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春风桃李又一村
[发布时间:2015-01-14 09:03:00 点击率:]

 一条幽长的小径,一道使命的呼唤——历史曾漩涡里回旋……

  绵延不绝的陕北延安丘陵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田崂村。广场苍翠琳琅,好一派的现代化新农村,有谁知道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穷僻黯然无人知道的小村庄。

  正是为了这一切的苍翠与繁荣,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田崂村党支部副书记郝成斌默默奋斗了几十年。

  郝成斌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又是一位带领农民致富的杰出领路人。

  回顾郝成斌走过的人生与创业之路,苦难与成长相伴,创业与富强相随,一步又一步地艰辛走来,可以这样评价他的创业路:稳重而牢固,坚实而厚重。

  沧桑风雨伴彩虹,“苦尽甘来”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富而思进”、“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他的精神境界!  

  蹉跎岁月

  1963年11月,郝成斌出生于陕北绥德县,六、七十年代的绥德十年九旱,贫瘠的黄土地满目饥荒,为了活下去,有相当一部分绥德人选择了走南路(指延安及其以南),于是,郝成斌伴随着逃荒大军向南老山进发,他随父母一家人带着几床破旧的被子和一条毡来到了宝塔区川口乡田崂村安家落户。

  田崂村,“七沟八梁零星地,他们在这里崖畔挖窑落户度日月”。在父母的苦苦支撑下,郝成斌终于算脱离了文盲的暗区,成为了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离开校园后,他背着行李走出大山,走进了与山村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城市中,他是个小人物,更是流浪一族,进城打工, 起早贪黑一天只能挣得1.48元工资,露宿街头的事对他来说时有发生。为了挣钱,他什么都干,当小工,卖冰棍,最后,买了卷布料到延安地区十三个县和一百多个乡镇去卖……,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站起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布料生意越做越大,走完了他人生创业的原始积累。  

  峥嵘商海

  郝成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日新月异的建筑市场深深地吸引着他,再看看村子里有那么多的闲散人员无事可做,他要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又想起了办公司,他的心在扩张,思路在跨越,胆识在升华。不久,他用自己的积蓄和借贷,诞生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公司成立后他彻夜难眠,没想到他今天能有自己的建筑公司,激动不已。他率领着自己的工程队,四处奔波到处找活,凭着诚信,凭着他自己的为人忠厚,做事踏实、可靠,让市场接受,在社会有一席之地。他和他的川建公司在艰难中成长,在苦海里自强自立,日渐壮大,在追求和奉献中成长强大。

  为了找回诚信,赢得市场,他把工程质量看作第一要素,在任何一项工程中发现一点不合格坚决推倒重建,哪怕不挣钱。以真诚和信用做人做事,用质量和明星工程项目创出自己的品牌。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在延安没有几年就榜上有名,所以公司很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九十年代中期,他带领的以家乡村民为主力的建筑工程队,再也不是昔日 “游击队”,而是有高职称,大型机械,工程用车的小型企业,更可贵的是为国家创利税相当可观,让他欣喜的是公司这么快速地发展壮大,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公司由没活干到干不完的活,由过去上门求情找活变为业主找上门来送项目干。由于公司的兴盛,工程项目不断,郝成斌所在的田崂村的农民不再没活干,不要跑到几千里在外打工了,公司的职工不无骄傲地讲:“这是咱们田崂村的企业,是咱们农民的公司,这里有活干有钱挣又不用出远门,真感谢咱村有了个好带头人。”

  回报家乡

  辛苦的拼搏最终收获了胜利的果实,郝成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凭着陕北汉子的韧性、不怕艰难困苦的忍劲、敢于开创自己新生活的闯劲走向了成功。他曾经希望的好日子来到了他的面前。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好了,村里的年轻人有事干了,家家都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作为田崂村的党支部副书记,能小富即安,安于现状吗?他开始了沉思,他想到了村里那些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还需要人帮助,陈旧破烂的村容村貌还需要改变。一个投资家乡,助老扶弱,改变村庄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念头产生了。

  说干就干。郝成斌针对田崂村的具体情况,亲自设计规划美丽乡村蓝图,制定了相应的建设内容和发展建设的美好蓝图:

  一、改变村容村貌,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把田崂建设成美丽的花园式乡村。他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了党员活动室、文化休闲广场、绿化硬化村庄道路等设施。为党员活动室配置了办公用品、宣传用具;在文化休闲广场修建了篮球场、凉亭,配置了健身器材。在村庄道路两旁栽植了垂柳、香花槐等树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建成了一条用于生产的上山路。村民入户道路铺设了新砖,引用泉水入户,搭建戏台、组建乡村文艺演出队,修建排污排洪水渠,为每家每户修建砖围墙,铁制大门等基础设施。一个花园式美丽村庄展现在了村民面前。

  二、扶持村民产业,不仅让大家都有事干,还要让大家都富起来。怎么样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他跑市场、搞调研、考察其他富裕乡村的做法,最后确定兴办养殖业和优化种植业。为了带动村民的养鸡积极性,他个人出资每户扶持两万元作为资本,鼓励大家办养鸡场,并为养鸡场完善基础设施,埋设管道引来了泉水,解决了养鸡场的用水问题。又把村里的毕业大学生组织起来学习蘑菇种植技术,然后一帮一结对子,把这种技术教给老弱病残家庭,让他们也有致富的门路,现在的田崂村已经是人人有事干,家家有产业。

  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人也和城里人一样,不仅是在物质上富足,在精神上也要富足。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很快,乡村文艺队组建起来了,每年正月排练大秧歌、现代剧、小品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在田崂村也成了家常便饭,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同时,坚持数年为老年人发放爱心款、送米面油,树立敬老爱老的榜样,带动村民养老敬老,团结友爱。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现在,田崂村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道路宽广,绿树成荫;入户道路和院落整洁宽敞,家户围墙大门整齐统一;养鸡养猪产业和蘑菇养殖初具规模,效益可观;村民精神面貌高涨,劳动积极性增强,自豪感油然而生,村民生活幸福美满。田崂村将变成一个真正的、有时代意义的新型社区,迎来田崂村焕发生机与希望的春天,他将蓝图变为现实。  

  感恩社会

  郝成斌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又是一位带领农民致富的杰出带头人,更是一位懂得回报社会的优秀共产党员。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他把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看到了社会上许多的弱势群体需要帮助,有些人看不起病,有些孩子上不起学,有些老人孤苦无依。数年来,他每年都热心资助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支助多名贫困学生上学、给田崂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捐款救助灾区、对贫困家庭进行大病救助,并且,设立了郝成斌冠名慈善基金1100万元,到现在捐助资金已经达千余万元。

  郝成斌同志无私的奉献得到了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延安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 “十大新闻人物”、“十大孝亲敬老楷模”等多项荣誉,被评选为“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宝塔区第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宝塔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感恩图报、奉献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诗经》的“投桃报李”到民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郝成斌作为中华儿女其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传承。

  郝成斌成功后,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内心世界充满爱和情,他感恩社会,感恩时代,感恩家乡父老!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家所应具备的品质和可贵可赞之处!美哉,郝成斌,风雨一路家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