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本报课题组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6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3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67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7元,同比增长15.4%。
一、化德羊驼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当研究化德县的服装产业时,《化德县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大事记进入我们的视线:
——1984年,由皮毛厂会计焦维获得一条信息,中共化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引进絮片生产技术,依据资源,发展羊绒絮片服装生产;
——1987年,县羊毛绒絮片服装生产被批准列入“国家科技星火计划”;
——1988年5月,化德县“高档羊绒絮片防寒系列服装开发”,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了国家服装行业空白。同年12月,星火厂高级羊绒絮片系列防寒服装获“国家科技星火奖”。焦维、鲍世增获该项目个人“国家科技星火奖”;
——1996年7月,县服装管理局成立;
——2003年5月,化德县服装园区始建,于同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追溯这些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化德县羊驼绒絮片防寒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两个发展阶段。
(一)羊驼绒服装产业的兴起
在棉、毛、丝、麻、羽绒、化纤六大服装原材料中,用羊毛做填充料制作御寒服装,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是正式作为科技开发项目列入国家一级计划,继而又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化德县是国内首家。据《化德县志》第九编第三章第七节“羊驼绒絮片服装加工”记载,1984年,化德县皮毛厂会计焦维在出差途中,得到了一条吉林某厂用棉花和羊毛合成物作原料制作被芯的信息,回来用当地的羊毛作原料试制絮片被芯获得成功后,组建了化德县第一家羊绒絮片厂加工絮片被芯,市场反映良好。1985年经过市场调研,尝试用羊绒絮片作填充物加工制作中老年棉裤,到北京大中商场推销,市场行情看好。1986年,化德县的羊绒絮片防寒服装产品因具有保暖、轻便、环保、透气性好、可以整体洗涤等特点,得到国家科委的重点支持,并将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应该说,这正是化德“服装产业梦”的开始。1987年该县开始组建国营星火服装厂,从河北蠡县、清河以及锡林郭勒盟等地购进絮片原料,从石家庄、天津等地购进面料及辅料,定点加工羊绒絮片防寒服装,并在北京举办展销会,深受消费者青睐。1988年羊绒絮片防寒服装产品经国家科委验收并通过鉴定,获得了“国家星火项目科技奖”。“星火”的点燃,从此拉开了化德县服装产业发展的序幕,并在全县迅速呈现“燎原之势”。
(二)计划经济发展阶段
从80年末到90年代末,羊(驼)绒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加工企业逐渐增多,多家集体厂也进入了加工行列。当时在全县有产、供、销能力的厂家有国营星火服装厂、国营被服厂、春风服装厂、新华服装厂等厂家。其中从业人数较多、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代表厂家是星火服装厂。该厂是全县第一个新建厂房、新购配套生产设备的厂家,也是国家星火产品品牌——“塞音”牌羊毛绒絮片系列防寒服装生产厂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加工服装30万件,实现利税60万元。这一阶段,全县从事服装产业的人数达到800多人,产量由最初的二、三十万件猛增到一百多万件,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型商场设立了销售柜台,建立了营销网络,尽管产品品种、规格单一,但市场销售行情好,利润可观。1998年首次突破二百万件,为构建服装产业特色县奠定了基础。
(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1996年化德县开始实施国有企业转制改革,羊驼绒絮片防寒服装生产厂家纷纷由国营或集体厂转为民有民营企业。这一改革,激活了全县服装行业经营发展机制,使服装企业走上一条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路子。同年,该县成立服装产业管理局,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预示着服装产业的“化德模式”必将诞生。从此,一批经营能人带头组建服装企业并迅速辐射到千家万户,形成了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这一时期,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一方面,由于机制的转变,参与服装产业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加工的服装数量越来越多,服装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私营企业和个体业主自行加工、无序竞争,加之政府扶持引导力度不大,数量虽得到迅速扩张,但质量却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产品附加值小,销售价格一路走低,服装产业由此陷入困境,前途多蹇。
经过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县服装产业从絮片生产、服装加工到产品销售逐步适应市场需求,迎来行业的“万木春”,服装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后,该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服装业的扶持力度,羊驼绒服装产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跨越,走上了一条依靠新技术设备、重管理人才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云鹏、东宝、利琪、雪绒、星火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些企业生产规模从原来年产几千件发展到几万件、几十万件甚至上百万件,产品质量也大大提升,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制作面料由单一的尼丝纺面料改用涤丝纺、弹力尼、美达棉及其他高档面料;防寒填充物由原来的羊驼绒絮片,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开发出针刺片、太阳绒等具有轻薄保暖特点的新产品,同时,自行研发出面料与絮片合为一体的合成片;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国家工艺标准要求;产品档次由低档次转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由群装化逐渐向时尚化、休闲化方向发展;产品品种由最初单一的羊驼绒絮片中老年棉裤发展到各种中老年裤、青年裤、弹力裤、美达棉裤、童装和各种马夹、大衣、半大衣、棉袄、棉被、被芯等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产品包装由低档次大包装向高档次精包装发展;销售方式也从一家一户地摊式销售转为在大中商场销售、代理销售等多渠道方式,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200多个县(市),还出口到蒙古、俄罗斯等国家。
