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有一次看中国政策论坛的电视节目,其中一个来自广东的官员谈道,广东 的荔枝能够卖到新疆,而广东人也能吃到来自新疆的哈密瓜,这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这是市场的力量。我不知道,这是这个官员的原创,还是从某位学者的文章中 摘录的,反正“这不是哪个政府规划出来的,这是市场的力量”之类的语言经常出现在一些学者的文章中。
上面这个案例,乍听起来非常有道理,政府确实没有规定广东将荔枝卖到新疆,也没规定让新疆将哈密瓜卖到广东,这确实是有一些搞经贸的企业家完成的,但这背后就没有政府的作用吗?不仅有,而且很大。
试 想,如果没有政府修好从广东通往新疆的铁路,广东的荔枝能运到新疆吗,新疆的哈密瓜能运到广东吗,恐怕早就在路上烂掉了,哈密瓜和荔枝这一贸易关系的达成 前提是道路,在商业领域任何产品都有“销售半径”的概念,比如水泥的销售半径是300公里,超出了这个半径就不合算了。同样,哈密瓜和荔枝这些水果也有他 的销售半径,这些销售半径就是在其腐烂之前所能运输的距离,当然这中间也要考虑运输成本所带来的价格加成,而高速道路的出现就扩大了这些产品的销售半径, 这才出现了相距几万公里的地方也能吃到对方水果的现象。
当有了铁路之后,剩下的事情是极其简单的,只要几个小贩就能完成了,即使在现代 市场观念远不存在的古代,就有小贩将中国的丝绸远距离贩卖到欧洲的意大利,当然在现代化的公路和机动车出现之前,也只有那些诸如食盐、丝绸、香料这些又轻 又贵的产品才具有较大的销售半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当地销售。而铁路的修建则完全是政府规划的结果,私人资本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
从这个案例的分析中,我们根本看不到市场的力量、企业家的精神,反而是政府的规划在起重要作用,而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就是互通有无。
其实,在经济界,政府的力量一直被低估,而企业家的力量一直被高估,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政府是搭框架的,企业家是填缝的,如果框架搭不起来,填缝的就没法开展工作,框架搭得不够大,填缝的人就没事可做,这其中谁重要,一目了然。
也有人将企业家的精神归结为创新,但是绝大部分大的创新并非发生在工厂的实验室,而是发生在大学的实验室,而大学的创新则需要政府的先期投入,企业的创新最多着眼于五年,十年,而国家规划的创新则可以着眼于十年,二十年,这是整个社会创新的基础。
企业家所做的创新是有限的。就拿大家比较推崇的乔布斯来说,此人被推崇为伟大的企业家,他不过将手机改造成了一个大玩具而已,迎合了一些无所事事的小青年的娱乐需求而已,而即使没有他,智能手机照样会出现,只是乔布斯快人一步,仅此而已。
真 正伟大的企业家,他们都喜欢从政府的规划中发现商机,当然,他们这样做绝不是为了做政府生意,而是发现商业机会和商业趋势。在中国,企业家们普遍看新闻联 播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而大谈政治新闻在任何国家都是高端精英社交的一大部分。即使是科技的发展趋势,也往往要经过政府资助、规划和前期推广才能转化为商 业,而完全由企业家做的都是那些微小的创新,而这些微小的创新往往也与政府对相关行业进行支持的大环境有关。
将政府的力量抛到一边,盲 目吹捧企业家精神不仅背离事实,也违反经济发展规律。其实环顾世界,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是重视政府力量的国家,比如北欧、德国、中国等,而那些信奉 自由放任的国家没一个有好结果,“新自由主义”的实施结果是在短短10年内就摧毁了十几个经济体,使这些国家陷入长期混乱、停滞或是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当 中,其危害超过了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包括美国都成了受害者,遗憾的是在中国还有人吹捧这些失败的东西。
上一主题:国外电动车能否冲出中国“雾霾”
下一主题:新“中国制造”海外形象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