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无疑,上述五项配套措施将从法律、制度、信息技术等不同的层面助力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
从法律制度层面配套改革
任何改革都需要法律和制度依据才能顺利实施,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方案》提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的修订,为推进改革提供法律保障;修订完善相关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保证改革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决算报表体系,侧重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与政府财务报告有机衔接。
从《改革方案》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一项“自下而上”的报告技术改革,更是一项“自上而下”的财政管理综合改革。因此,此项改革不仅需要明确各单位相关的操作依据、职责、权限、流程等,并明确从基层单位操作依据,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务规则、资产管理办法等着手改革,更需要从预算法实施条例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着眼,推动机制建设。
对于五项配套措施,江苏省财政厅国库处相关负责人提出,“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因为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制度保障,确立政府财务报告的法律地位,增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刚性,提高编报工作权威性。
“这是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确立政府财务报告的法律地位,提高编报工作权威性和必要性,明确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职责分工,从而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上述国库处负责人表示。
而对于相关财务制度的修订,杭州师范大学校园建设处处长陈珍红认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制度与资产管理办法,可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之前出台的相关财务规则及制度均未涉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内容、程序、报告形式和责职、权限等。因此,陈珍红认为,相关部门需要按照新《预算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以协调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
技术支撑与内部控制
是重要保证
优化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革的技术支撑,而加强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内部控制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除了制度层面的配套措施,《改革方案》还提出,优化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即构建覆盖政府财政管理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据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处长周欣介绍,目前,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预算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但多个系统各自为战,互不兼容,变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和链接,这样很难形成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而财务报告需要对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文字性的报告。庞大的数据统计、汇总的工作,光靠人工是很难完成的,况且人工还可能会出现人为统计的错误。因此,实现业务流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从实践层面看,构建覆盖政府财政管理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也是非常急迫的。信息系统根据改革的目标进行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改革的目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改革过程中各部门因对改革文件理解不到位而出现的认识偏差,进而影响改革进程。”周欣说。
上述国库处负责人也深有感触地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减少报表编制工作量和人为差错,提高报告编制效率和数据质量。”为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需要构建覆盖政府财政管理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信息系统。而在实践中,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的推进难度可能较大,陈珍红建议,破除部门和业务壁垒,大力推进财政业务管理改革,推进财政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同时,《改革方案》提出,加强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内部控制,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合规。
对此,周欣认为,加强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内部控制是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实施,财务报告的准确与否,都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来保证。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也将为改革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推进大型行政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设立,提升基层会计队伍素质,并使他们增强受托责任意识,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在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核心作用,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合规。”陈珍红说。
上一主题:严长寿:在礼貌上严以律己
下一主题:华天科技拟定增募资20亿加码先进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