2006年,化德县规划兴建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服装产业基地,该基地集产品研发、絮片生产、服装加工、交易流通为一体,推动着化德县服装产业由作坊式到工厂化的迅速转变。从2009年开始,化德县按照“做大、做强、做响”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其逐步迈向品牌化,其中瑞亨利制衣有限公司的“哈啦咿”商标获得自治区驰名商标,雪绒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绒雪蹄莲”“绒点”产品获得自治区名牌产品。同年,该县羊驼绒絮片服装代表乌兰察布市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和“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内蒙古自治区成就展”,进一步提高了该县服装产品的知名度。
2012年,化德县依托“京蒙合作”项目,将服装研发中心落户到北京上地高科技信息园,开工建设了服装创业园,构建了“研发销售两头在外,生产加工在内”的服装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羊(驼)绒服装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运营,促进服装产业提质提效。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服装产业,打造“中国羊驼毛绒服装集散中心”,他们规划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的羊驼绒絮片服装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7.5亿元。服装城坚持高标准规划、分期建设,按功能划分为原辅材料加工区、服装成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批发集散区、职工生活区五大功能区,形成以服装产业为支撑,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服装城一期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设6栋4万平方米的厂房,楼体为框架结构二层,局部三层,建设中采取节能保温措施。目前一期工程已于10月份竣工入住。化德县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大产品研发、精细化包装、外销宣传和质量监管力度,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力争打造1—2个区优精品名牌产品,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据统计,2012年全县拥有经营面料及辅料的商店有16家,絮片生产厂家23家,服装加工厂家235家,服装产量达2300万件,实现产值16亿元,从事服装加工的缝纫机工年人均收入在1—1.5万元,是农民年人均收入的3—5倍,企业主人均收入在30—50万元。服装产业特色县的格局已经形成,“服装产业梦”初步变为现实。
二、化德羊驼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十条经验
近年来,化德县服装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既得益于县委、政府的精心培育,也得益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提出了以富民兴县为目标,始终坚持“放水养鱼,藏富于民”,在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壮大产业。同时,他们积极营造宽松优良的服务环境,抢抓机遇,深挖潜力,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勇气,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该县为做大做强服装产业千方百计搭建发展平台,产业态势蒸蒸日上,创造了羊驼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化德模式”。其发展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十条:
(一)健全管理机构,创新服装产业管理方式。
该县成立服装管理局等组织机构,抽调熟悉服装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的同志,具体负责全县服装业发展规划、行业协调和服务管理等工作。同时对服装企业在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上按不同比例予以返还,扶持服装企业再发展。特别是近两年,该县县委、政府把服装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服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对服装产业的扶持力度。
(二)制定系列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为了扶持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装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培育和壮大服装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加强行业管理、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运行机制、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坚持放水养鱼,对服装业给予税收优惠,促进了服装业的科学发展。
