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日前,《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提出“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从行业上来看,金融行业薪资一直不低。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曾回应称,会逐步减少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差距,薪酬向一线倾斜。
虽然《方案》是针对不合理偏高收入,并不覆盖所有银行员工,但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背景下,降薪风暴很可能会波及一线员工。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银行一线员工薪资体系主要由基本工资加各种奖金构成,计算方法十分复杂,不仅和员工日常考勤、销售奖金、存款奖金、岗位补贴、职称补贴相关,每个部门分得的奖金总数也不同,每月由分管副行长进行统计后报给财务,并延发一个月。
“虽然降薪令看起来和普通员工关系不大,但是我们基本工资往上涨的可能性基本没了,加上年终奖减少,收入缩水是肯定的,我们银行已经有几名员工跳槽小贷公司去做管理岗了,年薪确实比银行高很多”,某城商行人士表示。
一线员工薪资差异大
佟女士告诉记者,银行一线员工薪酬差异较大,主要和任职支行或分行的业绩挂钩,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分支机构,卖出产品的机会自然多,其存贷款业务也相对好做,因此提成也高,她所负责的贵金属条线,实物黄金卖得非常好,员工月度绩效突破万元是常事。但是一些偏僻的网点,业务开展比较困难,拿的提成自然也低。
佟女士还表示,早在上半年,该行就传言降薪,近日该行的薪酬改革方案已经披露出来,大致的方向是工龄奖励增加,老员工受益;此外,业绩好的分支机构的员工工资可能会更高,业绩不好的分支机构的员工可能会比以前更低。
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国有大行员工的平均薪资则低得多,政策性银行更甚。据某国有大行员工介绍,其刚进入该行是从柜员做起,开始一两年工资较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员工的月薪也就几千元,新员工主要是图个稳定,股份制银行虽然高薪,员工背负的任务也重,国有大行这方面的考核压力相对还是比较小。
从高管薪酬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的年薪大多为百万元级别,而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薪酬则较为惊人。由于部分股份制银行采取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方式,700万元-800万元的年薪确实令其他行业的高管比较羡慕。
而早在2010年,银监会就下发了《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明确提出“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绩效薪酬应在基本薪酬的三倍以内确定,银行高管绩效薪酬的40%以上至少延期三年支付”等要求。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银行应该将高管薪酬与业务风险更紧密地挂钩,金融危机以来,银行首席执行官年薪的均值已经有复苏走势,特别是在欧洲,固定薪酬部分已经明显增长。不过,这些薪酬得到完全支付的年限要求也变得更长,股东对于高管薪酬的表决权也越来越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则也指出,在确定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时,要考虑这个企业的功能定位、所处行业、经营规模,还要考虑经营难度、经营责任、经营风险以及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水平仍然是有差距的。
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高管层的降薪幅度,但是薪酬减少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高管降薪,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我们,不过至少大幅涨薪是不太可能了,反观‘周边行业’,如今民营银行试点、P2P活跃、各种小贷公司兴起,金融机构开出的薪资都不低,即便是跳槽到股份制银行,估计工资至少也能增加三成”,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说。
农发行有关人士则认为自己不会被降薪,其已经进入银行三年,由于地处三线城市,一个月税后实发工资才3000多元,好处是没有拉存款、卖理财这些任务,比较清闲,而且无需担心降薪潮,“因为要是再降,几乎就没钱了”。
遭遇挖角
记者浏览众多招聘网站发现,投资公司或者小贷公司提供招聘岗位众多,其中最基本的要求为“有银行、保险、证券从业经验”,而众多风控岗位则要求必须有银行从业经验。
这些岗位中,月薪逾万元很常见,提供数十万元年薪的工作也很多,诱惑力较大。一位猎头告诉本报记者,银行做信贷条线的员工找工作很容易,如果做的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资源,在投资公司或者小贷公司找到一份管理层工作不难,而且薪水要比银行高很多,当然也要背负一定的业务量,最近该猎头已经促成了几位银行员工换工作,大概年薪在50万元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各种类型的机构逐渐增多,在前些年学金融专业毕业的只有银行、基金等行业可以选择,但是现在选择余地众多,待遇也不菲,人才分流的现象严重,而银行的人才培养后被挖角的也很多,除了原岗位上升空间不理想外,最重要的是,银行的薪资待遇并没有优势,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仅报销员工的采暖费、电话费、加油费,甚至连家庭旅游费用也可以报销。
不过,并非所有的银行岗位都吃香,比如在银行后台条线的员工,就比较难以被市场接受。北京农商行一位后台员工告诉记者,她日常所负责的是确权的工作,月平均工资7000元左右,没有什么增长空间,年终奖金也不多,但是换工作同样困难,因为这个工作不接触客户,自然也没什么人脉累积。
此外,政策性银行员工对于高薪挖角也觉得事不关己。一名员工抱怨称,平时接触的业务量有限,也都是走流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金量,自然没有竞争力。
下一主题:外籍人士在华薪酬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