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吹响转型号角 潘石屹飞上互联网“新风口”
[发布时间:2015-01-06 09:02:36 点击率:]

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技术革命时代,任何企业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温水里的青蛙”,面临被革“命”的境遇。面对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地产大佬们终于坐不住了。继万达做电商、碧桂园淘宝卖房之后,潘石屹也吹响了转型号角,即将开启SOHO中国的O2O转型。害怕成为“老人”的老潘,也要飞上互联网“新风口”。 

  转不转型,互联网就在那里  

  说到潘石屹,人们仿佛就只能想到“房地产”三个字。2014年楼市罕见持续低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却一路高歌猛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陌陌等相继在美上市。

  对此,潘石屹说,与其嫉妒互联网“小妖精”,不如与之携手,把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记者眼前的潘石屹,和他挂在墙上多年前的照片并无二致。他抬起胳膊,智能手环显示他每天睡眠时间约8.5小时。他经常6点起床后去跑十几公里。这位港交所上市公司的CEO,每天有效工作的时间只有3小时。

  和其他的地产大佬不同,潘石屹谈起科技比谈房地产更带劲。他说,喜欢看探讨人工智能的《奇点临近》,乐于与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交流,热爱互联网“预言帝”凯文·凯利的《技术元素》,他有点烦恼的是,身边许多人不看这些书,找不到人交流。

  “转不转型,互联网就在那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以前SOHO的客户中有不少煤老板,而如今,互联网公司占据半壁江山。潘石屹感叹:“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买房、租房、支付租金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它已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容不得你想不想转型。”  

  随时害怕“死掉”,“割肉”也要求变  

  提起幼年,潘石屹这一段记忆总是在回放——旱灾来临村民的逃荒、妈妈把小妹妹送给别人、大伯家的孩子得了一场麻疹就突然死去。“一年级的同学,到六年级已病死一半。有一年秋天,有个同学让我替他向老师请假,他去地里拔谷子,把死去的弟弟包好埋起来。”

  从甘肃天水的放羊娃,到廊坊石油管道局的公务员,再到海南炒楼、在北京开发商业地产、创办SOHO中国,一路走来,童年时的恐惧对他影响至深,他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论证自己的所有设想。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逝,这几乎是业界大佬的共识。在潘石屹看来,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未来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必将从“卖房子”转向“盘活房子”。

  抱着这样的想法,2012年,潘石屹带领团队开启了“由售转租”的转型。“割肉”后,短期公司营收受到巨大冲击。阵痛之后,转型初见成效。

  这一次SOHO中国“触网”,是继“售转租”之后的又一变革。老潘面前的考题,依然不简单。如何应对焦虑?潘石屹选择思考。他说,自己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就是思考。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在西山上干活,干着干着我就歇下来看远处的火车洞,有人告诉我穿过它就能去陕西、河南、北京、美国……任何想去的地方,只要一想到这,我在这个山沟里就待不住了。”就是上世纪70年代甘肃天水小山沟的一个火车洞,开启了潘石屹的光荣与梦想。

  与许多“高冷”企业家不同,潘石屹实在太好打交道了。他乐于面对媒体,也善于面对公众。当然,这体现了他的精明,他自己就是SOHO中国的免费代言人。

  随和的另一面,是SOHO中国一贯高调的姿态。他被称为“中国SOHO之父”,在业内首个提出SOHO概念;第一个对楼盘进行大规模精装修;第一个在长城脚下打造艺术建筑;第一个提无理由退房……每一个动作,都能掀起风暴。

  “小时候父母常说,你笨。但却培养了我一个特点,谦虚,向别人学习。”潘石屹说。

  说起理想主义,上世纪80年代,潘石屹常在砖厂的工地上看流行的启蒙读本“走向未来”丛书。他曾在自己写的一本书中说:“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安于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点。”

  谈到潘石屹,就不能不说他的妻子张欣。毕业于剑桥大学、又在高盛工作的“海归”,张欣的人生经历与潘石屹迥异。潘石屹坦言:张欣成就了我。

  这一次SOHO中国的“触网”战略,也是潘石屹与张欣夫妻档共同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转型是否足够务实?能否实现理想?时间将检验一切。

  对话潘石屹

  互联网将重建世界新秩序,我们对此还不够了解

  参观小米公司、访问美国苹果公司总部、到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凑热闹……作为地产界大佬,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2014年以来与互联网圈的亲密接触格外多。他不是闹着玩,而是动真格的了——SOHO中国将于2015年2月1日发布其首个地产O2O项目。

  在很多人眼中,一说到O2O、互联网,就意味着省钱、省事。那么互联网和房地产的联姻会诞生怎样的新产品?潘石屹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他的互联网思维。

  记者:2014年房地产形势总体不佳,SOHO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是为了应对房地产的颓势吗?

