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大型记录片《永远的铁道兵》试映
[发布时间:2014-10-09 09:04:23 点击率:]

 近日,中央电视台历时一年多拍摄完成的大型文献记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成都中铁二十三局机关试映。中国铁建二十三局董事长总经理徐明新出席并致辞。

  大型文献记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是一部关于中国铁道兵传奇历史的故事,之所以说传奇,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她总是伴随着中国大变革时期的关键事件,并经常以主角的身份演绎着惊天动地的故事。鹰厦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引滦入津工程等等,已经成为铭记铁道兵功勋的丰碑。

  本片该片共10集,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等国家命运大视野,叙述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的历史,和改制后中铁建近30年的历史。

  这次试映播放了第四集《西南大会战》和第七集《挺进大西北》。《西南大会战》主要介绍了1964年,随着中苏矛盾日益激化和美军侵略越南升级,中央提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构想。毛泽东具体指示:成昆铁路要快修,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

  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扩编14.4万人,其中5个师担负成昆铁路建设。虽然指战员对工程难度早有思想准备,但他们从五湖四海奔赴到施工现场,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群山都像刀砍斧劈,根本没有行人立锥之地。

  成昆铁路地段号称“地质博物馆”,而由第七师承担的莲地隧道是博物馆的综合馆。成昆铁路的修筑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壮举,铁道兵依靠肩扛人挑、跋山涉水,牺牲了2100余人的生命,顺利贯通了成昆铁路的“生命之线”。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他们把忠诚写进了铁路建设的事业上,把责任融在了奉献中国铁建的行动中。

  由于国际形势进一步恶劣,党中央时刻关注着成昆铁路的进度。1965年4月朱德来到碧鸡关隧道视察,周总理特别叮嘱中央人民电台,晚上要多放几次《铁道兵志在四方》,因为战士们都在加班。

  成昆铁路于1971年元旦正式运营,共设车站125个。其中有42个车站设在桥上或隧道内。架设各种桥梁1012座,隧道429座,构成了蔚为奇观的“空中铁路”和“地下铁路”。 

  第七集《挺进大西北》讲述了1973年党中央决定修建青藏和南疆两大铁路干线,并把这一艰巨任务赋予铁道兵。南疆铁路476公里,要穿越100公里的戈壁滩,50公里盐泽地,200公里大山区。铁五师、铁六师承建的奎先隧道成为铁道兵最为悲壮的场地。

  那是一个国家使命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年代。1974年,铁道兵第7师、第10师刚刚完成襄渝铁路的建设,就奔赴大西北,在哈尔盖至格尔木近700公里的茫茫荒原上摆开了战场。此时,国家决定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铁道兵义不容辞成为了这项工程的主力。

  受我国当时财力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广大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海平面60%、机械功率降低25%至30%的情况下施工,靠的是毅力,拼的是精神。有人说:铁道兵7师、10师的广大指战员修建青藏铁路,生命都打了8折、7折。全长4009米、海拔高3680米的关角隧道是当时全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1975年4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塌方,把127名将士全部堵在了洞里。一场生命大营救迅速展开……1977年8月5日,关角隧道被成攻打通,从而敲开了柴达木盆地这个聚宝盆和铁路西进的大门。

  但如何在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上筑路架桥,却给铁道兵出了一道难题。常规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在盐水中会化为粉末,坚硬的合金钢在盐水中浸泡不过两个月也断成两节。怎么办?如果绕过1000多公里的盐湖,铁路投资将十分巨大。7师34团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个以沙治盐,打挤密砂桩的方法,为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唐古拉山口风火山作业的10师13连官兵,他们负责冻土施工试验,在空气稀薄的冰雪世界,为高原修路取得了宝贵经验。

  “永远忘不了,那些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虽然不少战友早已牺牲在工地上……”当年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铁道兵战士,如今早已满头华发,青春不再,但看到当年的修路情景,他们还是忍不住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是忍不住报以一个标准的军姿和军礼。

  “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筑路情怀和不怕苦不拍累的吃苦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铁建作为铁道兵精神的继承者,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徐明新在观后谈话中说,中国铁建二十三局三公司前身为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参加了片子中的成昆线、南疆线、青藏线的施工建设,是中央军委授予的“隧道攻坚老虎团”。徐明新表示,中国铁建永远是铁道兵的家,二十三局永远是铁道兵的家,欢迎老兵们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