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对于长期举步维艰的中国钢铁业来说,已经难以用“严寒”来形容行业的 困境,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大面积亏损出现、产能过剩顽疾久治不愈、需求持续萎靡不振……钢铁业似乎陷入了漫长、极寒的“冰河时代”。4月28日,中国钢 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透露,今年一季度,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个季度。对于中国钢企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 走出接二连三的冬天,无论是各种自救途径还是对国家改革政策的有效利用,都应成为化解严寒的“利器”。
利润“跌跌不休”
今年一季度,钢铁产量仍然增长,库存大幅上升,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造成钢材价格持续下滑,钢企利润也“跌跌不休”,全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据 中钢协最新数据,今年1、2月钢材库存明显增加,到2月末,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量最高达到2086万吨,比年初增加735万吨,增长54.42%。 3月库存有所下降,到3月末,钢材社会库存为1941万吨,比年初仍增长43.65%。库存大幅增加,说明需求较弱、产量较高。
产能过剩必然拖累钢价。3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4.83点,同比下跌11.28%;环比下降1.63%,这已是钢价连续第七个月下跌。整个一季度,大中型钢企钢材结算价格每吨同比下降368元,降幅10.14%。
当 钢材卖出“白菜价”,钢企的日子变得格外难熬。据悉,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88.87亿元,同比下降0.79%;实现利润-23.29 亿元,同比减少56.04亿元,由盈变亏。行业累计亏损面45.45%,同比增加14.7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0.27%,同比下降0.64个百分 点。
除了国内市场形势严峻外,钢企出口也遭遇贸易摩擦冲击。虽然今年一季度钢材出口保持大幅增长,但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 和贸易争端明显增多。2013年涉及到的贸易摩擦有25起,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国、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双反案件7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预计后期 增长幅度会逐步回落。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虽然钢铁企业纷纷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对标挖潜、节能降耗、扩大非钢产业收入等降本增效措 施,但由于产能过剩严重,产业集中度低,钢材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后期也难以大幅提高,加上矿产商处于垄断地位,致使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越来越大。”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坦言。
对于后市,张长富也并不乐观,他预测,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资源、能源、环境 及交通运输价格、财税改革加快,将进一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全行业高成本、低盈利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同时,企业普遍反映银行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控 制,面临资金紧张、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预计二季度钢铁行业盈利状况会稍好于一季度,但盈利水平难以大幅提高。
南京钢铁董事长杨思明则公 开指出,“行业真实的亏损情况可能比统计报告上严重”。近期,钢厂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在60%以上),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开始出现。“不少银行收紧对钢 铁业的贷款,有的减了10%以上。地方政府对发展钢铁业从扶持转为限制,在环保、土地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行业的感觉是,已经从‘钢铁元帅’变成‘过街 老鼠’。”杨思明说。
怎样走出逆境
钢企如何走过漫长的逆境?业内普遍认为,多元化发展是缓解钢企经营压力的一条捷径。
“有条件的企业会想方设法挖掘产业链以外的增值空间,”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现在钢铁主业下游需求没有实质好转,销售量上不去,再降低成本经营效益也不会有明显改观,拓展非钢业务,选对了时机和市场,如果成功,谁走在了前面,谁就将拥有市场和未来。”
鞍 钢总经理也表示,进入“十二五”之后,针对国内外的经营环境和鞍钢集团的自身情况,鞍钢在企业增长模式上突出做强,突出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力来增 强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理念。鞍钢提出,到2015年,全面实现盈利,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新产品贡献率达到25%,非钢收入占比达到30%以上;到 2020年,企业计划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非钢收入和利润占比达到50%以上。
因养猪而成为关注焦点的武钢集团,一直没有停下拓展非钢业务的脚步,此前,其又成立了武钢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意在整合旗下包括第三方物流、港口、仓储、物流园等物流板块资源,规划五年物流板块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集团支柱产业。
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告诉记者,多家钢企之所以能够盈利,靠的不是主业,而是非钢产业的盈利。“没有非钢产业的补充,钢铁厂经营处境会更糟糕,前行步履会更艰难,就连宝钢其实也是非钢产业在支撑。”
对非钢产业的“大行其道”,张琳表示,“原则上钢厂就应该踏踏实实专心炼钢,如果脱离钢铁领域太远,确实不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国企。只是,作为一家企业,盈利了才能养活工人,不发展非钢产业,仅仅靠钢铁主业,没有需求终究是不盈利的”。
张长富则指出,发展非钢产业不等于要放弃钢铁主业,钢企首先应该把主业做精,提升其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同时,进行多元化发展,培养盈利新亮点。比如宝钢,其钢铁主业就很精,同时又涉猎了多个企业产业,并且实现了盈利。
四大“微刺激”
能否拯救钢铁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苦修内功外,有不少钢企人士也在押宝国家出台的“微刺激”政策会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在 本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了三项被称为是“微刺激”的举措,包括继续减少小微企业的税负;筹措资金进行棚户区改造;吸收 社会资本加快铁路建设。而在4月16日最近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推出了所谓“定向降准”的“微刺激”政策,即针对农业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行 业研究机构分析人员认为,近期宏观面推出的一些“微刺激”政策,对二季度经济增长将会产生一定的稳定作用,这有利于钢市的运行。中钢协相关负责人也指出, 国家出台的“微刺激”政策,加大了对铁路、棚户区的投资,且鼓励民营资本投资,要知道,投资不仅对于经济增长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其与钢材的需求关联度也 非常高,所以对钢材的消费肯定是利好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初以来,房地产行业走势并不明朗,多数城市楼市开始降温,在此情况 下,棚户区改造和铁路建设的发力毫无疑问对钢材需求量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不过,棚户区改造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铁路的建设耗时更长,所以由此带来的钢材需 求释放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换言之,近期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对钢市的提振效果是“细水长流”的。
因此,本轮政策更多地还是在心理层面对市场形成了提振,其释放的实质性利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市场心理归于平静时,钢价的涨势也将归于平静。所以总体来看,“微刺激”政策不会对钢市起到救市作用,接下来钢企“高成本、高产量、低价格、低效益”的状况仍将延续。
出路在兼并重组?
