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语表达与路径选择(中)
[发布时间:2014-11-17 09:35:49 点击率:]

二、外省诸彼:他国文化如何走进我们的国门来?  

  除了英语学习带给欧美文化如影片、出版物、文化科技产品等走进国门的便利性与畅达性,其借力方式、传播技法、人物塑造、科技手段,及对他国文化挖掘的深度和渗透其间人文关怀的温度,都可圈可点。

  (一)善于借力打力,借势他者营销

  我们在欣赏或消费来自他国的文化产品的时候,总是特别关心其中与我们自身所处生活、文化、环境等相关的描述,特别留心其中对我们熟悉、关心、重视的人与事物的评价,特别在意“镜中我”式的审美中寻找新的比较、判断与认知,譬如我及我们的族群在世界其他文明视野中作何评价、地位如何、如何优化。这就是他者传播的魅力所在,而欧美文化走进来恰以两种模式用活了他者。

  模式一,“功夫熊猫”模式:善用他的故事。如美国动画中取自于德国《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阿拉伯《天方夜谭》的《阿拉丁神灯》、英国《Winnie the Pooh》的《小熊维尼历险记》等,再如近年来取材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的花木兰及功夫熊猫系列等,多是借势他国故事、深挖他国故事再成功返销他国的经典案例。其中《功夫熊猫2》全球票房6.5亿美元,中国大陆就贡献了近1/6——超过9100万美元的票房。模式二,“哈利波特”模式:善用他者元素。哈利波特系列中有个善良美丽的东方他者:张秋姑娘。她的出现,让本就沉醉于这个魔法世界的我们更有与哈利波特站在同一个战壕的角色自认与文化自矜。实际上,外国大片如《敢死队2》、《木乃伊3》、《生化危机5》等都已是善用中国面孔、中国元素等以进军大陆市场的样板,《钢铁侠3》甚至专为特供大陆市场而增加王学圻、范冰冰等的镜头,被调侃成纯商业决策的“中国插件”。新近上映的《变形金刚4》更是选用6名中国演员,选择5个中国取景地,植入11个中国广告,贯穿60分钟的中国元素……凭借中国吸金术,上映4天票房即达7.2亿元。

  (二)善于放下骄傲,深植文化理念

  植物界有个繁衍现象:许多树种为了能让动物将其种子带到远方落地生根发芽而各显神通,最常见的即是通过颜色鲜艳、味道甘甜的果实(果肉加果核)吸引动物找食、远携或储藏,在动物享用果肉的同时,也实现果核的传播与生命的延续——这个“森林密码”对于文化的传播扩散同样适用。

  我们发现美国文化走出去非常善用这个森林密码——即以别国文化为“果肉”,己国文化为“国核”,最终实现文化传播。以迪士尼和印度宝莱坞合作的《Roadside Romeo》为例,曾被印度贵族收养的小狗罗密欧被管家遗弃,在孟买街头流浪的过程中,遇见美丽的舞蹈家琳娜(一条雪白小狗),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最终喜结连理跳起美丽的华尔兹。片子以印度文化为背景,穿插大量宝莱坞风格的歌曲和舞蹈,却也深植着英雄崇拜、幽默谐趣、勤于创新、敢于冒险等种种显著的美国精神。如果说2007年《Roadside Romeo》的票房还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那么2008年问世于英国的以印度作家Vikas Swarup《Q&A》为蓝本,以好莱坞式悬念丛生、惊心动魄为特色,兼具欧洲童话气质与印度史诗风格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无疑是名场(全球电影提名奖105项,获奖79项)与利场(全球票房超过3亿美元)的双料冠军。此后,这种森林密码不断应用,梦工厂的《功夫熊猫》系列如此,好莱坞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亦如此。尊重别国文化,植入己国文化,共融共生共进的组合之中,轻松叩开他国文化国门。

  (三)善用人文关怀,促成文化接受

  发源欧洲的人文关怀,核心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什么欧美文化能够占据全球约77%的文化市场,成为毋庸置疑的主流文化?论者认为,这得益于其文化产品恰到好处地糅合进人文关怀,能够触动到全人类共通的情感:《猫和老鼠》中一次激烈冲突后,猫将老鼠扔在了室外的冰天雪地里,老鼠瞬间被冻成“冰雕”,回到火炉前面对美食与暖炉的猫又心有戚戚,转而将老鼠带回并救活,强弱温情令人感怀。《花木兰》系列中木兰的形象超越了传统的孝顺英勇,更多了活泼青春、乡间生活、浪漫爱情等,平民化的视线凸显……进入中国市场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为实现制作快乐、传播快乐的目标,把服务与情感渗透到乐园的方方面面:内容的把握、场景的建设、程序的设计、标准的制定等,无不体现了迪士尼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和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其服务标准为例,涉及姿势管理、服饰管理、表情管理、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甚至连微笑幅度的大小都有相应标准,正是这些优质服务与人文情怀,让迪士尼在游客享受快乐时光的同时,迅速铺开了中国市场。

  种种这些,彰显着人文关怀的传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