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在体制设计上是管理者、评价者、举办者合为一体的,这种体制往往造成政府和大学边界不清、权责不明,大学里党、政、学也捆绑在一块儿。大学去行政化似乎是一条漫长但又必须走的路。
教师需分类管理
最近,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几乎每位院长都表示,自己每天都面临许多“改革”的问题,但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限制,院长们只能在“螺狮壳里做道场”。
尽管目前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存在较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一些一线商学院已经开始对自己原有的教师体制和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
事实上,不少商学院已经对自己的教师开始了分类管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凌教授表示,现在的教师生存压力非常大,一方面要做研究并发表国际论文,一方面还要给MBA、EMBA,甚至本科生讲课。因此,设计出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让教师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便成了当前商学院非常迫切要做的。
兼顾“国际”和“本土”
商学院的院长们在平衡“国际化”发展和“本土化”上,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
“国际化和本土化有些时候是有矛盾的。”陈凌拿自己的学员举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培养的学员主要是“浙商”,不少“浙商”很早就走出国门,尤其改革开放之后,浙商们掀起了“移民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院培养的学员便有了“国际化”背景,但这些学员前来听课又非常希望教授用中文讲授,但他们的后代却又需要用英语授课。“因此我们还需要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陈凌强调。
呼吁更多自主权
此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在体制设计上是管理者、评价者、举办者合为一体的。这种体制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党政分工不明确;二是现行体制下教师、学生、职工的地位不明确;三是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缺失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四是学生权利处于真空状态,学生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有院长呼吁,管理层需要给学校更多的之主权,教育领域的更多突破需要政府决策层更大的突破。
上一主题: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EMBA在京扩招
下一主题:2014年经济新规“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