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编者按】 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探索符合 四川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精神,推进治理现代化,本报今日重新刊发陶武先同志于2000年8月所写的“邓小平治国艺术初探” 一文,此文已收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求理刍论》一书,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
辩势——
治国是在一定政治 思想指导下运用国家权力引导、控制和管理社会进程及社会生活的政治实践,治国艺术是治国者的理论、方法、谋略、经验通过治国实践在才能上的升华和结晶。邓 小平治国艺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邓小平高超的治国艺术提供了充分的诠释和验 证。邓小平的治国艺术是丰富的个人智慧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灿烂结晶,是党综合执政能力和成熟治国经验 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论的思想宝库,为各级领导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纵观邓小平的治国艺术,可以从辩势、为民、求实、开 拓、平衡、辩证多个方面略见端倪。
辩势——
在大局和方向上注重高瞻远瞩
孙子曾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①。治国如用兵,不辩势难以明利,不明利无以“制权”。对大局和方向高瞻远瞩的把握,是邓小平治国兴邦的前提。
党 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 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②。在对大局的把握上,邓小平牢牢把握住了两个大局,一是中国大局,一是世界大 局。粉碎“四人帮”不久,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肃清极“左”思想的流毒。基于对国家大势的 这一认识,邓小平发出了“真理标准讨论”和“解放思想”的伟大号召。在举国上下迫切需要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防止重蹈“大跃进”覆辙的前提是对中 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对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让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 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九亿人口,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这就成为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根据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际,邓小平提出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 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③。对国情的正确把握,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系列正确决策的基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变革步 伐加快,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条件下,邓小平对世界大局用了“东西南北”四个字来概括,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 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 字”④。在新的条件下,国际对抗已经转入了科技、经济和实力的竞争。面对这一形势,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 面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来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形势,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 所作为”的应对策略,避免了苏欧悲剧在中国重演。
在对方向的把握上,邓小平始终将中国的发展定位在符合国情的、可实现的目标上。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提出,确定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正确地引导中国走向兴旺发达。“社会主义的根 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论断的提出,锁定了当今中国在革命和建设中应该围绕的中心,为治理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指南。
在辩势方面,邓小平的治 国艺术体现了一个“准”字,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求索国家的未来,准确地对客观大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准”来自全,能够系统而不是片面地分析世 界潮流和中国大局,洞察并提出带有本质性、规律性、必然性的东西,纵横经纬。“准”来自新,能够客观动态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天下大势,把握今天,预示未来, 用生产力标准作出的国情判断令人耳目一新。“准”来自高,能够立于历史的广度和时代的高度上俯瞰社会变迁,高屋建瓴。“准”来自比,能够从中国与他国的差 异性、历史和现实的差异性、理论和实践的差异性中把握客观性和特殊性,从而在对大局和方向的把握上既可高瞻又能远瞩。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治国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⑤。准确辩势为树“不摇”之本根,有此本根,其他治国大计才能“枝叶茂荣”。
为民——
在目标和价值中坚持民本唯上
“以 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自西周开始即提出“敬德保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国之基也”等民本思想。我们党超越古 代的民本思想,在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中确立了人民群众和人民利益的中心地位。毛泽东曾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并通过群众路线加以理论化、系统 化和具体化。在治国实践中,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在目标和价值追求中始终坚持民本唯上。
在为民方面,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体现为一个“诚”字。诚在心,诚在实,诚在果。
诚 在心。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深知百姓大众的生存苦乐,把实现富裕、奔向小康作为初级阶段最迫切的政治 目标。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立为治国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是邓小平治国中的“诚心”所在。“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 为心”⑥。有此诚心,才能聚天下之心,成万众之业。
诚在实。为民的思想能够抓住根本,落在实处。“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 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⑦。邓小平把人民利益作为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 义本质加以阐述并真正付诸实践。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突破传统的“公平”思路局限,依据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然后先富帮后富”。他首先从生产力而不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解决群众的富裕问题,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他善于将人民最现实、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上升到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高度,从而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并将其转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为,使人民的利益能够落在实处。在治国实践中, “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⑧。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发展生产力、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⑨,在治国实践中实现了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利益诉求与现实行动的统一。有此统一,才有人 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才有社会发展的伟大“合力”。
诚在果。为民诚在效果。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⑩。邓小平把人民利益确立为我们党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在1992年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 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所确立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这一著名论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方针政策最 终的评价标准,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并具体化。有此标准,人们才能从奔小康、“翻两番”、“三步走”等具体效果中看到自身的现实利益所在, 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思想共识。
管子曾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邓小平民本唯上的治国艺术,诚在心,民唯上;诚在实,抓根本;诚在果,见成效。据此,能“故德交归焉”,民心必顺,国家必兴!
