经营者出口、结算。
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绘画作品源源不断地经香港运往海外。大芬村油画公司从去年开始亮相广交会,接到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土耳其等国的大量订单。
大芬村画廊的油画刚开始模仿起步的,销售的油画都是复制市场最流行的名画作品,到了后来很多画师都来这里创作,开始有了很多原创作品。
有人说大芬村的油画属于比较廉价的“行画”,油画的质量不高。在大芬村,你可以买到几十块钱一幅的国外著名画家的临摹作品,也可以买到真正的原创油画。大芬村的神奇,就是让油画这种位居高堂的艺术,褪去高价的圣神,走入寻常百姓家。
分析人士表示,大芬村的运作模式是“订单-原材料供给-产品复制加工-出售”,它虽完备却单一,虽高效却低端,加之低廉的劳动力,薄利多销而非技术含量取胜,其门槛很低,极易复制。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大芬村遭遇重创一一由于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导致订单数量滑坡,2008年秋季的广交会上,以往至少能签四五千万元大单的大芬村几乎“颗粒无收”,大部分公司当年订单减少幅度为25%至80%,销量骤跌使部分油画企业濒临倒闭,资金链断裂的画商只好转让画铺,大批画师奔赴京沪等地谋生。
2012年下半年以来,因为欧债危机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依赖出口的大芬油画村受到巨大影响。相关数据显示,大芬村2012年上半年销售额出口下降14%,原来的出口大户德国,连续数月订单为零。
分析人士表示,因为大芬村的油画主要出口欧美,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之下,市场需求量下降,而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也就制约了整个大芬村向前发展的步伐。
大芬村出口订单少了,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每个画廊门前冷冷清清,仓库里的画作堆积如山,大量的画工、画师和画商相继离开了大芬村。大芬的没落不再是“狼来了”的故事了。
一位对大芬村油画产业素有研究的深圳艺术界资深人士表示,近年来大芬村正在加快萎缩,最终恐怕难逃消失的命运。
大芬村遭遇多重夹击
分析人士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大幅萎缩,以及版权困惑、房屋租金急剧上涨的多重夹击之下,深圳大芬村油画产业正处于一个谢幕前的状态。
据称,大芬村每年复制超过100万张世界油画作品、畅销欧美等十余个国家。大芬村流水线式生产的行画(即画作复制品),也面临版权问题的困惑。
油画是一种耗时、耗工、价格昂贵的高雅艺术品,欧洲古典时期一幅油画通常要数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而在大芬村,不掌握任何绘画技巧的人,只需数月便可成为熟练画工,一天可克隆十多幅凡高名画《向日葵》。
大芬村从未掩饰自己是靠“行画”发展起来的,然而临摹别人的作品,自然又牵涉到版权问题。按销售量算,大芬村目前经营的油画约90%是复制国外名画,是否征得了原作者的同意、是否属过了保护期的作品、是否依法向原作者付费等都无法回避。
大芬村的一些画廊里挂满了古典风格的油画作品,有人物,也有风景,标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但很多画上都写着“原创”二字。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临摹作品。
据称,自大芬村创建以来,还从未遭到与侵权有关的诉讼,但“行画”制作中确实存在著作权问题,给大芬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大芬油画的版权问题已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要求大芬村对油画作品的版权现状进行自查,并进行了复查,要求大芬油画村相关企业,在复制已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时要标原作者名字、标作品名称、标临摹者的名字。
与北京798艺术区相似,租金的飞速上涨同样是大芬村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棘手难题。由于土地面积相对狭小,画师、画工等油画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造成用地饱和,近年来大芬村房租一涨再涨,对许多企业和商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负担,极大地制约了大芬未来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大芬村店铺租金大幅飙升,基本上1平方米的月租金都在500元以上,有的在几年之间就上涨了3至5倍,最少的,一年的涨幅也在20%至40%之间。
早期的大芬村,铺租很便宜,画家们收入虽不高,但生活压力小,日子倒也惬意轻松。随着大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租金也越来越高。房租成了各画廊最主要的压力,大家收入不少都交了房租。
在高租金的压力下,画商的人力成本也在增加。而且画工的一幅临摹风景油画才卖到几十元或100多元。画技难度大的大幅油画也才卖到几百元至千元。
与此同时,大芬村模式被浙江义乌、福建厦门、江西上犹等地复制。大芬村逐渐被全国其他一些类似的商品油画产业基地所超越。
大芬画家生存艰难,是走是留?2013年8月,在江西上犹县拔地而起的“中国油画产业集散地”,将众多曾在大芬村驻扎多年的艺术家、油画家、青年新锐绘画力量引至赣南。昔日的“中国油画第一村”,面临被挖墙脚的命运。
“归属感”是艺术家隐隐作痛的伤疤。很多大芬村画家的心结是:房租太贵,画价太便宜,深圳的艺术文化市场始终发育不良。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大芬村所面临的首个“离别”危机,早在2006年末、2008年末、2009年末、2013年年初等多个时段,均有大批驻村画家“出逃”。
远走他乡的画师们过去大多选择京沪,但他们仍如一棵棵跌宕的浮萍,用高额的生活成本维系着他们尚存的油画梦想。
而来自赣南的“招安”却可能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它或许会让艺术家结束背井离乡的命运,找回他们久违的归属感。
据称,江西上犹县中国油画产业集散地糅合了艺术与田园气息,与之相伴的青山绿水,把碧绿色延伸到目光所及之外,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而且交通很方便,离赣州机场只需要25分钟的车程。
上一主题:感官消费:生活美学体验经济兴起
下一主题:逐渐规范化 珠宝业一路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