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公开选拔干部的“细”与“严”
[发布时间:2008-07-22 00:00:00 点击率:]

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在当今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否真正选拔出具有雄才大略、德才兼备的干部,则成为大至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随着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步步推进,公开选拔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形式。在公开选拔中,要求组织部门及操持者必须做到公正,这是对公开选拔过程和结果的基本要求。本人也曾参与了一些公开选拔活动,现将自己的浅陋之见谈出来,以求教于大家。

  所谓公正,应该是出以公心,评判正确。对于公开选拔的公正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一定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五坚持、五不准”的要求,全面地了解干部,公正地评价干部,准确地推荐干部,合理地使用干部。要坚持正确意见,敢讲真话,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有开拓精神、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对于公开选拔干部来说,只有出以公心,才有心正;只有心正,才能判正;只有判正,才能服众。所以,公正是公开选拔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宗派关系、血缘关系、裙带关系、金钱关系等诸多因素都时时干扰着我们的公开选拔工作。这就要求组织公开选拔的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排除各种干扰选出良才。有的人虽无私心,但因其偏执,也会影响到公正选拔,这就要求参加选拔的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做到公正选拔。另一方面,如果公开选拔的程序出现纰漏,也可能导致公开选拔结果的失败。因而,公开选拔的整个过程都必须精心策划、严格程序、监管到位,才能确保公开选拔工作的万无一失。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公正公开选拔干部呢?

  首先,公开选拔的准备工作要充分突出一个“细”字。根据单位需用职位,对公开选拔的职位数量、资格条件、选拔范围等均要细心筹划。如果因选招数量考虑不准而朝令夕改,都可能会引起群众的误解,怀疑其公开选拔的公正性,影响到公开选拔结果的可信度。因而对于公开选拔的职位数一定要有准确的计划。有些职位其专业性很强,如果公开选拔的干部不能适应其职位,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组织领导作用,反而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在公开选拔时一定要把职位与条件结合起来考虑,才能选出适合、适用的人才。

  对于公开选拔过程中的报名、笔试、面试、考察时间以及试题准备、参与人员、组织形式等,具体操作的各级组织部门都要通盘考虑、周密策划、不可遗漏。通过公开选拔前细致入微的准备,才能确保在公开选拔过程中实施起来忙而不乱、紧而有序。

  其次,对于整个公开选拔的过程要监管到位,突出一个“严”字。在报名中,对竞选对象的相关资格条件一定要严格把关,对于笔试、面试的试题准备要严密,千万不能泄露;对笔试的监考评卷,对面试的问答、评定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视同仁,切忌因人而异,有失公正。对于初选出来的人选进行考察时,也要坚持公正性,考察的范围越广,得出的可靠性就越大。在考察的过程中,既要听支持的意见,也要听反对的意见,力求听到真话、实话。对于从考察中听来的意见,要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找到问题的真相和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

  各种考核考察完毕之后,就要对公开竞选的对象作出综合性的判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能综合分析,看主流、识本质、用其长。如果求全责备,是不能选出所需之才的。有时人与人的差距不明显、各有千秋、难辨长短,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及操持公开选拔者出以公心,从工作需要的实际出发,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公正地作出取舍。

  古人云:“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得贤、任贤,比成就一番事业还要难。所以公开选拔干部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复杂的工作,在推行公开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为了事业的兴旺民发达,我们在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更要进一步加大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的力度,公正地选出适合的、有所作为的、群众公信度高的贤良之才。

  (作者单位: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