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峨边:让“小玛咖”成为“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5-03-07 19:24:26 点击率:]

 近日,记者来到地处小凉山区海拔2500米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祖马村木果觉(小地名),放眼望去,四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积着厚厚的雪,田野虽然被高海拔强烈紫外线的阳光照射着,但随处可见一片片未融化的积雪,像晾晒在田野的棉被。

  田野里,一群彝族群众正不停地从地里扯出作物装在框里,村民们高兴地告诉记者:“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东西,它可是宝贝啊,我们就是靠它挣到了钱”。

  “南美人参”玛咖试种成功

  村民们所说的宝贝名叫玛咖,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独荇菜属植物。玛咖别名甜菜根或秘鲁人参,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

  勒乌乡祖马村木果觉海拔2500余米,适宜种植玛咖。2013年,峨边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0亩土及荒山,在省市农科人员指导下进行试种,成功后于2014年种植了563亩。今年1月21日,由四川省及乐山市农业科技与统计部门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峨边彝区玛咖产业化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经选样点,采收,清洗,过称等程序,得出测产结果。样点1面积0.01亩,实收株数105株,实收产量2.34公斤,折合亩产234公斤;样点2面积0.01亩,实收株数105株,实收产量2.48公斤,折合亩产248公斤;样点3挖方测产面积21.84平方米,实收产量7.69公斤,折合亩产234.8公斤。三点平均,亩植株数10500株,平均亩产238.93公斤,亩产值可达28000多元。

  给公司打工比自己种划算

  “我们把土地租给老板,然后又从老板手里承包了3亩来种,从移栽到收,每亩得3200元的工钱,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家就找了9600元,加上耕地、育苗,共得了1万多元。”村民克斯克哈一边采收玛咖,一边告诉记者。

  “这个地方位置高,以前只种洋芋。辛辛苦苦种下来,一亩只赚得到几百块钱。现在我们把土地租给老板,土地有租金。我们又给老板打工,算起来比自己种划算得多。这种方式好,又不操心,又好找钱。”村民玛赫木果介绍说。

  “我在这里当管理人员,每月工资2000多,一年收入2万多元,不出远门,家里有事还能照顾得到。” 村民阿友维布说。

  据悉,2013年,峨边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0亩土及荒山,当年通过考察,从云南引种,在省市农科人员指导下试种了7亩,喜获成功,最高亩产达376.5公斤,种植成效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据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祖玛村在这个基地挣劳务费的共有188户。2014年,公司扩大种植面积,播种了563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流转村民土地,高标准建立玛咖生产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规范章程、联结利益,推行订单种植,对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供肥、统一病防、统一销售”模式。

  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我们后,不仅可收入土地流转金,我们让村民来按照技术要求种植,他们可就近挣劳务费。耕整土地、育苗、移栽管理等活村民都能挣钱,2014年我们向村民提供了200余万元的玛咖种植劳务费,村民户均增收1万余元。”

  打造成群众增收产业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玛咖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各类保健品在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迅速推广,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峨边玛咖经省农科院专家检测后,得出结论:根据检测,峨边玛咖中的蛋白质含量是秘鲁玛咖的1.9倍,氨基酸总量为1.78倍;精氨酸3.3倍,脯氨酸1.66倍,适宜在峨边种植。

  为着力打造“峨边黑竹沟玛咖”品牌,让玛咖成为峨边特色名片。峨边将坚持“区域调特、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高寒山区气候优势,在已有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基地,明确了“夯实产业基地,突出精深加工,打造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

  目前,峨边县已开发出玛咖酒、玛咖干果、玛咖切片、玛咖茶叶等产品。通过政府扶持,玛咖产业发展在峨边取得了实效、高寒地区群众得到实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全民动员的浓厚氛围。

  峨边县还引进玛咖加工企业,建立加工工厂,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组织农户进入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了“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解决农民种植各方面问题,不断扩大玛咖种植面积,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了玛咖种植业的发展。

  据了解,未来几年,峨边县玛咖种植将达10000亩。峨边县将着力打造玛咖产品品牌,彰显绿色、有机特色,通过包装策化和市场化营销,确保“卖出好价钱”, 为高海拔地村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子。