求实——
在认识和实践中贯彻实事求是
治 国求实,古人曾经论及。孟子提出办事情要讲“天时、地利、人和”,要善于“乘势待时”;《吕氏春秋》强调行事必须“顺其时,因其类”,“因性任物”、“以 事适时”。这些都包含着“因势”践行的思想。在治国的实践中,邓小平在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基础上,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发展。
邓 小平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辩证的扬弃中实现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毛泽东,正确区分毛泽东的是非功过。 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现实问题,敢于扬弃不符合时代现实的结论。比如,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虽然现实地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格局,但却高 估了世界革命的形势,夸大了战争的危险性,将战争强调为解决政治问题的唯一途径。邓小平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现状、关系、变化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 析,不拘泥传统的理论模式和结论,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针对战争的可能性,他认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 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指出了战争并非解决政治问题的唯一途径。
在求实问题上,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体现了一个“实”字,能够在认识和实践中将“实事求是”落在“实”处。
其 一是明“实”。此处的“实”指“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是”是一个由众多认识要素构成的系统,是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和实 践不断往复的过程。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基础上,邓小平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将实事求 是建构为完整的、动态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进程;以“实际”作为“求是”的起点,让理论之“矢”命中现实之“的”,让所求之“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事物 动态进程中得到发展。在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简明概括基础上,通过解放思想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普及到全党和民众中,让人们明“实”;通过对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理解,形成各级干部、广大民众在大政方针上的共识,从而为“求是”治国奠定了可靠的思想基础。治国先治人心,治心先求共识,通过思想路线建构人们共识 的基点,的确高屋建瓴!
其二是识“实”。此处的“实”指客观现实。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又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读懂中国这本 书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刚刚经历了“文革”浩劫后正确认识中国现实就更不容易。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现实事物。无论是反 对“两个凡是”,还是对毛泽东是非功过进行评价;无论是揭示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还是对特区改革开放作出估价,邓小平都坚持以“实”为基础,以 “求是”为根本。他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相 同,所以要独立思考”。“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只有立足实际、独立思考才能“求是”。要获得“求是”的认识,必须在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中 把握事物,既善于把握事物本质的多样性,又善于在复杂现象特别是假象中揭示事物的“一级本质、二级本质……”。必须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把握事物,既看到 “历史的今天”,又重视“今天的未来”,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现实。必须在诸多矛盾的统一中把握事物,既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可能引起的主要问 题,既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又重视敌我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非对抗性。必须在关系和过程的统一中把握事物,既看到事物关系所具有的规律性及规律本身的 动态性,又重视过程链条中事物不同渐进状态的复杂性。必须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事物,既看到客体对主体的限制,更注意发现主体超越客体限制的可能性。 必须在批判和继承的扬弃中把握事物,既接受前人和他人可贵的认识成果,又敢于直面现实而扬弃错误的东西。善于在诸多统一中把握事物,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正确“求是”从而识“实”,是邓小平治国艺术在认识上的过人之处。
其三是务“实”。此处的“实”指现实的实践和目标。政治家是国家政治 进程的统领者,必须将行动落实在现实的目标中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进程。邓小平治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务实。针对背离国情的“一大二公”,他提出了“不管 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论断,以此打破空谈理论的教条主义枷锁。他反对不解决问题、只讲形式、不求实效的文山会海,“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 不开无准备的会”。无论是1000美元还是翻两番,邓小平具体地确定了国家的奋斗目标,“拿事实来说话”。在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新的概括时,邓小平提出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最“务实”的理论要求,并进一步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为检验治国实践确定了可靠的尺度。在任 何情况下都将认识体现在实践中,将行动落脚于目标中,时时事事不偏离,这是邓小平“务实”治国的显著特征。
开拓——
在决策和实施中体现善断创新
粉 碎“四人帮”后,沉重的思想枷锁禁锢人心,众多的社会矛盾纵横交错,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拓性地 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治国兴邦的英明决策,引导中国不断走向兴旺繁荣。从解放思想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两手抓”,军队服从整个国家建设的大局…… 这一系列重大的治国决策,决无前车之鉴,体现出改革开放所固有的开拓本质,闪烁着邓小平治国艺术的智慧光芒。
