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员工变股东 上市银行探路“混改”
[发布时间:2014-11-13 09:13:39 点击率:]

史上最白菜价的银行股终于有人高调求购了,而且是银行自身的核心员工。

  11月7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拟发行不超过14.08亿股A股普通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

  “我们比较羡慕民生银行这种集体参股的行动,如果是个人员工在二级市场增持,市场风险太大,而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定向增发第一可以锁定参股成本,第二可以提高核心员工的忠诚度”,一位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种模式是否会被推广,毕竟包括我们银行在内的绝大多数上市银行与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大相径庭”。

  “民生银行的股价现在本就处于两年以来的底部,定向增发价较股价又打了个九折,其实小股东也有些顾虑,不过,如果能够通过股权实现银行核心团队与二级市场休戚与共,管理层强化市值管理的意识,那么至少我个人可以接受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定向增发价格”,一位民生银行投资者对记者坦言。  

  员工“兼职”股东  

  员工和股东原本是两个各司其职的角色,不过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员工“兼职”股东,或许是一个不坏的主意。

  民生银行11月7日的公告显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为公司核心员工,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5.68元/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5.68元/股)。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公司非公开发行所认购股票的持股期限不低于36个月,资金来源为员工合法薪酬及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允许的其他方式。

  民生银行也由此成为这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首家宣布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银行。有关部门明确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多家银行均曾提出要推行,员工持股即是内容之一。证监会也在今年6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民生银行称,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意识,提振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的认同度,保持公司的团队稳定性及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公司拟抓住有利时机,设立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员工按照自愿参与、依法合规、风险自担、资金自筹的原则参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

  上述计划的实施,还需要获得该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及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的审批。  

  投资者的纠结  

  对于民生银行通过定向增发方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中小投资者的态度比较纠结,在某著名股吧中,《证券日报》记者看到了赞成和反对两种声音的激烈交锋。

  一方面,由于上市银行普遍处于破发状态,此时启动定向增发,定增的价格自然低于每股净资产,民生银行截至三季度末的每股净资产为6.86元/股,确实明显高于定向增发的价格。

  不过,低于净资产价格的银行股定向增发并非没有先例,由于银行股集体破净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此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在每股净资产价格以下定向增发,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说,实际效果也大多是正面的。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小股东发帖指出,“民生银行股权分散,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比较强,如果能够通过大额度的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将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利于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

  上述投资者对记者表示,“民生银行的股东阵容虽然豪华,但是股权结构分散、没有控股股东也决定了民生银行不可能向国有大行一样背靠大树的发展,因此各类股东和管理层的团结就显得尤为珍贵,这也是我能在纠结中接受定增方案的最主要原因。”  

  二级市场点赞  

  实际上,民生银行并不是第一家宣布探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但是行动确实很快。

  早在今年5月,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就曾公开表示,“要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经验;探索国有资本、海外银行资本和民营资本怎样在市场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探索在利率市场化、经营国际化的环境中,学习借鉴国际经营经验、规范银行经营决策、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增强企业经营活力的新方式;探索银行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探索完善银行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交通银行的高管层今年曾多次在二级市场集体增持交行股票,并自愿锁定三年。

  无论是民生银行的员工持股计划还是交通银行的二级市场高管增持,其背后都反映出“银行管理层以及核心员工对于银行未来发展预期的认可”。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案、预示着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节奏变化,“员工收入与股价高度绑定、强市值管理诉求”时代来临。研报指出,本次定增员工持股计划的意义,远远超过其对民生银行自身的影响:首先预示着监管机关对银行员工持股的认可;其次,在员工持股放开的大背景下,面向员工定增新股将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的主流选择,资金来源将由此前的“向市场要钱”转变为“员工自己出钱”,而由于每次定增的规模都不大,定增之间的时间间隔将会缩短,“小步快走”的资本补充方式将取代此前银行“大额补充资本-消耗数年-再次大额补充资本”的循环,这一方面将有效降低银行再融资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将弱化大额再融资后对现有股东的摊薄效应;第三,“员工自己出钱”的模式,不论银行是否对员工的股份购买行为进行补贴,实质上都是将银行营业费用的一部分(部分员工成本)直接转化为了资本金,这一方面拓宽了资本金来源(即来自传统内生积累的归属股东净利润),另一方面,与通过归属股东净利润积累资本金比起来,营业费用在税前列支,通过这一渠道补充资本金的税盾效应意味着其更高的资金效率;第四,员工以自身收入的一部分购买股份后,其收入结构从原来的纯现金模式转变为现金和股票,员工收入与公司利益和股价高度绑定,这将有效避免过度短期化行为,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后,员工收入与股价高度绑定的直接结果就是公司更强的市值管理诉求。

  招商证券的分析也认为,民生银行的员工持股和资本补充方案在未来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或将被同业借鉴运用。

  而一位金融猎头的角度则更为另辟蹊径。“去年和今年,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从传统银行挖角了大量人才,估计以后银行们要是都效仿民生银行,我们再想找高端岗位人才跳槽的难度加大了。”

  当然,正如上面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所表示的,“绝大多数上市银行与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大相径庭,能否复制以及如何复制,甚至是多久后可以实现复制还是未知数。”

  更有投资者极具想象力,“民生银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逾14亿股股份,其持股总额接近甚至超过排名靠前的几位A股大股东,未来或许可以实现终极超越,获得第一大股东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