  潘石屹:中国的房地产不可能再像5年、10年前那样发展了。如今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0平方米以上,可是现在中国每年竣工的房子是十几亿平方米。现在,地产商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已经建好的房子充分利用起来。

  记者:房地产向互联网转型,其实已有你的同行提出了,SOHO中国是否由商业地产的创新者沦为潮流的跟随者?

  潘石屹:我们面对的互联网,不能简简单单把它理解为技术或工具,我理解的互联网是带来一个新的秩序,对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冲击。所以转型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考虑的。

  我们也在探索、学习。互联网将重建世界新秩序,而我们对此还不够了解。所以我们都在学习。在摸索的过程中会随时提醒自己,要抓住关键,而不是皮毛。

  记者:SOHO中国打算怎么“触网”呢?

  潘石屹:SOHO中国是房地产公司,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和新经济下的行业区别在哪里?就在于传统行业效率低、成本高,因为中间有很多不合理的环节。转型就是要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提“拥抱”互联网或者“颠覆”传统行业。

  SOHO中国即将发布的一个名为“SOHO3Q”的互联网计划,就包含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办公空间,我们思考了接近一年时间。“触网”转型的核心,就是“O2O”,即线上下单买线下的服务或实物。

  SOHO中国会在2月1日推出两个房地产O2O项目,分别为:北京望京SOHO和上海复兴路SOHO。有关核心业务模式,其一,简化中间环节,销售、支付环节均会由线下转向线上;其二,在楼盘的空间布局、设施方面,适应互联网化的工作方式,“让员工能够平等交流、碰撞思想”。

  记者:房地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潘石屹: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不是拿一笔钱去重复别人的行业。地产商的网络化转型,还是要做房地产,但是要从思想、精神上着眼,而不是肤浅的投资。最终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转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记者:“触网”项目的盈利模式会发生变化吗?

  潘石屹:不会。最大的变化在于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因为销售和支付的部分都上网了,所以传统的销售和财务业务都会被砍掉。

  田溯宁谈潘石屹: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

  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潘石屹的?记者连线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联想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美国哈佛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田溯宁,听他谈老潘。

  田溯宁说,潘石屹有一个学者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000年正值互联网第一波资本市场热潮,我们在哈佛论坛上相遇,当时校园学子都被‘网’潮吸引。”田溯宁说,“他每天问我互联网究竟怎么回事,我对这个做砖头、水泥的朋友充满好奇、敬意,也有不解。那几天波士顿特冷,论坛结束他的牙肿起来,他说‘都是网络技术搞的,我想不明白’。”

  4年前,云技术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田溯宁和潘石屹爬山,中午吃饭时潘石屹问“云计算怎么回事”,田溯宁和他信口聊起来,忽然看到他拿录音笔录起来。“潘石屹说他脑子笨,得录下反复听。”

  “没人相信他脑子笨。他可能是中国企业家中有最强大脑的人之一。”田溯宁说,数十年交往,让他由衷佩服老潘对新技术的热爱、对新知识的向往、对未来不可控制的好奇心。这可能正是企业家创造力的源泉。

  过去20年,互联网改变了每个消费者的生活。今后20年,互联网将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田溯宁说,银行、医院、教育、交通等关键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田溯宁认为,如果云计算是工业革命的电,大数据就是工业革命的石油化工,新一代的3G、4G网络就像工业革命的交通网络,无所不在的智能终端好比工业时代的汽车。四种技术力量汇聚产生的质变,就是产业的互联网时代。

  面对这个不可知的、充满诱惑的未来,自称“脑子笨”的石屹兄不甘落后,也要“蹚蹚水”。“老潘的判断是,互联网重塑着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改变房地产的‘玩法’。”田溯宁说,与通信、金融等行业相比,房地产的互联网浪潮其实来得不算早,这一行究竟会怎么“玩”?我们拭目以待。老潘不是这一行触网的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