(三)推行技术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2008年5月12日,该县政府出台《化德县进一步加强全县服装产品质量实施方案》,在全县服装产业推行技术标准体系,严格质量管理。加强安全和质量监管,做大做强服装产业。在此基础上,该县组织服装企业负责人代表和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多次赴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学习,逐步走上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满足市场需求的良性发展之路。
(四)谋划园区建设,推动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该县县委、政府在认真研究分析全县服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服装产业的长远发展,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建设羊驼绒服装城,制定无偿转让土地、政府负责园区“五通一平”等优惠政策,由服装大户联合开发占地12万平方米的集产品研发、絮片生产、服装加工、交易流通为一体的服装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品牌化进程,加快产品研发创新,实行产、学、研结合,走协同、协作、配套、联合、资源共享的路子。
(五)结合移民扶贫工作,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他们结合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进城农民进行以服装加工为重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全县农业人口已由2000年的13.2万人减少到现在的9万人,年均分流转移劳动力6000人,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2万多人增加到现在近6万人,其中仅服装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全力抓好服装生产机工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服装机工2000余人。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进城农民就业和服装产业机工短缺问题,而且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六)拓宽融资渠道,重点争取资金支持。
为了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促进服装业加快发展,化德县与乌兰察布市金融办等7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金融支持化德县服装产业发展政银合作意向书,每年为服装企业协调解决贷款1.3亿元。2011年,争取乌兰察布市下达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00万元,同时为两户企业申报了扶持企业发展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七)借鉴沿海经验,提高产业竞争力。
为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等,县政府先后多次组织服装企业负责人代表赴上海、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发展信心。据调查,全县大部分服装企业更新了设备,引进了压花机、自动熨台、自动断布机和裁剪机等设备,多数企业聘请了服装设计专家研发新产品,并按照国家服装生产标准严把质量关。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打造化德县服装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八)学习现代经营理念,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积极引导全县各服装企业由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现已注册成立40多家有限责任公司,还有多家企业正在筹建和申请办理之中,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合理规范。
(九)抓住机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县更新电动缝纫机1300多台,新进电脑刺绣机68台,絮片机70台,新进梳毛机30台,形成了年加工300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
(十)科学实施系统管理,构建现代服装产业格局。
他们对服装产业进行统一的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对现有的絮片加工厂、零散服装加工厂(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形成“行政统筹、市场运作,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现代服装产业发展体系。
三、化德羊驼绒服装产业在国内的地位
防寒服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混合材料。目前以天然材料为内芯的防寒服为主流,主要包括羽绒服、棉服和羊毛、羊驼绒保暖服三类。从目前市场格局看,羽绒服毫无疑问是防寒服市场的主力军。
从全国来看,我国防寒服装产业主要集中于江苏常熟、陕西榆林和内蒙古化德县。
常熟市羽绒服产业独领风骚,是国内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集中在虞山和古里镇。多年来,虞山镇纺织产业中服装、面料、家纺三大产业共同发展,使虞山镇荣获了“中国防寒服家纺名镇”“江苏家纺名镇”“江苏纺织面料名镇”等产业集群美誉。目前全镇现有服装生产企业365家,从业人员3.8万名。虞山镇拥有中国名牌两个、省级名牌12个、苏州名牌16个。其中以“千仞岗”“月龙”“雪韵飘”“飞亚达”“爱博尔”“梦娜世家”等为代表的防寒服品牌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古里镇倾力打造“古里服装”和“古里针织”两大区域品牌,扩大针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的集聚效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镇服装针织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利税达20亿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该镇拥有中国服装业惟一的“中国世界名牌”——波司登,多年来一直引领中国羽绒服装的流行和发展。此外,“风之韵”“七彩马”“绅贵”“大红鹰”等也是国内羽绒服的知名品牌。
全国羊毛和羊驼绒防寒服的市场规模为几十亿元,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区,其中榆林和化德县的防寒服产业非常典型。
