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生活方式与制度的“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4-07-09 10:52:22 点击率:]

  在缓解农村房奴的问题上,有 研究人士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做好舆论引导,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环保、宜居的理性建房理念,不可一味贪新、比高、求大;地方土地规划等职能部门要主动做 好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在建房时结合地方人文特色,做到合理规划、节约土地、注重成本,努力打造农村建房新理念。

  另一方面,要借助农民 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在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技能、转变消费观念的同时,合理选择养殖业、加工业等投资项目,适度将投向房屋建设的资金转变为生产资料,用于扩 大农业再生产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尽快纠正农民扭曲的价值观,逐步扭转在不少农民头脑中依然存在的“娶妻生子、挣钱造屋”的旧思想和旧习俗,走可持续 发展的富裕之路。

  专家表示,除却上述几点,推进城镇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也能缓解农村房奴、空巢的问题。

  农民工们常年在外打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中长期生活,当这些年轻一代逐渐成长,适应了城市里的节奏与生活,与农村脱节不愿继续回到农村生活时,农村的房子怎么办?

  冉艳的儿子王涛上学到高二,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在东莞的一家厂里做芭比娃娃,一个月工资有2000元左右。王涛表示了自己对目前这份工作的满意,且表明自己的生活并不苦,也透露了他想要去上海发展自己的想法。

  新工人们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从生活方式到消费模式,都已经是城市人了,很难重新适应乡村生活。像王涛这一代,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种过地,很小就在城市里生活,估计对土地和农村缺乏认同感。

  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发布的2009年调查数据,80后新工人平均寄回、带回老家的金额为5564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37.2%。而他们的父辈农民工平均寄回、带回家的金额为8218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51.1%。

  在 青年学者吕途眼中,冉艳们是夹在城乡之间的一代,有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经历,但是外出打工谋生已经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而王涛则是迷失在城市之中的一代, 他的工作已经是工业化的一部分,他的生活方式是娱乐和消费主义的一部分,他的发展梦想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年轻打工者生活方式的“城镇化”速度,已经逐渐超 过了制度的“城镇化”速度。

  在如此形势之下,打工者很需要逐渐融入城镇。

  专家表示,缓解“农村房奴”现象,最有效的 办法仍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转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只有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使 “农民工”变为市民,使农民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才能将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才能缓解“农村房奴”现象。

  今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该意见的“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李铁指出,对重点人群的改革,可根据不同规模的城市、外来人口所占的比重设置落户条件。如京沪居住和就业年限可以相对长一些,京沪辖区的郊区县和小城镇条件应适当放宽。“其他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条件。除居住和就业年限外,不可再行设置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