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适应新常态信心是第一动力
[发布时间:2014-12-23 08:51:56 点击率:]

 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国经济发展出现“三期叠加”特征的特殊阶段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目的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总体感觉是“高、准、实、新”。高,就是视角高、认识高,站高谋远,注重长远性、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就是把握形势准,分析问题准,指引方向准;实,就是求真务实,作风实、任务实、措施实;新,就是理念新、观点新、论述新、部署新、方法新、路径新。王东明书记关于2015年工作的八个方面重要部署,论述非常深刻精到,充满政治智慧,很有思想性、指导性。魏宏省长关于明年工作的十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会议设定的明年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水平,是积极的合理的,完全符合四川实际,是深入调研和凝聚共识的结晶,具有号召力和引领力。

  新常态不是一个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新时期、一个新时代,具有全面、深刻、持久的特征,必然要求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切换。经济发展就是一条航船的远行。从古到今,动力在不断升级变化,由人动力、风动力到油动力、核动力,在不同时期结构不同,在不同阶段动力不同,在不同“水域”速度不同。因此,调整经济发展速度,非常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但是,我们要驾驶好这条“机动帆船”,开足马力,顺风前行,应该把握好五个问题:

  一是要辩证分析。既要看到经济下行的严峻性和巨大压力,也要看到光明和希望,更不要悲观、低沉、消极,要在严峻性中看到灵活性,在压力中找到动力,善于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大海航行,既有暗礁、险滩、风暴,也有平流、和风、蓝天。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重新“洗牌”的时期,四川的机遇大于挑战,因为四川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非饱和、非高端”的特征,“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化,潜力大、空间广,可以把“坏事”变“好事”,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二是要分类施策。新常态下投资需求、发展动力不足,要素环境、宏观政策支撑不够,必须深刻领会“九大趋势性变化”和“八个更加注重”的本质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对症下药,灵活用计,精准发力。针对投资乏力、工业下滑、融资难、土地紧张、地方债务、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逐项研究施策,落实到产业、项目、企业上。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协同作用,“西医”与“中医”并举,手术与服药同施,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拿出新办法、新打法,找到新生点、新途径,以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差异化赢得新胜利。

  三是抓住重点。在新常态下,工业、投资、服务业、新型城镇化是重中之重。四川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44%,对经济增长贡献在50%左右,必须狠抓大项目、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四川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都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关键是对接国家战略比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自贸区战略等,结合五大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建设,选好产业和项目。四川的服务业和城镇化都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必须逆势而上,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同时要加大培育新增长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力度。

  四是加强监督。转型有阵痛,但仍是当前最好的路子。结合“庸懒散浮拖”专项治理,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责任明确,目标具体,人员到位。当前更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担当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大对“为官不为”、“不在状态”的整治,落实“八个务必从严”要求,争取主动作为,创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凡是故意推诿拖延的人和事,凡是不按规则办理的人和事,公开曝光,坚决查处,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氛围。

  五是增强信心。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形势下,信心是第一动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提振精气神最为关键。新常态是对心理的考验,是对智力的检验,是对定力的测量。新常态下,机遇平等、规则公平,每个地方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发展落后地方的机遇往往更多、更大,因为包袱更少、资源更多。四川战略资源丰富,人口多、市场大,潜在需求和增长点很多。在投资、消费、开放、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消费市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增强企业家的信心,发挥企业家的才干。主动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预期,走好转型发展新路,不让杂音干扰大局。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有在新常态下实现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在新挑战中迈上新台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作为“天府智库”,我们要加强对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研究、解读和宣讲,特别是要加强“新常态下四川发展新战略”的深入研究,多出实招、妙招、高招,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服务,为四川“两个跨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