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独具特色的服装产业门类,由于其产品依托陕北丰富的羊毛绒及其他毛绒资源,以羊毛、驼绒、牦牛绒为填充物设计开发的各类防寒服,羊毛驼绒被等系列产品。远销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蒙赛尔等一批国内区域知名品牌,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是羊毛大战催生防寒服产业。1988年我国羊毛主产地之一的榆林,经历了一场震惊国内市场的“羊毛大战”。当时由于国内羊毛资源稀缺,榆林羊毛以其品质较好,资源充足,成为当时市场的抢手货。榆林一些羊毛经销商见利忘义,开始向羊毛里掺沙子、装石头,最多掺假量达到20%以上,由此败坏了榆林羊毛市场的声誉,最后导致各地市场对榆林羊毛的抵制,榆林羊毛大量滞销。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倡导的养羊业的发展。为了尽快找到榆林羊毛新的出路,陕西省服装研究所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研究开发榆林羊毛防寒服及制品”的科研课题项目,在西北纺织工学院师生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研发,省服装研究所完成了科研项目,并将项目技术成果、设计产品转让给横山县四九服装公司,经过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短短几年内“四九”牌羊毛防寒服就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畅销产品,到1993年,以杨文轩为总经理的“四九服装公司”已成为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享誉省内外的陕西重点服装企业。
二是四九服装公司的兴衰带动了陕北羊毛防寒服产业的发展。1994年,四九服装公司为了求得快速发展,将总部由横山迁往榆林,与榆林市羊毛衫厂合并组建地区服装总公司,由于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体制、产品研发、资金供应、货款回收等一系列问题,到1996年导致公司大量库存积压,企业亏损严重,一度声名远扬的服装公司最终出现了停业破产。一大批羊毛防寒服企业由此破茧而生,曾经在四九公司工作过的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人员及其配套的羊毛絮片供应客户,纷纷参照四九公司的模式,成立自己的公司,到2000年前后,涌现出羊老大、七只羊、兰花花、红柳、乐寒等一批骨干企业。榆林市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每到销售旺季,榆林城到处车水马龙,“党政工学商,一起搞服装”,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是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促进了产业园建设和品牌化运作。2000年,虽然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较差,单一批发的经营模式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2001年10月,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与榆林市政府,在中国纺织报社的大力协助下,主办了“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分析榆林防寒服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步骤。会后,榆林市政府在西沙规划了土地,设立了轻纺工业园,一批骨干企业如羊老大、七只羊、兰花花、红柳、蒙赛尔先后入园,形成了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的重点品牌企业。羊老大、七只羊等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先后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企业,并连续五年在央视做广告,成为国内知名的区域化品牌。
四是推动榆林建设成为中国羊毛防寒服产业基地,开启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篇章。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过贯彻落实国家和陕西省纺织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榆林市有5家重点服装企业获得了省政府600多万元的财政扶植资金,带动了企业技改投资2亿多元,大大提升了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此背景下,“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探讨了羊毛防寒服的未来发展。
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主要分布在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米脂县等区县,规模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小型企业120多家,年产量2000万件,年销售额20亿元。主要品种有羊毛、牦牛毛防寒外套、马夹、羊毛绫针织裤等。
鉴于化德县服装产业与常熟市羽绒服产业没有可比性,评价化德县服装产业在我国的地位,仅就与榆林市防寒服产业进行比对分析。
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量1990年突破100万件,1995年突破500万件,2000年突破1100万件,2004年突破1500万件,2008年突破2000万件,2012年突破2300万件;服装产业产值1993年突破1亿元,2007年突破10亿元,2012年达到16亿元。
从生产能力和规模看,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业与榆林市相比,都具有2000万件以上的规模;从发展历史看,化德县作为羊驼绒服装产业的发源地,化德县显然要早于榆林市;从品牌影响力看,化德县不及榆林市;从产品特色看,化德县系羊驼绒服装特色,而榆林市主要防寒服企业系生产羊毛防寒服,没有驼绒;从产业地理布局看,榆林市分布在榆阳区、横山县、米脂县三个区县,相对分散,而化德县属于民族地区,其服装产业集中于6万人口的县城,产业集聚程度明显高于榆林市。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化德县是我国防寒服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我国羊驼绒服装产业的重镇,堪称“中国民族地区羊驼绒服装产业第一县”。
上一主题:迎接全球金融经济基本格局的再调整
下一主题: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和企业角色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