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招商银行:“点滴”铸就员工忠诚
[发布时间:2014-09-29 09:19:19 点击率:]

 为了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一方面,招商银行不断通过薪酬福利政策的调整,把分配体制最大限度地向优秀人才倾斜;另一方面创造一切可能,以各种方式奖励优秀员工。

  □ 陈曦

  

  面对“挖人如潮,如何通过制度约束及文化熏陶,培养并造就一支对企业高度认同且忠诚的骨干员工队伍?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曾郁苒详述了该行的“从容之道”。

  

  用“淘汰”赢得尊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与信仰,同时也是人力资源部门鼓励员工、激励员工的需要。

  多年来,招商银行依托“六能机制”激励员工,坚持做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尽管在今天看来,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我们早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已奉行。”

  在曾郁苒看来,招商银行从深圳走遍全国,“六能机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这样的理念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非常普遍,但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始终没有放弃‘六能机制’的执行。”

  众所周知,在金融界招商银行管理严格、压力最大,其多年坚持“强制区分、强制淘汰”政策,以此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年终考核,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采取5%末位淘汰制,分为不同的层级进行考核,每个层级的员工都要面临末位淘汰的压力。

  “表面上,我们牺牲了5%的利益,但换来的却是员工从心底里对企业更多的认同与尊重。”曾郁苒说,“大家都知道,在招行工作不需要关系,只看业绩,我们通过这种手段把最优秀的员工彰显出来,留住他们。”

  

  向“骨干”倾斜

  在招行北京分行,还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员工价值,“特别要体现出优秀员工的价值,这是招行人力资源部门一直研究并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招商银行不断通过薪酬福利政策的调整,把分配体制最大限度地向优秀人才倾斜。“近几年我们的工资体制做了大的调整,每次调整最关键的内容就是把薪酬福利最大限度地向骨干员工倾斜。这也是我们调整的唯一目标。”曾郁苒介绍,“现在,手里握着很多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在薪酬福利上甚至不会低于支行行长的水平。这样的力度,让员工从心理和物质上都得到很大满足。”

  另一方面,“我们创造一切可能,以各种方式奖励优秀员工。而我们的体会就是为骨干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

  招行总行每年都要选派大批业务骨干到国外银行学习或工作,边学习、边培养。此外,招行总行及其各地分行还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作开设高级干部培训班,通过这种形式,让骨干员工体会到来自总分行的重视和培养。

  但是骨干员工的“翅膀硬了会不会飞走”?“我们认为培养10个人可能1个人会走。但剩下的人还是怀着对企业感恩的心,会继续为企业做出贡献的。”

  

  打破单一晋升通道

  “以人为本”是招商银行的企业理念,尽管这句“口号”在今天看来,大多流于形式,但在招行却得到了真正落实,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招商银行,所有的基层岗位一律采取公开竞聘制度。只要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都有权利进行岗位竞聘。“我们打破界限,让所有员工都有平等的机会,让所有员工都能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再有,“我们拓宽员工培养渠道。通过员工岗位训练,让员工有机会不断晋升。”

  在招行,即使是普通的储蓄岗位,也设了九级晋升渠道,只要业绩优秀,通过岗位培训,就可以成为“顶尖柜员”,享受与“营业室主任”一样的薪酬待遇。

  于是,当员工被尊重、被承认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回馈给企业的必然是忠诚和归属。”曾郁苒认为,“事实上这些做法都是基于企业文化层面的不断探索,招行的文化始终强调对‘人’的价值的认同及尊重。”

  

  不惜“昂贵代价”

  当然,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业为之付出代价,对此招行有着清醒的认识。

  招行北京分行长期坚持自己独有的人才政策,招聘员工的主要渠道就是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这个做法一直受到外界质疑,因为培养新员工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精力,而时间成本更是看不见的。”

  “在银行,普通客户经理没有三年时间肯定成不了才。我们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可想而知。”曾郁苒表示,“但面对如此之大的投入和付出,我们依然坚持这样做自然也有理由。”

  

  用人者说:

  招行北京分行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有员工被其他银行挖去,几天后又回来,表示适应不了其他企业,不习惯。“这就是我们长期培养付出的代价所得。”曾郁苒很欣慰,“事实证明我们培养员工对企业‘习惯’的认同,以及对企业文化长久的归属感,包含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我们坚持这一做法已经10多年,还将继续坚守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很昂贵,但觉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