在开拓方面,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体现为一个“新”字。“新”在前无古人具有开拓性,“新”在否定陈规具有创造性,“新”在义无反顾具有坚定性。
“新” 在开拓性。开拓是在无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邓小平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特区谁也没搞过,邓小平决策搞起来了;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世界上谁也没有试过,中国的香港、澳门运行了;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和毛泽东没有说过,其他社会主义 国家没有做过,中国实践了!治国决策,重在开拓。开拓需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需要客观地总结提炼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需要有大无畏的理论 勇气和实践精神。邓小平在治国决策中所展示的开拓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特殊的时空条件:既无前者,也无借鉴,只有开拓才能在无路的条件下走出一条 路来;另一方面,开拓性决策引导中国迈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治国兴邦之路。
“新”在创造性。创造不是无中生有,是现实基础上的实践升华。 邓小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治国决策,无一不体现创造精神。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通过适合国情的制度创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奏响了中国改革的第一曲凯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创造性的结合,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人类治国实践中“制度创新”的杰作。邓小平治国决 策的创造性,特色在“统一”。一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将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在现实中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领导的积极性与群众的创造性相统一,不断将群众实践 成果上升到理论和政策的高度;三是点和面的统一,既着眼面上的发展,又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四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既吸收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精华,又 不失时机地总结现实的实践成果;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既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又努力适应人民群众这一价值主体的目的和愿望。
“新” 在坚定性。改革之事,历代皆有;但成功的改革屈指可数,原因在于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治国决策立志不坚,改革难免半途而废。苏轼曾说:“为国不 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邓小平在治国决策及实施中的显著特点就是坚定性,处变不惊,刚毅果断。深圳改革,曾引来多少不同看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 致“平均主义”者的诸多不平。面对一系列阻力,邓小平对认准了的事坚定决心,持之以恒地抓到底。1992年,邓小平在珠海考察时说:“我的决策还有一点用 处,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邓小平治国决策和实施的坚定性,来自对全局大势的深刻洞察,来自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来自对决策科学性的正确把握,来自对 改革无退路的深刻认识和义无反顾!
平衡——
在改革和发展中把握稳变互动
中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 平衡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伦理传统比较厚重的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伦理型政治向法理型政治转化、不均质社会向均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体制 变迁、行为失范、贫富分化、心理失衡、效率与公平等诸多矛盾的制约。要在稳定和发展、守范和改革、继承和超越之间找到适当切点,只有在治国实践中把握稳变 互动才能实现社会的动态平衡。邓小平所提出的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的梯次推进战略、“三步走”的持续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战略、强调政治稳定的 改革战略,都在治国实践中追求着和谐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社会在总体上的稳定和发展。
在平衡方面,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体现为一个“变”字,在变中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变中实现社会的稳定,在变中强调发展和稳定的平衡。
在 变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改革历程看,变革思路不同从而效果各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邓小平采取的是变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变中求进才能推动发展。 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统一,强调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的主 题、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强调发展的必然性和急迫性,并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量上确定了发展的阶段目标。变中求进才能解决矛盾。作为丢失了先发优势的 国家,经济发展的迟缓积累了许多尚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原有的结构及新旧体制的矛盾、科技文化落后的矛盾、人口增加与发展滞后的矛盾、沿海和内地不平衡的矛 盾等等。只有在变革和发展中才能顺利地促进问题的分化,才能形成解决矛盾的优势,才能创造解决矛盾的条件,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变中求进才能抓住 机遇。邓小平曾有“机遇难得”、“要珍惜机遇”、“凡是遇到机遇就不要丢失”等论述,强调机遇的客观性、挑战性、可利用性。事实上,物价改革、国企改革、 百万大裁军等改革的成功,都在于抓住了有利的机遇。反之,拒绝变革发展,不可能有任何机会!
