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郭新燕
为了更好地将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投入到企业实际生产中,为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创新合作平台,中国锻压协会近日在江苏泰州举行了“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研讨会”。会上,内蒙古北重集团以“产学研结合,实现航空粉末高温合金挤压技术突破”为题向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介绍了通过产学研结合,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生产设备和实验设备、仪器进行整合的同时,实现了理论、经验及实践三方面科技人才的整合,以全方位的思路攻克难关,最终实现航空粉末高温合金挤压技术突破的成功经验,赢得与会代表的特别关注。产学研大合作,使北重集团这一老兵工企业青春焕发。
前不久,北重集团与南京理工大学在深层次合作的定位、模式和方向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据“诚信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案及工程化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总装调试、实验验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互相支持,并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深入合作。
寻重点,依托产学研
北重集团通过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的深入研究,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选定与清华大学、中冶京诚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和北京天力公司等单位合作,通过与各合作单位的多轮磋商谈判,签订了360项目技术开发合同(或商务合同),以合同条款方式来约束双方的行为,明确项目建设要求,明晰各方责任与权利,有效汇聚全国各专业技术优势和人才智慧,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促进360项目技术创新突破。
企业明确“发扬民主、依靠专家、产学研相结合、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调试”自主化方针,将360项目的技术创新分为六个主要步骤和环节,这六个步骤依次递进而又互为条件,相互联系又相互依托,树立系统论思想,强调各环节协调配合,以追求整个系统的最优。同时,注重选准主攻方向,选择正确的技术方向和研究路线,确立了360项目研发技术路线,这一创新性技术路线的确立,使挤压机在保证强度、疲劳抗力和刚度的前提下达到“重量轻、结构紧凑降低制造难度,增加设备稳定性”的目的。
全面梳理研发过程,辨识技术关键,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北重集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万吨级重型装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辨识了压机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数字分析模拟技术等49项关键技术,提出了“预应力钢丝缠绕、全预应力场下的剖分组合、泵控驱动”等方案,并组织开展了工装模具设计制造等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挤压工艺技术的各种难题。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异形钢管厂、北京天力创玻璃科技公司、上海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实施原始创新,通过实验研究及模拟实验,掌握了钢丝缠绕加特种隔热陶瓷、挤压缩比工艺等多项原创技术。
北重集团与清华大学、中冶京诚、太原集团、沈重集团以及德国威普克公司合作,通过实施集成创新,成功突破了压机设计、压机基础及地下液压站浇筑、大型铸锻件制造、大尺度超重机架钢丝预应力原位缠绕、主油缸制造、大尺度超重机架整体安装、超大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主机机电液联调、设备安装调试等多项关键设计制造技术难题,成功打破美国威曼高登公司对大型挤压机制造技术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实现了万吨级重型装备极端制造的重大创新。
求合作,筑创新平台
北重集团以“三顾茅庐”的精神,到国内著名院所、高校寻求合作。近年来,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北重集团联盟集合了国内行业内的重点生产单位、相关大学和研究院所,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产业、科研和人才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行业内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2年2月底,北重集团建立了首批院士工作站——北方重工特种材料院士工作站。
北重集团大力实施差异化和大客户等营销策略,利用品牌优势,积极与三大动力(东方锅炉厂、哈尔滨锅炉厂、上海锅炉厂)、五大电力集团(中电投、华电、华能、大唐、国电)进行战略联合,从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全方位地满足战略合作伙伴在技术、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不懈的努力,分别与华能和中国石化、华能江苏南通电厂签订了P91、P22钢管供货合同,截至2012年北重集团与战略合作伙伴累计共签订15亿元以上的合同订单。
共携手,联姻结硕果
近年来,北重集团以科技引领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作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强劲引擎,着力突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
北重集团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中,积极与等院校开展广泛的产学研活动,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支撑。北重集团与太原科技大学合作完成的P92无缝钢管组织演变的基础研究成果,提高了锻件质量和力学性能;P91钢整体工艺优化荣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低碳合金钢锭缓冷退火工艺收入2008年内蒙古十大科技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名录。与清华大学合作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与工艺开发项目”,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国外P91钢管吨单价由2008年12万元降到目前的3.5万元, P92钢管吨单价由2008年16万元降到目前的4.5万元/吨,以国内年使用的P91/P92钢管15万吨计算,每年可以为国内进口同类产品节省外汇100亿元。360项目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不仅使超(超)临界P91、P92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还为我国在核电、风电、石油、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自主发展高端材料提供了新的平台,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士气。
上一主题:台正机床装备联盟体常州体验中心启动
下一主题:恒天九五以精品助力国家水利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