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充满信心吗?
[发布时间:2014-05-24 15:39:39 点击率:]

   人民币国际化会否失败?如果中国金融改革措施全面停顿将会怎样?这些都是笔者最近去欧洲路演时客户提出的疑问。

  过去几年,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普遍乐观。但最近,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影子银行问题以及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消息不断,引发忧虑。 2008年金融危机后,任何事都不该想当然,中国以外的人士有充分理由抱持这种怀疑态度。

  如果我们全面看待这些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显然是一列单向列车,不明朗的是其速度而非方向。政治举措是推动一种货币全球化的四个关键要素之一,其余因素包括活跃的金融市场、可观的经济规模以及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中国政府已展示出坚定的政治意愿,决心要推进经济改革。过去十年,中国全面放开人民币贸易结算,全球有四个城市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当局并与其他国家的央行签署24个人民币互换协议,还增加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其他措施陆续有来。最近,中国在上海设立自贸区、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并批准沪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当局政策变化之快,远远超过预期。

  此外,纽约、多伦多、巴黎、法兰克福等城市,都表示有意成为下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至少40家央行已投资人民币,另一些银行也正准备行动。这么多国家竞相分一杯羹,他们不可能全都看走眼。

  过去十年,中国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年底,A股市场总市值已达23.9万亿元(30万亿港元),债券市场市值达29.9万亿元。香港也应被考虑在内。 2013年发行额高达2910亿元的点心债,大部分是在香港发行。

  此外,自2010年以来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外汇日交易量已差不多翻了两番,2013年已高达1200亿美元,推动人民币交易量跃居全球货币第九位。

  过去十年,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不断进步,有望超过美国。过程中,中国能否维持增长步伐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即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减慢,但却不会完全停步。

  情况可以参考日元。日元一度前景良好,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失去上涨动力。如今,日本相当大一部分贸易额仍以日元结算,该国经济规模仍然庞大,令全球贸易伙伴难以忽视。中国GDP是日本的近一倍,但只有17%贸易额以人民币结算,可谓潜力巨大。

  中国正在小心审慎地向人民币国际化方向迈进。正如其他所有开创性的政策一样,中国已制定制衡机制,淘汰偏离其改革蓝图的参与者。例如,政府将风险管理任务分配给所有市场参与者,包括银行。市场参与者都要遵守规则,配合监管机构议程。

  有志在开放资本账户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银行,则一直承担把关的角色,帮助控制风险。由于公司已经可以更灵活地管理跨境资金流动,银行必须要弄清这些资金是否用于支持客户的真正业务需求。这将有助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一直致力担当中间人角色,将企业意愿向上反映,将政府的关注向公司传达,并帮助企业了解法规、找寻机遇,尤其是那些已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大银行。

  在开放资本账户方面,中国已走过漫漫长路。然而,这一切仍只是起步。最新批准的“沪港通”计划释出信号,说明政府将为认真的市场参与者推出更开放的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启动,所有迹象都表明其已走上一条不归路。公司只要意图正确,就不妨信心满满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