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邓小平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中,一直把铁路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也为中国铁路走向现代化进行了设计。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在日本参观访问,乘坐了日本新干线“光-81”超特快列车。他称赞高速列车说:“就像风一样快,新干线推着我们跑,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中国的经济发展“很需要跑”!作为突出薄弱环节的中国铁路更需要先跑起来!
中国发展经济从何着手?1982年10月14日,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农业也是重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页)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反复强调要把铁路交通先搞起来。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指出“当前的薄弱环节是铁路”。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应该超前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铁路建设资金短缺,新线建设迟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欠账越积越多,铁路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加快铁路发展的路子怎么走?
为了增强铁路活力,寻求解决铁路资金的来源,从1986年起,铁路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经济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对铁路改革首先给予支持,他说:冒点风险怕什么?放手让铁路闯闯嘛!
“七 五”期间,铁路大包干取得了显著效果,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而铁路客货运价的调整滞后,加上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税种增加,使铁 路运输支出和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和积累大幅度下降,不得不压缩建设投资。“七五”期间,铁路竭尽全力筹集资金,完成335亿元投资,比“六五”增加 77.6%;却因物价上涨,新建铁路反而比“六五”下降24.8%。
邓小平一直在关注着铁路,研究与探索发展新思路,创造新办法。 1989年6月9日,那场政治风波刚刚平息,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到 二十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这也是开放,在这方面,胆子要大一些,不会有大的失误。多搞一点电,多搞一点铁路、公路、航运,能办很多事情。”(《邓小平 文选》第三卷第307页)
“宁肯欠债,也要加强”。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利用外资,发展铁路的新思路。
邓小平同 志在即将辞去领导职务、在安排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接班中,仍念念不忘发展交通运输。1989年6月16日,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题为《第三代领导 集体的当务之急》)中指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订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要采取有力的 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2页)
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坚贞,对交通运输发展的牵挂与必胜信念,溢于言表!
历史进入了新旧世纪之交的20世纪90年代。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同志,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注视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注视着他曾长期分管的、熟悉而亲切的铁路。
1992年1月,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乘坐专列,沿京广线南下武昌、深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意义深远的南方谈话。
据铁道部专运处统计,从1951年到1994年,邓小平同志共乘专列78次,乘车796天,视察了24个省、市、自治区,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这些数字道出了鲜为人知的一件事:在建国后的43年中,邓小平同志有两年多是在专列上度过的,约占他这43年宝贵时间的1/20。
小平同志对铁路怀有特殊的感情,曾先后挥笔为关寨站、天津站、深圳站题写站名。这次视察当车行至深圳火车站前时,女儿邓林指着火车站大楼那高达5米苍劲有力的“深圳”两字对小平同志说:“您看,这是您的题字,人们都说写得好。”
邓楠打趣说:“这是您的专利,也属知识产权问题。”说得小平同志笑了起来。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铁路也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当 年7月15日,朱镕基副总理在全路领导干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空前地好,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了,全国出现一派 生机勃勃的景象。他大声疾呼:国民经济要上新台阶,铁路怎么办?希望全路职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尽快把铁路运输搞上去!
当年9月,韩杼滨出任共和国第十任铁道部长。铁道部抓住机遇,作出了“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完善配套大秦”的战略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发起了中国铁路史上规模空前的铁路建设大会战!
“八五”期间,全国铁路总计完成基建投资1076亿元,交付运营铁路新线4356公里,复线3848公里,分别是“七五”的3.4倍、2.4倍、1.6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5.3万公里一跃突破了6万公里。
“九五”期间,铁路建设的投资与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发展势头:计划建成新线6100公里,既有线复线2700金里,电气化4300公里。“九五”铁路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大战西南,强攻煤运,打通限制口,配套大干线。
邓 小平同志从建国初期领导修建成渝铁路,到1953年起分工主管铁路,从1961年为纠正“大跃进”失误整顿铁路,到1975年为纠正“文革”错误再次整顿 铁路,从80年代确定铁路为战略发展重点,到90年代的南方谈话,为新中国铁路的建设、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方针和政策。其要点是:
第一,铁路是我国运输业的骨干,“当前仍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要实现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发展铁路交通业,“宁肯欠债,也要加强”。
第二,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铁路的必由之路。铁路必须转变机制,走向市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改革中求发展。
第三,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为争取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应及早制定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多搞一点铁路”。要采取有力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第四,“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高度集中的企业,带有半军事性质”。铁路运输必须由铁道部集中指挥。铁路的政治工作和运输指挥工作必须统一起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五,“铁路要像钟表一样准确”,铁路工作要求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统一性、准确性。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严治路,确保运输安全正点,畅通无阻。
邓小平同志关于铁路的一系列指示与论述,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留给全路职工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邓小平同志晚年,曾以极大热情一直关注着京九铁路。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京九线穿越的商丘、阜阳、麻城等沿线山山水水,曾是他率军生死拼杀的战场。
1974年,邓小平作为国务院副总理,批准了京九铁路勘测设计计划,1975年京九铁路开始正式进行线路勘测。
邓小平同志有个未了的心愿,耍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乘坐京九线特快列车,要踏上香江这块祖国的土地。他深情地说,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因为这是百年民族耻辱一朝雪洗的时刻。
谁料这个愿望竟成了永远的遗愿。离香港回归祖国只有131天了,而邓小平却不幸与世长辞。香港报载:香港痛失7月1日头号贵宾。
一代伟人长辞,九州儿女同悲。
岁月没能留住他的脚步,但他的英名、业绩、思想和风范将永载史册。
上一主题:探访江西南昌“邓小平旧居”
下一主题:锋味丝享旅行引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