在变中实现社会的稳定。改革是对原有规范和 秩序的突破,必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和可能。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社会失序,改革即会蜕变为一场灾难。邓小平在强调变革发展的同时,牢牢把握着这一大局,在 变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一方面,他提出了稳定对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 也会失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政治家,他抓住了社会稳定的根本是政治稳定,“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政策不变”; “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为了实现政治稳定,邓小平抓住了最核心的三条。一是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系统:“没有党的领导,就没 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二是强大的人民政权:“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三是广泛的政治参与渠道:“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这三条,抓住了社会稳定的根本,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变中强调发展和稳定的平衡。要在变化中实现发展和稳定的动态平衡, 难在发展不能有动荡,难在稳定而不出现停滞。这既是高水平政治驾驭能力的体现,也是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邓小平一方面设计了渐进 式的改革思路,即:先农村后城市,城乡互动,同步前进;先经济,后政治,政经协调,相互促进;先微观后宏观,上下呼应,综合配套;先试点,后推广,梯次展 开,逐步深化;先易后难,创造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局。实践证明,这一条变中求进企稳的改革思路,是解决诸多社会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寻求发展和稳定动态 平衡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国社会改革目标的短程线。另一方面,鉴于改革具体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顺利推进改革进程,邓小平提出了“胆子要大,步子 要稳”的操作思路。对认准了的改革方向和确定了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有一股勇气,有一股劲,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同时,对具体的问题,要“走一步,看一 步”,“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及时总结经验。“胆子要大”立足于正确的发展目标定位,“步子要稳”防患着可能的风险和曲折;两者结合 起来,在变中实现了发展和稳定的动态平衡。
《墨子》曾言:“安危治,存乎上之为政也”。在变中巧妙地求得改革、发展、稳定的适度平衡,核心在于邓小平对稳变互动辩证关系的恰当把握。
辩证——
在问题和矛盾中长于辩证施治
苏 轼曾在《晁错论》中指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 观念变革、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规范构建,必然形成错综复杂的矛盾群,产生相互依存的问题链。改革中,有许多问题因其复杂性而成为两难选择,有许多矛盾由 其多样性而具有悖论性质。双刃剑和怪圈型问题在改革中经常遇到,邓小平则灵活运用辩证法解决这类复杂棘手的问题。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 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邓小平治国艺术的杰出之处,就在于抓住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在治国实践中长于辩证施治。
在对改革问题“辩证”施治时,邓小平的治国艺术体现了一个“活”字,“活”在有机结合,“活”在两手都硬,“活”在突出重点,“活”在因利制权。
“活” 在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既是认识的普遍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 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催生了许多有奠基意义的治国实践,为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一条科学之路。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境外的资金、 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缔造了伟大的特区实践。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的主权与资本主义的体制相结合, 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一国两制”。针对我国与某些国家的领土争端,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面对改革中棘手的问题,邓小平善于超越 矛盾的原有对立而构建矛盾的新的统一,善于用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属于对抗性质的矛盾,善于超越正题、反题的限制而建构全新的合题。其精髓之处,在于将矛盾的 同一和对立内在地结合起来。
“活”在两手都硬。事物都有两面,解决矛盾必有两手。邓小平在治国实践中强调两手都硬。比如,一手抓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 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国决策,使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整体协调。这一治国之举,“活”在两手齐用而具有必要的 张力,“活”在两手协同而保持动态的统一,“活”在两手“都硬”而致力适度的平衡。
“活”在突出重点。毛泽东曾指出:“对于主要矛盾和 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 点,是邓小平治国决策的重要方略。依据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贫穷落后的现状,邓小平强调中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全党全国的首要任务。从中国国情出发,他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发展重点。在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中,他始终把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在提高社会成员经济收入过程中,他强调让一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中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在运用多种分配形式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重点和区别在这些方针政策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突出重点,邓小平的治国艺术“活”在对事物不平衡性本质的深 刻理解,“活”在善于科学地把握重点,“活”在准确及时地把握重点和非重点的相互转化,“活”在通过非均衡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均衡。
“活” 在因利制权。因利制权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意即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治国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因利制权的思想。他说: “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 况,打赢算数”。鉴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他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他通过支持和鼓励讨论来分清理 论是非;而对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不同看法,邓小平的办法是“不争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抓紧时间干,通过干的实际效果来评判是非。在苏欧 剧变条件下,他根据国际形势提出了“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的英明决策。因利制权,邓小平“活”在辩“利”,能够区分对我的有利无利、大利小 利;因利制权,“活”在制“权”,治国本无定势,“先知迂直之计者胜”。只有因应客观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把握治国的主动权。
《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邓小平辩证施治的治国艺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治国之道,也为我们不断认识和有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引用书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1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997年9月12日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5叶光大、方万寿、黄涤明、袁华忠译注:贞观政要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2
6叶光大、方万寿、黄涤明、袁华忠译注:贞观政要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89
7叶光大、方万寿、黄涤明、袁华忠译注:贞观政要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38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8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管子·牧民》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9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
14苏轼:《东坡全集》卷(五十四·奏议十八首),《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影印古籍,《乾隆御览四库全书荟要·集部》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6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1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8
21陈宜民等译注:中国古代格言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324
22袁梅、刘焱等译注:古文观止今译[M].济南:齐鲁书社,1983.905
23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9
24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7
2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3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27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77.63
2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77.50
上一主题:中美合作“地沟油上天”项目取得突破
下一主题:带上马桶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