在不少人看来,虽然钢铁行业的困境是多原因所致,但其中居高不下的产能绝对是一大主因。
而且,从现在钢铁市场运行来看,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并且还在发酵。
公 开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达10.68亿吨,同比增长11.4%;粗钢产量达7.7904亿吨,同比增长7.5%。而昨日, 中钢协进一步预测,今年我国钢产量还可能增加2%-3%。而与此同时,我国钢材消费量已进入峰值区,难以消化更多产量。
就在钢铁行业饱 受产能过剩之苦时,去年1月22日,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12家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 高产业集中度。目标到2015年实现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7家具 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上个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和职工 安置政策等。
然而,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酝酿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近年来,钢铁业并购步履维艰,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数据显示,2013年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9.4%,继续呈下降态势。为何我国钢铁行业兼并如此步履蹒跚?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长江证券研究员刘元瑞曾称,钢企虽然在亏损,但其产业链很长,收入很大,给政府贡献了很多税收,又解决了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钢企的兼并重组肯定会受到地方阻力的制约。
也 有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坦言,从行政层面推行兼并重组,其实很难执行下去,最终还是需要从市场层面去推动,比如钢铁企业到一定程度后实在生存不下去了,它 自然会有兼并的需求,但当企业还有收益的时候,那么这个推行是非常难的。比如说地方政府跟中央之间的,一个央企要并购一个地方企业,那么最终税收归谁?此 外一个地方企业跟另一个地方企业并购,两个地区之间也会有一个矛盾。
对此,中钢协也建言,其实,在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上,已经实现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但希望国家各部门尽快下发具体实施意见,推动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成效。
对话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
行业低迷
还要持续三五年甚至更长
记者:在钢铁行业长期受困于产能过剩之时,还有一些新的高炉在违规开工生产,以往有些地方政府会支持当地企业生产,甚至给予其补贴,现在还会不会这样?据说有一批钢企已经停产,具体比例是多少?
张 长富:我们确实了解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有新开工的钢铁项目,有些高炉也在违规生产,这是个敏感问题,其中原因也很多。总体来看,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从中央到各地方都应该反思。中钢协也建议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杜绝这种情况。至于钢厂关停,应该说有的钢企是按照相关规定淘汰落后产能关厂的,这应该坚持下 去。另外,有的企业也确实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退出,中钢协也在高度关注,但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提供。
记者:有人说现在钢铁行业已经进入第三个冬季,请问您认为行业还要经过多少个冬季?另外,中钢协联合钢企就行业的困境向国务院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反映,是否得到回应?
张长富:有的人判断去年四季度行业进入冬天,但业内更多人感到今年以来才真正到了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对于行业的问题,中钢协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务院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反映,我觉得应该会引起关注,相关部门也会认真研究解决办法。
记者:国家出台的“微刺激”政策对钢铁业影响能有多大?接下来钢材需求能否上升?
张 长富:一直以来,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我们注意到,“微刺激”政策的出台,将加大对铁路、棚户区的投资力度,并且还鼓励民营资本投 资。这会拉动钢材的需求,对钢材的消费是利好的。但钢铁行业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行业整体内外交困的状况不会有太大改变。
记者:2012年对钢企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2013年好像状况有所好转,但到今年一下子行业又入严冬,请问今年突然如此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今年这种困境还会持续多久?
张 长富:我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出现的问题绝对不是暂时的,而是阶段性的,造成困境的原因也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多种因素。因为中国钢铁工业已经经过20多年的快速 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少问题在现阶段集中爆发。所以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痛苦的漫长的过程,绝对不会戏剧性地在短期内终结。特别是 行业发展受困于结构性问题,那就要调整结构走出困境,而这个过程很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
记者:请介绍一下目前钢企非钢产业发展的情况?
张 长富:非钢产业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战略问题,我认为,发展非钢产业不是转产也不是专业,不等于要放弃钢铁主业,但是钢铁这样一个总量过剩的行业怎么发展? 那首先就是把主业做精,提升其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然后再进行多元化发展,培养盈利新亮点。比如宝钢,其钢铁主业就很精,同时又涉猎了多个产业,并且实现 了盈利。
记者:目前钢企兼并重组的情况您能否介绍一下?
张长富:兼并重组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也算是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大课题。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要主导,企业是主体,行业组织是推动力量,需要真正落实政策,政府需要制订相应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行业兼并重组,“最好由国有企业带头”。
上一主题:美国的精神是实用主义
下一主题:部分经济新规5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