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意大 利博洛尼亚大学,就是以平等开放的氛围,吸引欧洲各地的学者、学生慕名而来、汇聚一堂,不仅孕育了多样化的学科体系,而且还催生了欧洲启蒙运动。今天,大 学发展的全球趋势表明,现代大学已不再是孤立于社会边缘、演绎着思想碰撞融合的“象牙塔”,而是通过知识扩散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在发达 国家现代大学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直接“孵化”了上万家科技企业和谷歌、思科等IT巨头,间接带动了全球 5.99万个企业,成为IT革命的策源地。
如果说企业是以要素配置实现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的市场组织,那么现代大学实质上就是以知识、 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配置实现多层次人才供给和创新技术供给的公共组织。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现代大学培养最能被人才市场青睐的学生,筛选和发现最为下游 企业和消费者接受的技术,即使这样的学生和技术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高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大学也呈现出异质性的特征。就像企业一样,大学 之间存在着文化融合与产出效率、学生竞争能力、科研成果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得最有效率的大学倾向于培养“领军型”学生、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并不断拓展 国际市场,获取最大份额的收益;而那些效率低下的大学,虽然不至于像企业那样被兼并,但是其生存空间越来越低层化和本地化。在美国,可以看到,现代大学竞 争的结果,是形成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大学并存的大学层级体系。
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过 渡到大众教育。据估算,2014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高考录取率约74.3%。随着中国适龄人口下降的长期趋势和全球性生源竞争对中国高等教育 的冲击,高考录取率有可能进一步创新高。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大学已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了调整分化阶段。笔者认为,当前大学同质化的治理模式将被打破,大学 治理能力提升的焦点是获取文化要素的配置权、提高集成再创新的能力、争取成为文化融合的枢纽;除了突出大学精神、大学气质、大学价值等大学文化外,“实 用”、“功利”的办学、科研导向或许正是大学参与同业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也不必过多会聚在对办学功利化倾向的反思,而是培 养一批有理想、有操守、有追求的学生,维持一支士气高昂、积极参与竞争的教学科研队伍,因为大学竞争必然使低效率的盲目扩招扩建难以为继。
大学成为文化融合的枢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国(区)内外文化的融合。事实上,中国的大学是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路径也与西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从全球价 值链的角度看,大学制度制定和规范设计的高端环节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作为追随者,中国大学近年来不断遭受各种竞争性冲击,如中国生源的大量外流、慕课 (MOOC)的课程竞争等,因此立足本土文化、兼蓄全球文化,做国内外文化的“路由器”显得十分必要。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 谈时,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 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二是代际文化的融合。大学治理的主体是由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学校管理者、 教师群体、学生群体、服务群体等利益相关者所构成。在传统视角下,大学文化建设和治理创新,总是习惯于根据利益划分和身份划分,试图从加强管与办、教与学 互动与交流的方面实现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其实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别,有40后的资深教授、50后和60后的中青年教师、70后和 80后的青年教师、80后和90后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而文化传播和消费本身就具有跨代特征(比如60后倾向于用电视看新闻、70后倾向于用电脑网络看新 闻、80后倾向于用微博看新闻、90后倾向于用微信看新闻),因此这些不同代的人之间思想、偏好、行为方式迥异,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代际差异更加突 出。克服代际文化融合的障碍,既是大学自身价值传播、知识传输、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保持文化活力、适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风潮的需要。
三 是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的交通技术和通讯技术日益成熟、大规模普及,社会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个人和组织以自己为 节点,广泛地向外扩散,形成联系的网络,既是文化创造的“自媒体”,又是他者文化传播的受众。现代大学正处于这样一张内外贯通的网络之中,大学的围墙也已 被网络所跨越,各种偶像文化、拜金文化、娱乐文化长驱直入,不断侵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这种影响危害极大,不仅使得大学文化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 干扰,而且当大学生成长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时,还将波及潜在的社会文化。促进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要大力发挥大学文化的导引作用,与其花大力气禁 制一些不良文化对大学的渗透(反而使学生徒增猎奇之心),不如加强正能量的文化传播,让学生在比较中增强鉴别和筛选能力,实现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并通过反馈社会文化匡正社会风气。此外,还要利用大学的信息集成的优势,将网络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碎片化的文化信息整合还原,用大学的公信力为文化正 名,减少各种信息扭曲和不实之言。
四是流行文化与创新文化的融合。随着信息社会中信息产生与湮灭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餐式的流行文化也大 量泛滥于大学校园。虽然这与大学所秉持的厚积薄发、求真务实的创新文化本质上相背离,但是也应该看到,流行文化强大的穿透力和适应性对创新文化的传播具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有效疏导、各取所长,可以为加快创新文化的扩散、加强大学的影响力提供支持。
上一主题:西部商学院推出EMBA创业领导培养项目
下一主题:阿里巴巴为何“给外国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