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从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后,四川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增长了14.4%,2012年降低至12.6%,2013年只增长了10%。今年以来,四川的经济增速更跌到个位数,前三季度增速为8.5%。
不只是四川,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势头都在最近一两年内放缓,而东部地区虽然相对平稳,但是未见回升。
四川省面对的课题,其他地区同样也在面对。在新常态下,东中西部需要找到各自的增长新引擎。
经济增长发展后劲在哪里
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东西部地区增速不再泾渭分明。在过去数年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增长势头呈现鲜明对比。
中西部地区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东部地区则滑落到个位数增长,10%的增速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形势的分水岭。不过,这一局面正发生变化,中西部开始向东部“靠齐”。
通过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各省的经济增速发现,前三位是重庆、贵州和天津,分别增长了10.8%、10.6%和10%。而垫底的是黑龙江、山西、辽宁和河北,分别增长了5.2%、5.6%、6.2%和6.2%。大多数省份增速集中在7%-10%,东中西部之间不再有泾渭线,中西部地区的增速优势不再。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表示,过去几年,西部地区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国家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大量投资,同时,承接东部地区的大量产业转移。但是这两个因素目前在减弱,因此,中西部的优势开始弱化。
在今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中,最让人吃惊的就是东北三省,除前述两省之外,吉林省今年前三季度也只增长了6.5%。不难看出,以资源性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省份是当下经济大幅放缓的主要地区。
在前述四川省会议上,魏宏也表示,四川重化工业比重高达67.5%,六大高耗能行业、传统资源性行业比重达40%左右。特别是在化工、冶金、建材、白酒等产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使四川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阵痛”。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逢贤表示,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市场饱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投资减少,一是没有了前几年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二是传统产品市场饱和,新开工投资必然下降。
徐逢贤还表示,西部地区原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而且资金短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深加工产业和技术不够,对外开放受制于地理环境。
另外,东部地区的经济传导效应也已显现。成都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运行处处长曾明友表示,成都经济周期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沿海地区相差11个月,而一年以前的这个时候正是沿海城市经济比较低迷的时期。
“东部地区基本上2010年就已经降到个位数增长速度,而且其科技创新产业发达,国内国际的需求都相应保持平稳,而美国经济在逐步复苏,欧洲经济也在缓慢复苏,进出口下降幅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平稳。”徐逢贤表示。
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东部六省市中福建增速最高,增长了9.5%,位列全国第六位。江苏和山东分别增长了8.8%和8.7%,增速也在全国前十名以内。广东、浙江和上海分别增长了7.6%、7.4%和7%。东部地区增速基本都在全国平均增速以上。
寻找新引擎
未来中西部地区是否还能保持增速优势?东部地区是否能企稳回升?新常态下,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后劲,未来增长动力源在何处?
今年9月,四川省确立重点推进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和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和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其目的就是要培育增长新引擎,做到经济“换挡不减速”。
魏宏在前述会议上表示,对四川而言,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靠高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很大,水泥、钢铁、白酒、煤炭传统行业走入困境等,因此必须抓住新常态下的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魏宏还表示,一方面,四川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新常态下“抓紧转”的挑战大。另一方面,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在新常态下“加快赶”空间大。特别是国家为了推动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倾斜支持,只要四川把握和抓住这些政策优势,就能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徐逢贤也认为,西部地区的优势或者后劲在于中央的政策和投资的倾斜,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通道的建设,这将推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转型以及贸易增长。在政策倾斜和地理特殊性的因素下,西部地区还会保持一定的速度,并快于东部地区。
陈建军也表示,过去单纯追求GDP的内在冲动正在平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出台,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后,中西部地区增长动力将重现。
不难看出,在官员和学者们看来,西部地区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很大,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释放的需求,国内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以及中央的政策倾斜保证了中西部地区未来增长动力。
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在当前下滑经济形势中表现较为坚挺,除了河南增长8.5%之外,湖北、江西、湖南、安徽都保持在9%以上的增速,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徐逢贤认为,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又处于贯穿南北的京广铁路通道上,再加上长江经济带建设,都是中部地区的优势。
“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而且其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8-10年,东部地区增长难以恢复到两位数。”徐逢贤表示,不过,东部地区的发展后劲在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完成;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人流、物流和资本向东部聚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这些都将助推东部地区的增长。
陈建军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成熟,人均收入已经有1.2万-1.5万美元,保持7%的速度已经非常高,其产业结构已经从纺织服装等向装备制造、电子等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因此,这个结构还会保持一定阶段。现在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电子商务、大数据正在结合,走智能制造道路,因此东部还有增长空间,未来5年可保持6%-7%的增速。
上一主题: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新标杆
下一主题:四川计划新增15条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